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剂学家、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山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世民,1935年7月生,汉族,河北元氏人,中共党员,方剂学家,中医药学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 ,山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世民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后分配至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1990年调任至山西中医学院,历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附属医院副院长,山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方剂研究所所长;2007年获评为太原市“名老中医专家”;2016年获评为首批“山西省名老中医”;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世民长期致力于实验方剂学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人物经历 1935年,王世民出生。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后分配至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 1990年,调任至山西中医学院(现山西中医药大学),历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附属医院副院长,山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方剂研究所所长。 2017年,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世民擅长治疗中医内科、中医男科、药膳养生、男科、脾胃、失眠和内科杂病等诊治。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月,王世民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其编著和参编的著作有《中医方药手册》《局方别裁(中药新用手册)》《中华本草》《微量元素与中医药》《生命元素与药物应用研究》《印会河抓主症方解读》等8部,协助整理老中医的著作有《谢海洲医学文集》《谢海洲临床经验集录》,孙华士的《幼科金针》《小儿药证直诀释译》,印会河的《中医内科新论》等。 学术思想 王世民贯彻方剂辨证思想,其核心内涵是“组方对证”“遣药对症”,方药协调,系统精准。只有深入认识中药作用,才能不断提升临床疗效。药为方之本,千变万化均在其中。倡导“仰古尚新、与时俱进、中西兼容、他山之石能攻玉”的理念,致力于方剂学科分化。 科研奖励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王世民已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王世民在中国同类院校中开设中医本科专业方剂学实验课,另创建了中医实验方剂学新学科 ;1986年,在王世民的努力下,山西中医学院取得国务院授权实验方剂学硕士学位点,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启了实验方剂学研究生教育先河。 编著讲义 王世民以方带药,将中药和方剂串联起来编成了讲稿。1968年,王世民将讲义补充完善,定名《中医药方手册》,截至2017年6月,已印刷了5000册用于教学,后更名《实用中医方药手册》,此书后来多次再版,总计发行60余万册。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1月,王世民已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17人,其中多数已成为实验方剂学领域的专家和管理人才。其再传弟子已达97人。1963年至1990年间,他培养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700余人,中医学徒班学生300余人,这些学生多数成为单位骨干,如山西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冯前进教授,时任保德县中医院副院长韩仲成,时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时任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张朔生,山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裴妙荣,时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贾跃进等都是他的学生。 人物评价 “他(王世民)救死扶伤、精心育人、笔耕不辍、潜心科研,为中医药学尤其是方剂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山西日报》评) “老师(王世民)‘医德高尚、做人低调、不计名利、不忘初心、终生不悔’的人生信条,‘做事务实守信、坚守责任、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成为我们一生的榜样和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时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光珍评) “王世民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及地方经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同行和后辈的楷模与典范。”(时任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冀孝如评) “他(王世民)毕生致力中药追本溯源,是中医实验方剂的首倡者和开拓者。”(《太原晚报》评) “王世民是中医实验方剂学的首倡者、开拓者与建设者,他在中药、方剂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中医药报》评) “王世民是现今公认的中国著名的方剂学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