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恩谊,1930年8月15日出生在江苏响水县老舍乡恩覃村。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 - **童年与早期经历**:吕恩谊童年就热爱绘画,见什么画什么,尤其喜欢画人物肖像。他受革命思想熏陶,父亲吕汉池是开明士绅,支持抗日,新四军官兵常住在他家。12岁时,他当上乡儿童团团长,参与抗日活动,还画抗日宣传画,事迹被《盐阜大众报》报道。1945年初,15岁的他参加滨海县文工团,从事舞台布景绘画设计,宣传抗日,同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新四军,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经受考验。 - **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生涯**:1950年,吕恩谊被调到上海,任《海军画报》社编辑,1951年调到北京,在海军政治部文化部从事专业美术工作。他常接触众多艺术家,感到功底不足,便发愤苦练,拜吴作人为师,油画技巧迅速提高。1954年,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首批会员。1956年,他接受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下达的创作十大元帅肖像的任务,作品在《解放军画报》连载,引起很大反响。1957年,吕恩谊因对取消军队美术编制提意见,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降职留用察看,劳动改造。但他坚持画画,在改造期间创作了《雷锋组画》《幸福的航程》等一大批作品,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 - **平反后的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吕恩谊冤案平反,他晋升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军学位委员会高评委。80年代初期是他油画创作的巅峰期,他争分夺秒创作,发表了100多幅作品,还主持参与多次全国性、全军性画展,深入海军基层体验生活,创作了榕树、长城和大海系列油画作品。1990年,《吕恩谊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展出50多幅精品力作,誉满京城。 - **晚年生活**:1989年12月,吕恩谊在部队离休。虽年事渐高,但他从未停止画笔,仍悉心从事中国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现旅居美国,女儿吕佳在加拿大、美国从事油画创作,他为女儿的成就感到欣慰,相信中国油画艺术将发扬光大。 吕恩谊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杰出油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写实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美术事业尤其是军旅美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