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世,1933年1月生,汉族,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 ,中医学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 徐经世于1956年在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深造;1959年开始从事临床实践工作 ;1960年任职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历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秘书、医务处主任、副院长、院长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2022年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徐经世长期从事中医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擅长内科脾胃肝胆病、风湿病、糖尿病、儿科病、肿瘤术后以及女子不孕症等。 人物经历 1933年1月,徐经世出生。 1956年,在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现安徽省中医院)进修深造。 1959年,开始从事临床实践工作。 1960年,任职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历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秘书、医务处主任、副院长、院长。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徐经世创立“杂病因郁,治以安中”“肝胆郁热,脾胃虚寒”病机理论等学术新观点;提出“治肝三十二字法”“治脾胃三原则四要素”“扶正祛邪治肿瘤”“妇科诸病从肝论治”等新方法新理论;组织参与“肝豆汤”研发,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先河;研制“扶正安中汤”“消化复宁汤”“迪喘舒丸”等专方。 学术论著 徐经世著有《杏林拾穗》《国医大师徐经世医论医案撷菁》《徐恕甫医案》《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杏林拾穗—徐经世临床经验集粹》等著作。 教学方法 徐经世就学中医怎样学对中医学子进行了阐解: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读好经典,做好临床”,也就是理论临床相结合。就多读书,读为所用,归纳了“读、看、练、记”四字。“读”,就是埋头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站在理论的高端上;“看”,是随师应诊,学习老师的诊治经验,从实践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练”,是在中医典籍和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历练,不断地提高医术;“记”,是在实践中多写多记,对中医典籍的学习心得、师诲及临床成功经验一一记录,认真揣摩,心领神会,不断达到自我提高。至于如何“做好临床”,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知彼之苦,若己有之;二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三是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四是辨证思维,随机应变;五是取方用药,以效为本。 指导学生 徐经世指导培养了众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师承高徒等不同层次中医人才,如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国梁,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陶永等都是他的学生。 家世背景 徐经世出生于医学世家,在其五六岁时父亲去世,11岁时母亲去世,徐经世由祖父徐恕甫带大。徐恕甫是晚清秀才,民国时期的江淮名医。在祖父的熏陶下,徐经世幼时饱读史书典籍,并走上了学医之路。 人物评价 “徐老(徐经世)身上体现了胸怀国家、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漠名利、潜心中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奖励后学的育人精神。”(时任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琦评) “徐经世对中医传承、中医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时任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评) “徐经世耕耘杏林六十余年,屡屡妙手丹青起沉疴,精准用方治危症,是享誉全中国的著名中医学大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徐经世传承工作室张国梁、刘丽丽评) “徐经世精进不休,守正创新,时刻践行着一名‘大医’的责任与担当,以仁心仁术服务人民。并在中医药领域作出诸多卓越贡献。”(《安徽日报》评) 人物影响 设立基金 2022年10月13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经世奖学金”捐赠仪式在学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举行。“经世奖学金”是由徐经世捐赠三十万元而设立,旨在用以奖励勤奋好学、成绩卓著的中医药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