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湖北武汉名人 梅国强

梅国强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伤寒学家、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梅国强,1939年3月生,湖北黄陂人,中共党员,伤寒学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梅国强于1956年9月—1958年就读于武昌医专;1958年9月—1964年就读于湖北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1964年7月任教于湖北中医学院;1993年获评为“湖北省名医” ;2002年11月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11月获批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梅国强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擅长运用六经辨证,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活用经方、兼用时方,诊治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妇、儿各科常见病和疑难病。
人物经历
1939年3月,梅国强出生。
1956年9月—1958年,就读于武昌医专。
1958年9月—1964年,就读于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
1964年7月,任教于湖北中医学院。
1993年,获评为“湖北省名医”。 
2002年11月,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年11月,获批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梅国强总结了经方拓展心得,发扬仲景六经辨证之论,揭示“存津液”内涵,指出伤寒和温病是中医在外感病和杂病方面两个互补的辨证论治体系。 
梅国强在实验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开展《伤寒论》血虚寒凝证的实验研究,用局部冷冻法模仿人体血虚寒凝证,用现代理化指标揭示其病理生理本质。“太阴阳虚与少阴阳虚证治及其关系实验研究”模型,被誉为“第一个真正的中医经典著作的病理模型”。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7月,梅国强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中医多选题题库(伤寒论分册)》《伤寒论多选评述》《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91年,在梅国强带领下,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学科被批准建立湖北省重点学科,经过5年的建设,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编著教材
梅国强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伤寒论讲义》;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医学问答题库(伤寒论分册)》《中医药高等丛书·伤寒论》;参与编写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等。
指导学生
截至2019年10月,梅国强已指导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他们中大多已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脑病专家田金洲,湖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吕文亮,时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松林等都是他的学生。
个人生活
梅国强的父亲是一名乡村中医师。只要是来求医的人,无论贫富,父亲都一视同仁,全力为他们诊治。父亲常对他说,行医是积德行善的事情,要对病人负责。受到父亲的影响,梅国强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扶危济困的医生。因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梅国强初中毕业后便考取了武昌医学专科学校,后来因学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
人物评价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梅国强正以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无比赤诚之心,成为湖北中医药人奋进新时代的榜样与动力。”(湖北中医药大学评)
“梅国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待病人和善,诊治细致。”(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评)
24

送花
13
常德市 汉寿名人录
香港名人录
国医大师
宣城市 宣州名人录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上一篇:鲁毅
下一篇:黄光英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武汉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