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乾(1933.12.5-2013.10.10) 湖南衡山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中国开展恒星结构与演化研究的先驱者。 1958年毕业于德国席勒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润乾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并致力于研究“有物质损失、有转动效应的双星结构和演化理论”,先后建立了有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的双星非守恒演化理论、建立了有转动效应的双星演化理论,并建立了碰撞星风激波理论,为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1933年12月5日,黄润乾生于北京。 1945年初,就读云南曲靖一中,9月转入昆明天祥中学。 195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 1953年,由国家选派赴德国席勒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 1958年,毕业回国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物理研究所(510所)等单位从事教学和国防科研工作。 1961年夏,被重新分配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从事真空技术研发工作。 197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1977年,美国天文代表团一行10人访华,其中有一位是世界著名的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专家—史瓦西教授。黄润乾主动陪同史瓦西教授到石林和西山。 1978年,参加天文代表团到德国考察。 1980年12月,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成为汉堡天文台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 1983年,云南天文台“恒星理论研究组”正式成立。黄润乾担任组长。 1984年开始,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对《恒星结构演化理论》和《恒星大气理论》两本讲义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完成了这两部专著。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晋升研究员。 1989年,开始与他的弟子李焱一起合作撰写第三部专著《恒星振动理论》。 1990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开始,为了在一部专著内将恒星物理的三大理论—恒星结构演化理论、恒星大气理论和恒星振动理论用一条总线串联起来,使其成为恒星物理领域一部内容丰富和信息全面的百科全书式参考书,黄润乾开始了巨著《恒星物理》的撰写工作。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10月10日8时31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双星非守恒演化、星风冲击波理论和星风物质损失等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双星有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情况下的各种复杂因素,将双星非守恒演化奠定在严密的数理基础上;与Weigert合作,最先提出星风冲击波理论,并为紫外和X射线卫星的大量观测结果所证实;与Weigert合作,发现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的重要效应,并提出用造父变星的演化程来判别对流超射区大小,从而可以利用天文观测确定对流超射的方法。这些理论均得到国际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获得多项省、院级科技奖,撰写专著五部,在国际国内重要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外天文研究生主要教材之一,并精心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人才。 黄润乾是中国开展恒星结构与演化研究的先驱者,在双星演化理论研究领域做出奠基性贡献。恒星结构与演化是天体物理学中两大理论框架之一,在建立和发展双星非守恒演化理论方面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先后独立地建立了有物质和角动量损失的双星非守恒演化理论、有转动效应的双星演化理论,建立了星风激波理论。 以恒星物理研究领域里的一系列重大建树,黄润乾践行着他的信念,为世界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许多天体物理学家只好采用未知参量来描述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在这期间,黄润乾深入研究了双星中有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情况下的各种复杂物理过程,在国际重要天体物理刊物《AstronomyandAstrophysics》发表论文4篇,从理论上破解了上述难题,使双星非守恒演化奠定在严密的数理基础上。世界著名的双星和大质量恒星专家J·P·DeGreve在他的评述报告中用很大篇幅详细介绍了这一理论,并肯定了文章中所提出的潮汐效应和互相辐射效应对星风物质损失机理的影响,尤其是高度评价了关于辐射效应对物质交换的影响可以忽略的重要结论。《AstronomyandAstrophysics》对这项工作的评审意见是:“这是一篇杰出的论文,科学意义很重大。仔细计算了有星风物质损失的大质量双星系统的演化,获得了全新结果。” 此后,黄润乾与Weigert合作,最先提出星风激波理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紫外线和X射线卫星的大量观测结果所证实。黄润乾在其中的主要贡献是:给出了星风激波基本方程组,得到了激波的精确位置和形状,并用计算的结果与观测对比。星风激波理论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和评价,不仅应用于大质量双星中,而且应用于其他许多天体物理现象,如超新星遗迹、大质量星的周边结构等。 由于子星结构与内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轨道参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等原因,至本世纪初仍没有转动双星演化理论的出现,人类始终无法真实了解转动双星的结构和演化。黄润乾从2002年开始,经过3年多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严密的转动双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终于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 学术著作 黄润乾出版天体物理专著五本。其中,由国际最著名的科技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Stellar Astrophysics》一书,成为世界各国天体物理研究生教材;《恒星物理》被列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材丛书;《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和《恒星大气理论》成为中国各高校和研究所培养天体物理研究生的重要教材,并获得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专著有:《Stellar Astrophysics》、《恒星物理》、《恒星的结构和演化》、《恒星大气理论》、《恒星振动理论》(与李焱合著)。 科研成果 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荣誉表彰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07 荣获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突出贡献奖 (获奖)。 200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称号 (获奖)。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2008年12月12日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20569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黄润乾星”。 获得中国天文学会首届张玉哲奖 (获奖)。 人才培养 黄润乾教书育人,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领军人物。三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到2013年他先后培养了9名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学生有李志雄、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李焱。 社会任职 原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科协常务理事,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