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专家、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孙光荣,汉族,1941年11月出生于湖南浏阳,祖籍安徽庐江,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 孙光荣于1974年7月任柏嘉公社医院医师;1978年任职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2000年正式退休,后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15年当选“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1月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1月获聘为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特聘专家”。 孙光荣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和中医药文献研究 ,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特别是脑病、肿瘤、脾胃病以及妇科带下病等,对情志病及中医养生亦有研究。 人物经历 1941年11月,孙光荣出生于湖南浏阳。 1964年,随父行医。 1974年7月,任柏嘉公社医院医师。 1978年,任职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2000年,正式退休,后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 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2015年,当选“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1月,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1月,获聘为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特聘专家”。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光荣倡导“中和医派”,首创并总结“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确立中医优势病种,研制出系列经验方。 孙光荣带头创建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和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信息中心。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孙光荣已发表论文158篇,出版著作23部 ,其主要专著有《医用文言基础学》《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中国历代名医名术》《中医经典养生名言录》《中风康复研究》《炎症的中医辨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中医养生大全》等。 学术思想 孙光荣提倡“中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和思想、中和辨治、中和组方,形成“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诊疗思想。 科研奖励 截至2016年1月,孙光荣已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亚太地区经贸博览会金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级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学术交流 截止2019年10月,孙光荣已在中国国内外主讲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专题100余场。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22年4月,孙光荣工作室已吸收弟子56人,承担、完成了第一、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近1000名主任医师的培训工作,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杨宇飞等都是他的学生。 家世背景 孙光荣出身于浏阳中医世家,5岁即被父亲视为“可传衣钵之才”,10岁正式随父习医,后师承李聪甫,苦研“东垣学派”,至此完成了从中医临床实践横跨中医文献理论研究的飞跃。 人物评价 ““孙老(孙光荣)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学术进步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杰出的智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勇评) “孙光荣是现代湖湘中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坚持思想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将中医药事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创了中医药远程教育事业,促进了中医药在基层、边远地区的传播与推广,为有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学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时任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评) “孙光荣的学术思想和中医历程是激励后辈学人静心修身、潜心问道的榜样力量。”(时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靳琦评) “孙光荣一直以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己任,是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创始人,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评)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忠言商国是,仁术济民康。”(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首道题词) “孙光荣为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长沙晚报网评) “孙光荣在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技、产业、文化各个领域都贡献卓著,感动业内外,蜚声海内外,真正无愧为一代‘明医’。”(《中国中医药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