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名人 吉格木德

吉格木德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蒙医学医史文献学家、理论家、蒙医药学家、国医大师、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

吉格木德,1938年生,蒙古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人,中共党员,蒙医学医史文献学家、理论家,蒙医药学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 ,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格木德于1959年—1963年就读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任职于鄂托克前旗朱和苏木卫生院;1990年应邀赴蒙古进行医史考察、学术交流和讲学;1991年应邀赴苏联布里亚特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医史考察;1993年遴选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2006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吉格木德主要从事蒙医学基础理论、蒙医学史、蒙医学古籍文献研究 ,擅长诊治脑积水、神经根炎、神经性头痛、颈椎病、过敏性紫癜、牛皮癣、玫瑰糠疹、胃溃疡、胃肠炎、各种腹泻、肾结石、红斑狼疮、小儿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子宫肌瘤、月经失调、失眠症、椎间盘突出症、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疑难症和消化系、泌尿系、妇儿科等疾病。

人物经历

1938年生,吉格木德出生。

1944年,跟随叔父学习蒙文和藏文。

1952年,跟随叔父和当地医生学习蒙医。

1959年—1963年,就读于内蒙古医学院(现内蒙古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6年,任职于鄂托克前旗朱和苏木卫生院。

1990年,应邀赴蒙古进行医史考察、学术交流和讲学。

1991年,应邀赴苏联布里亚特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医史考察。

1993年,遴选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2006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吉格木德创立了以“三诊”“六则”“九结合”为精髓的中国蒙医整骨学;创新了蒙医整骨手感整复十手法和十五按摩手法;研究出“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原理治疗脑震荡等治疗方法。 

吉格木德另研究配制了“塔拉满92612丸”“B2号丸”“脉泻丸”“当归—15汤”“当归—12丸”等院内制剂。

学术论著

据202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网站显示,吉格木德已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蒙医学史研究概况”“近代蒙古医学史略”“蒙医学针、灸、刺学史研究”“蒙医学家—伊希巴拉朱尔”“蒙医学起源与发展的研究”“蒙古族医学基础理论发展史”“论正常赫易、希拉、巴达干”“蒙医药学史概述—四个发展阶段”“古印度医古籍经典—医经八支的研究”“Study of the History of Mongolian Medicine”等50余篇论文;编写《蒙医学简史》《蒙医学史》《蒙医学基础理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医学卷》《内蒙古医学史略》《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卷》《蒙医学史与文献研究》等13部专著。

科研奖励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吉格木德已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级、省级以上科技奖、科技图书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另据202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网站显示,吉格木德的《蒙医学简史》《蒙医学史》《蒙医学基础理论》等成果分别获得中国北方十省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内蒙古出版局、八省区首届蒙文图书奖、内蒙古科技情报成果奖、中国民族图书奖、日本国翻译文化奖、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等奖项。

课程建设

吉格木德创立了蒙医学史课程。

人物评价

“吉格木德是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当代蒙医基础理论学科奠基人、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学科奠基人,为蒙医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教材建设、课程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评)

“吉格木德为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怀金评)

34

送花
13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中医药界院士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鄂尔多斯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