李政道(英文名:Tsung 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国时间2024年8月4日),男,出生于中国上海市,美国国籍,原籍江苏苏州,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美国时间2024年8月4日2时33分,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旧金山家中逝世,享年97周岁。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电机系,开学后转系成为物理系学生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教授;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1951年—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003年,任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任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名誉主任;2006年,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政道主要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领域进行研究。 人物经历 民国十五年(1926年),李政道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上海读小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2日,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被迫辍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读中学。 民国三十年(1941年),再次辍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到达江西,就读赣州联合中学,中学未毕业即赴贵州参加高考。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电机系,开学后转系成为物理系学生,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教授。 195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年—1953年,被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聘任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7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7年,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继在1915年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之后,第二年轻的获奖者。 195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53年—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 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3年—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最高职称。 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当选为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同年12月,哥伦比亚大学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任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97年—2003年,任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任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名誉主任。 2006年起,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政道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包括高能物理学(即粒子物理学)、量子场论、核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流体动力学(即湍流理论)、多体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后演变为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广义相对论等诸方面,在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方面多有建树。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理论。 1956年4月起,李政道和杨振宁联袂合作,联手攻关令当时国际物理学界困惑不已的焦点难题—θ–τ之谜,大胆冲破宇称守恒普适性的羁绊,以将检测量从二维标量改为三维赝标量为突破口,同年10月1日发表经典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率先全面而系统地提出李-杨假说。翌年初,这一假说便得到哥大吴健雄小组和伽文-莱德曼小组以及芝加哥大学泰勒格第小组的完美实验验证,θ–τ之谜很快就被成功一举破解(后证实θ介子和τ介子实为同一种粒子,即电中性K介子),李-杨假说便随之升格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 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1984年,李政道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21世纪,李政道把目光投向新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耄耋之年,他仍在挑战物理,为研究简并的物理真空,在求解薛定谔方程式和非微扰问题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进而探讨暗物质的本质、中微子质量本征态的转换矩阵等。 学术论著 根据2007年12月诺贝尔奖官网显示,李政道先后发表300多篇论文和多本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