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西忻州名人 吕仁和

吕仁和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内科专家、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吕仁和(1934年9月—2023年4月21日),汉族,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 ,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吕仁和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后任职于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历任内科副主任、副院长;2009年1月入选北京市“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月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  ;2011年8月入选“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7年12月入选“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2023年4月21日逝世,享年88岁。
吕仁和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人物生平
1934年,吕仁和出生。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后任职于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历任内科副主任、副院长。
2009年1月,入选北京市“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0月,获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
2011年8月,入选“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7年12月,入选“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3年4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吕仁和主要研究领域为糖尿病、肾脏病、老年病等;擅长糖尿病肾脏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隐匿性肾炎、紫癜肾炎、过敏性肾炎、狼疮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的眼底病、脑病周围神经炎、皮肤病变、性功能减退以及肾虚症、腰痛水肿等内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
吕仁和重视临床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观点与技术。如糖尿病“脾瘅”“消渴”“消瘅”分期辨证思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微型癥瘕”病理学说与化结消癥治法,慢性肾炎“从风论治”,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方案、慢性肾衰辨证标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二五八”防治方案、“六对论治”的辨证论治方法及患者自我调整的“三自如意表”“十八段锦”自我锻炼功法等。临床主张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多种神经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期辨证、综合治疗。
吕仁和研制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系列中药制剂“止消通脉宁”“肾病防衰液”“益气止消丸”“活络止消丸”“通便止消丸”等。 
学术论著
据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网站显示,吕仁和已发表与指导学生发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568例临床分析”“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等文章共266篇,主编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糖尿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新进展》《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等学术专著9部。
承担项目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吕仁和已主持国家科技部“七五”“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部级以上科研课题9项。
发明专利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吕仁和已获得国家新药专利2项。
科研奖励
据2023年4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网站显示,吕仁和已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人才培养
科室建设
吕仁和创建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 
指导学生
吕仁和已指导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8人、硕士18人,学术继承人10人。其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赵进喜、杨晓晖 、肖永华 、王世东 王耀献、戴京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高彦彬,时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铜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内分泌免疫科主任医师冯兴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鲁英等。
人物评价
“吕仁和是中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肾脏疾病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中医药报》评)
“吕仁和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国际学术交流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评)
21

送花
13
南阳市名人录
四川省公安厅历届厅长
新乡人
中国古代三大女性统治者
安阳市 滑县名人录
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词曲创作人
原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伊春市铁力市政府市长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上一篇:马杰
下一篇:高上林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忻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