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高安市名人录 [公元1897年-197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物理学家、教育家]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 1897年4月26日生于江西高安。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7年11月30日逝世。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抗战期间同时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物理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回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培养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家世背景 1897年4月26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荷岭乡一个名叫石溪吴村的小村庄。父亲吴起辅,在汉口帮人做生意,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的县城,与人合开了一个店铺,以维持生计。吴有训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是一位精力充沛而讲求实效的女性,一位慈祥而又严厉的母亲,她的言传身教对吴有训的一生影响极大 。 早年求学 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12岁时,有一位从云南卸任归来的族叔,受族人之托,办起了一所新式的私塾。他是一位比较新派的人物,不但精于文史,也兼通数理,授课之余,还会讲些诸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的话题。带着一身泥土气息的农家子弟吴有训,先到县城,又到省城,他的少年时代几乎全是陪伴著书本度过的。由于家境本不富裕,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始终保持着那股谦虚好学、奋发向上的劲头。 1916年7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考虑到家庭环境贫寒,于是报考了中国最早成立的四大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进入该校的理化部,吴有训上三年级时,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的胡刚复归国,到南高任教。胡先生可说是我国最早从事X射线研究的学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吴有训就是在他的引导下得以接触到X射线有关基础知识,由此逐渐培养起对X射线研究的浓厚兴趣。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在中学教了一段时间的书,然后在1921年参加了江西省赴美国官费留学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取。 赴美留学 1921秋从上海乘海轮赴美国,来到中部重镇芝加哥,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吴有训留学美国的第三年,1923年物理学家A. H.康普顿正式成芝加哥大学教授。吴有训成为他的研究生,从事X射线问题的研究。康普顿最初发表的论文只涉及一种散射物质(石墨),尽管已经获得了明确的资料,但终究还只限于某一特殊条件,难以令人信服。为了证明康普顿效应的普遍适用性,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了七种物质的X射线散射曲线,并于1925年发表论文,有力地证明了康普顿效应的客观存在。他陆续使用多达15种不同的样品材料进行X射线的散射实验,结果无一不与康普顿的理论相符合,从而形成了对此理论广泛适用性的强有力证明。 1925年11月,美国物理学会第135届会议就定在吴有训所在的实验室召开。会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共有60篇,吴有训的论文排在第一位,他报告的题目是《康普顿效应中的变线与不变线之间能量的分布》。这项工作被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文章后来发表于美国《物理学评论》上,是该杂志1926年2月号的首篇论文。 1926年,吴有训以《康普顿效应》为题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 1926年6月,美国物理学会召开第140届会议,吴有训参加了。在会上吴有训一个人就宣读了三篇论文。他这时已是众望所归的物理学家,倍受物理学界推崇。他的一幅以15种元素作为散射物所得的X射线散射光谱曲线在康普顿1926年的专著《X射线与电子》一书中首次公布,这张光谱图和康普顿本人在1923年最早发表的石墨散射曲线一起,一直被人们作为说明康普顿效应的经典插图,广为引用。 吴有训亲身参与了发现和确立康普顿效应中期以后的大量实验验证工作,最后以“康普顿效应”为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获博士学位。而康普顿则在1927年因为这项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现代物理学史上,康普顿效应占据了一个极端重要的地位。吴有训在效应的发现和实验验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本人从来都未将自己与康普顿相提并论,认为自己只是康普顿教授的学生而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的中国科学家的谦虚品格和坦荡胸怀。而康普顿作为一代物理学大师,则从来没有忘记吴有训在这项伟大发现中的重要贡献,在自己的多种著作和多种场合都不断地提到吴有训的实验,甚至在自己的晚年,还很有感慨地特意说道:吴有训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之一。(另一位学生是L. W. 阿尔瓦莱兹,在吴有训之后十年获得博士,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秋,已近而立之年的吴有训,经过五年的一流科学研究工作的磨练,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实验物理学工作者。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吴有训打点行装,婉谢康普顿的极力挽留,踏上了归途。 归国任教 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 。 1928年8月,吴有训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邀请到清华任教。 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中国物理研究的先河。 1930年10月,吴有训在美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开始了对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散射强度理论研究。 1932年,吴有训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双原子气体X射线散射》一文,认为当时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江赛的散射强度公式,缺少一个校正因子,并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他分析的正确性。 1936年,因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吴有训被推任中国物理学会会长。4月,被德国哈莱(Halle)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 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 1948年底任交通大学教授。 1949年任校务委员会主任。 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曾经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50年10月的一天,正值北京的金秋季节,在当时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可容纳300人的大礼堂中,座无虚席,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位科学家的演讲。他充满感情地说道:“告诉诸位,从这次去欧洲的经验,我真高兴我是中国人!” 这位以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科学家,就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他在此前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了东德、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回国后为大家做出国访问报告。 两个月之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 1949年秋-1952年秋,任交通大学(暨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前身)校长。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他已多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且年事已高,但仍亲自讲授大学的物理学课程,为培养人才尽心竭力。 逝世 1977年11月29日,80高龄的吴有训在家里接待了来访的同事和学生,在家里会见了老朋友、地质科学院院长黄汲清,两人就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等话题谈了很久,最后还亲自将黄先生送到大门口。晚6时许给秘书打了电话,布置第二天研究成立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事宜。 1977年11月30日因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84号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 1977年12月7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有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科学界的同人好友数百人出席了追悼会。
吴有训相关 吴有训纪念馆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1949年秋-1952年秋 南京大学校长(1945-1947)中央大学校长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杨惟义 (1897~197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上饶市 杨钟健 (1897~1979)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 汪胡桢 (1897~198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 汤飞凡 (1897~195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虞宏正 (1897~1966)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 夏坚白 (1903~197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常熟 叶企孙 (1898~1977)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 上海市 张德庆 (1900~1977)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宝山区 程孝刚 (1892~197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