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湖北武汉名人 朱光亚

朱光亚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武汉 汉南区名人录

[公元1924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 、 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光亚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朱光亚同志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宜昌,原籍湖北汉阳。1941年9月,考入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1942年夏,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接触中共地下党员,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熏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毕业留校任助教。1946年9月,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等多篇论文,1949年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他积极参加留美学生进步团体,并担任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密切关注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经常组织爱国进步活动,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

1950年春,朱光亚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归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 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回国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1950年4月,朱光亚同志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开设普通物理、光学等课程,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中国物理学界的年轻一代。1951年5月,他撰写出版了新中国最早介绍-的科普读物《原子能和原子武器》。1952年4月,他担任朝鲜停战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秘书处英文翻译,赴朝鲜战场参加艰苦激烈的板门店停战谈判,经历了战火的考验。

1953年1月,全国院校调整,刚从朝鲜归来的朱光亚同志被调往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在新组建的物理系任教授,并先后担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理系主任,为该校物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55年初,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同年5月,朱光亚同志调回北京大学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筹建物理研究室(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并任副主任,担负起为新中国培养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这批毕业生在较短时间里大都成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1956年4月,朱光亚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59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四0一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研究性反应堆的建设工作,并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发表了《研究性-反应堆的物理参数的测定》等学术论文。随后,他领导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国内第一座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堆物理实验工作,为掌握研究性-堆物理实验技术做了开创性工作,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1959年7月起,朱光亚同志先后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研制的重要工程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参与领导并指导了-研制任务的分解、确定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选择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设立课题并制定重要攻关课题的实施方案等重要工作。在 研制的关键时刻,他出任中子点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指导了几种不同点火中子源的研制与选择,并指导冷试验委员会开展点火中子综合可靠性的检验方法等关键课题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62年,朱光亚同志参与起草《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工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在两年内进行第一颗 装置正式试验的目标,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同时,他主持起草了《 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 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与 装置塔上0试验大纲》。这是我国 研制科技工作的两份纲领性文件,对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我国第一颗 0试验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我国首次核试验的技术准备工作,他又起草了关于迅速成立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并安排国家试验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议,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建立起核试验科技队伍和完整的核试验技术体系。1964年至1966年,他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颗 、第一枚空投航弹、首次 与 “两弹结合”试验任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实现了我国 研制的飞跃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第一颗 刚完成理论设计时,朱光亚和彭桓武同志一道,组织科技人员制定了突破 原理的工作大纲。随后,又组织科技工作者艰苦攻关,逐步完善形成了切实可行的 设计方案,0完成了 原理试验。1967年6月,他参与组织领导的我国第一颗 0成功,在我国-发展史上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朱光亚同志较早提出要在抓紧进行 核航弹试验准备工作的同时,开展地下核试验的技术研究和准备工作。1969年9月,他参与组织指挥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取得了0成功。我国地下核试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核试验转入地下目标,为-技术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970年6月至1982年7月,朱光亚同志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在继续负责组织-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同时,参与组织领导国防科技领域的重要工作。其间,组织和指导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的筹建、核燃料加工技术和核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为和平开发利用核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7月至2005年12月,朱光亚同志先后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召集人之一。他还担任国务院高技术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参与组织领导了国家“863计划”制定和实施,参与指导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他组织领导了新时期历次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组织拟制了国防关键技术报告,并组织领导了-技术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对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发展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湾战争爆发之初,朱光亚同志立即组织对战争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积极探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启示。他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重大基础研究、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性意见,促进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

1986年6月至1996年5月,朱光亚同志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主席,1996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他积极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主持修改中国科协章程,倡导并推动科协成为国家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力量;注重发挥各级科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团结、动员全国各民族科技工作者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坚持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强调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为进一步确立科协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恢复中国科协作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并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中呼吁全社会尊重科学、维护科学尊严,在科学界和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知识“两手抓”,创办了青年学术年会和青年科学家论坛,使一批青年科学技术骨干得以施展才华、脱颖而出。他为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光亚同志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至1998年,他担任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党组书记,领导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为中国工程院的初创和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他团结带领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咨询、建议的职能,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殚精竭虑,贡献了聪明才智。

1994年3月至2003年3月,朱光亚同志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促进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在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大力呼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尊重科学,为科技工作者宣传科学、普及科学知识提供法律保障,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得到弘扬。

朱光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四届、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是中国核学会第一届、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四届名誉理事长。他还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他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需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忠诚使命,不懈奋斗。他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他具有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运用到领导工作和科技工作中。他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执着追求,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道,培育和弘扬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朱光亚同志具有深厚的理论学术造诣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他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富有远见卓识,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从全局上战略上思考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在60多年科技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科技思想,是我国科技界的宝贵财富。他长期担任我国国防科技战线重要领导职务,善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历次 、 研制和试验,为 、 技术突破及武器化、小型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国防科技领域的许多重要工作,为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十分重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言传身教,甘当人梯,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朱光亚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老一辈科学家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他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维护大局,光明磊落,高风亮节。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生活俭朴,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1996年,他把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00万港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他无论是在教学科研一线,还是在领导岗位上,始终不改学者本色,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他学术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尊重科技工作者的首创精神,有很强的感召力,在我国科技界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敬和爱戴。朱光亚同志功勋卓著、德高望重,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称赞他有“立德立功”的优良品德。

朱光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奋发进取,为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光亚同志永垂不朽!


  朱光亚相关

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名人物:

朱光亚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庄育智 (1924~1996)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吴耀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

许学彦 (1924~2016)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武进

艾兴 (1924~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

闵恩泽 (1924~20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同年(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

周锡元 (1938~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

张永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

张滂 (1917~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南京

应崇福 (1918~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宁波

吴阶平 (1917~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

王大珩 (1915~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42

送花
13
国务院原总理
十四届中央委员
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金螳螂集团创始人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落马官员
茂名市 茂南区名人录
曾天津盐务公司任职
河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滨江区名人录
凤阳名人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两弹元勋
中国气象学之父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明代农艺师、天文学家、数学家
中国呼吸病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两弹元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中国氢弹之父
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奠基人
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近代实测天体物理学奠基人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两弹元勋
杭州 萧山名人录
杂交水稻之父
中医药界院士
中医药界院士
国医大师
沈阳 新民市名人录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烟台市 蓬莱区名人录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国医大师
中医药界院士
国医大师
中医药界院士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中国气象学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医药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上一篇:涂长望
下一篇:艾路明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武汉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