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纳·海森堡(全名:沃纳·卡尔·海森堡;德文原名: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生前是慕尼黑大学教授 。 沃纳·海森堡于1920年考入慕尼黑大学,后来前往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192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24年晋身为讲师,获得德国大学的任意级别中讲学资格;1924年至1927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前往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与尼尔斯·玻尔一起工作;1927年—1941年担任莱比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12月11日获得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41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和凯泽·威廉皇家物理所所长,成为德国研制原子弹核武器的领导人;1946年参与重建哥廷根大学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53年担任洪堡基金会主席;195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96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76年2月1日逝世,享年75岁 。 沃纳·海森堡主要从事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 人物生平 1901年12月5日,沃纳·海森堡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早年在慕尼黑麦克西米学校读书。 192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慕尼黑大学,在阿诺德·索末菲、威廉·维恩等指导下攻读物理学。后来前往哥廷根大学,在马克斯·玻恩和戴维·希尔伯特的指导下学习物理。 1923年,写出了题为《关于流体流动的稳定和湍流》的博士论文,并获得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0月,回到哥廷根,由马克斯·玻恩私人出资聘请为助教。 1924年7月,关于反常塞曼效应的论文通过审核,使他晋身为讲师,获得德国大学的任意级别中讲学资格。 1924年—1927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前往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与尼尔斯·玻尔一起工作。 1927年—1941年,在莱比锡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1933年12月11日,获得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1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和凯泽·威廉皇家物理所所长,成为德国研制原子弹核武器的领导人,与核裂变的发现者之一哈恩一起研制核反应堆。 1946年,担任哥廷根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1953年,担任洪堡基金会主席。 1976年2月1日,逝世,享年75岁 。 科研成就 矩阵力学 1925年6月,沃纳·海森堡解释了一个非简谐原子的稳定能态,从而奠定了量子力学发展的纲领。几个月后,他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新释》的论文,将一类新的数学量引入了物理学领域,从而创立了量子力学;9月,他与尼尔斯·玻尔发表了《论量子力学》一文,将海森堡的思想发展成为量子力学的一种系统理论;11月,海森堡在与玻恩和约尔丹协作下,发表《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的重新解释》的论文,创立了量子力学中的一种形式体系——矩阵力学。 沃纳·海森堡在解释氢分子光谱中强弱谱线交替出现的现象时,运用矩阵力学将氢分子分成两种形式:正氢和伸氢,即发现了同素异形氢。 不确定性原理 1927年,沃纳·海森堡发表了《量子理论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观内容》一文,发表了不确定性原理,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定位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粒子位置的测量越精确,其动量的测量就越不精确,反之亦然。 基本粒子理论 1934年6月21日,沃纳·海森堡提出正子理论。1953年后,把重点转向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1958年4月,提出了非线性旋量理论。这个理论的基础是4个非线性微分方程及其包括引力子在内的所谓“宇宙公式”。这些方程系运用于自然界中,能体现出普遍对称性的基本形式的微分系统,而且能解释高能碰撞中产生的基本粒子的多样性。 学术论著 沃纳·海森堡撰写了一系列物理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如《原子核科学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与哲学》《自然规律与物质结构》《部分与全部》《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等。 人才培养 沃纳·海森堡一生中指导的研究生以及和他一起工作的助手有多位获得诺贝尔奖,以及领导和参与曼哈顿计划,具体信息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