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眼科专家、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品正,1938年10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中医眼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品正于1958年入读于成都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并留校从事中医眼科工作;1986年获聘为全国中医眼科师资进修班主讲老师;1984年—1987年任成都中医学院教务长;2012年获评为第二届“四川省高等学校教育名师”;2017年6月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廖品正长期从事中医眼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擅长治疗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等眼底病以及糖尿病性眼病。 人物经历 1938年10月3日,廖品正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8年,入读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 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并留校从事中医眼科工作。 1986年,获聘为全国中医眼科师资进修班主讲老师。 1984年—1987年,任成都中医学院教务长。 2012年,获评为第二届“四川省高等学校教育名师”。 2017年6月,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廖品正博采诸家之长,并举中西之要,强调辨证论治,强调局部与整体关系;重视中医理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强调内外合治;力主“矫枉不可过正”;遣方用药尤注重药物的多效性,以确保药精效达。创新性提出内障眼病多虚多瘀,以虚瘀并治立论,尊攻不伤正,补不滞涩,止不留瘀,寒不凝敛,热不伤阴动血之则,认为调脏腑、理气血, 通络窍,以达阴阳和抟,是治疗内障眼病的重要法则。 廖品正研究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芪明颗粒(原名优糖明)”获得国家准字号新药证书,已投产上市。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4月,廖品正已发表论文30余篇 ,另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廖品正已主编出版中医眼科、五官科参考书7部,作为副主编或编委编写出版《中华大典·医学分典》《中医大辞典》《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参考书8部。 承担项目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廖品正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 科研奖励 廖品正主持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优糖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廖品正建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在中国率先开办中医五官专业(本科)。 编著教材 截至2017年3月,廖品正已主编出版《中医眼科学》《中医五官科学》等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国家中医函授教育与自学考试指定教材6部;主审第一、二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二十一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眼科研究》,教育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部规划教材。其主编的《中医眼科学》第五版国家统编教材,以中医理论“系统性强”“临证实用”“经典精炼”著称,确立了现代中医眼科学教材编写体例及理论构架,成为现代中医眼科学教材范本,中国国内沿用长达15年,港澳台及海外一直沿用,已印刷20余次,印数已达20余万册。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3月,廖品正已通过院校培养及师承培养,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共25人,学术继承人8名。他们分别也成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 ,如时任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时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路雪婧等都是她的学生。 家世背景 廖品正的爷爷廖志鸿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是享誉川西的一方名医,带着一家三代几十口子人住在老南门大桥外东巷子一个三进的四合院里。廖品正的父亲廖岑在大革命的高潮中投奔黄埔,成为6期炮科的学生,在抵抗日寇护卫津浦路的战斗中不辱使命。就在那个苦难的年月,爷爷和父亲的家国情怀在儿孙晚辈的心里播下了爱国为民的种子。从廖品正记事起,就看见爷爷诊病,也萌发了她要学中医的念头。高中毕业时廖品正拿到保送名校的资格,但受其祖父廖志鸿的影响,选择成都中医学院就读,开始了她长达50年多的医者之路。 婚姻家庭 20世纪60年代初,廖品正和她的丈夫邓明仲先后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他们的儿子的名字是邓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