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芸(1940- ),浙江宁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现为国医大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等。他的学术研究方向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国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等。曾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次等,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获得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人物简介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谘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严教授长期钻研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创新构建藏象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学方法论、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高等中医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编专著和教材近30部,发表论文70馀篇,承担各类各级课题 30 多项。他领衔编撰首部中国历代典籍研究巨著——《中国医籍通考》,填补医史文献学术空白,开创了中医学术发展领域。 在中医药国际化领域,严教授致力於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制定、教育推广和国际交流。严世芸教授自2016年起为《世卫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的中英文草案编撰工作担任项目技术总顾问,项目草案於2018年进入全球评审阶段。总括而言,严教授主导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对中医药的认可和运用奠定基础,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严教授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奖项。 学术职务 1、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 3、上海市名中医 4、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 5、《辞海》中医学科主编 6、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 7、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8、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 9、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10、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 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12、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13、全国中医药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14、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评审组副组长 16、全国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 17、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 18、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 20、上海市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 21、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管理学会顾问 研究成果 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目前主要负责研究的项目:中医学术思想史、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脏象辨证论治体系研究、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证候、治法三部分)、国家标准“中医病征分类与代码”、上海市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MMP1T RIMP3调节机制研究等。编写出版《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人才学》、《中国医藉通考》、《中国医藉大辞典》、《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增辑汤头歌诀与续集》、《张伯臾医案》、《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等专著26部。发表《祖国医学的继承、渗透和发展》、《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治疗》、《论历代名家滋阴法概要》等论文30余篇。在教学改革上,领导学校在中医院校中率先推行了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合当代社会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模式人才。 获得奖项 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曾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 2020年5月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其“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2020年获得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2022年3月,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名单。 社会职务 现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辞海》副主编,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访问教授,英国伦敦都市大学荣誉博士,泰国华侨崇圣大学荣誉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