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临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薛伯寿,1936年8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中医临床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薛伯寿于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六年制本科,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高干外宾室工作;1967年赴湖北麻城义诊;1975年—1989年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书记,中国中医研究院邯郸赤脚医生大学班主任,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主任;1986年赴朝鲜平壤医科大学东医系讲学 ;1987年随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专家组赴坦桑尼亚执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医疗救援任务 ;2017年6月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薛伯寿精于内妇儿科,尤其擅治热病。 人物经历 1936年8月,薛伯寿出生。 1957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兴中学。 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六年制本科;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高干外宾室工作。 1967年,赴湖北麻城义诊。 1975年—1989年,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书记,中国中医研究院邯郸赤脚医生大学班主任,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主任。 1986年,赴朝鲜平壤医科大学东医系讲学。 1987年,随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专家组赴坦桑尼亚执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医疗救援任务。 2017年6月,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薛伯寿擅长治疗发热、虚劳、忧郁、失眠、肝胃不和等。 薛伯寿全面继承蒲氏擅长治疗外感热病;注重辨证论治,善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疑难病证。 学术论著 据2023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网站显示,薛伯寿已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编著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 《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继承心悟》《“非典”辨治八法及方药》《蒲老学术真传—外感热病传承心悟》等书籍。 学术思想 薛伯寿崇尚岐黄、老子道家思想,倡导和合思想,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倡导古文化及其哲理为指导,遵循淳朴自然辩证法。重视伤寒杂病、温病、温疫的研读;尊敬名师,虚心求教。认为中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学发展成果,西为中用;临床对许多经方时方皆有心得发挥;强调重视临床实践,在缓承基础上开拓创新。 薛伯寿认为诊治外感热病是铸就高水平临床人才的关键,治疗外感热病当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温疫学说;要处理好邪正关系,注意兼挟;掌握标本关系而顾护胃气;辨清患者体质方可提高疗效。 薛伯寿认为调畅气血为治外感病,尤其内伤杂病、疑难病证,甚至为防治衰老皆必循本法。精通方药配伍,择善选药为提高疗效关键之一。认为补药的堆积,既不能防病亦不能治病。认为既有怪病从痰治,亦有顽疾从瘀解。疑难病证治病求本,必须考虑到痰饮、瘀血、积滞等病理之论。 人才培养 谆谆教导 薛伯寿常常教导身边的弟子,医乃仁术,医者必须追求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寻求古训、融会新知,精益求精地救治病人。只有急病人之所急,才能真正有所为,成为能治病救人的大医。医者必须达到始终把研究学问、追求知识、治愈病人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7月,薛伯寿已带过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40余名全国优才。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学术继承人10人 ;其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华华、薛燕星、刘文军、胡东鹏、宋庆桥等。 联合培训 1975年,薛伯寿被派往河北邯郸,负责广安门医院在当地野河医院所办赤脚医生大专班的教学任务。截至2018年7月,当年的这66名赤脚医生多已成为中医人才,其中2名成为二级教授,6位已成为当地县中医院院长,33名晋升高级职称。 1989年,薛伯寿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推荐赴荷兰神州医药中心创办“西欧高级中医提高班”,任主讲教授兼临床指导,任职两年,期间培育了20余名针药兼用的医生。 人物评价 “薛伯寿为杰出的临床家,行医六十载,注重个体化诊疗,以仁者之心,恪守医德,始终为患者考虑,处方轻灵,价廉效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评) “薛伯寿尊道贵德,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举手投足间透出坚韧的气质。他治疗热病,效如桴鼓,传承育人,无私奉献,对待病人如春风般温暖,为无数患者带去希望。”(首都文明网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