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吉林松原名人 任继学

任继学

【国医大师】任继学,吉林省扶余人,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脑病、心病、热病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二批、三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吉林省荣誉省管优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2009年,他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于2010年2月4日14时43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简介
1940—1945 从师于吉林省名医宋景峰先生学习中医。
1945—1948 在吉林省扶余县第七区人民政府兵站参加革命,从事中医医疗工作。
1948—1954 在吉林省扶余县第十六、十八区卫生所从事中医医疗工作。
1954—1956 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6—1958 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从事中医教学工作。
1958—1960 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
1960—1997 在长春中医学院任内科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医内科主任、中风病急症临床中心技术总指导、顾问。
2010年2月4日14时43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学术成果
1、“肺宁冲剂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肝炎春冲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 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4、“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5 、“澳泰乐冲剂产品开发” 获延边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6、“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 、《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 获北京市科技类图书三等奖。
科研情况
1、曾先后提出肺胀、胆胀、真心痛、脾心痛、厥心痛、时行感冒、虚损性肾衰、急性肾风、慢性肾风等20余种病名及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出血性中风等,提出“气血逆乱、痰瘀内结、水毒伤害脑髓元神”的病机观。创立了“破血行瘀、泻热醒神、化痰开窍”的治疗原则。创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医急诊医学体系。主编我国中医急症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中医急症学术的加速发展,专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副主编《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2、先后承担国家科委“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重大攻关课题,并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书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和“中医药治疗真心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等课题。研制出醒脑健神胶囊、益脑复健丸、中风脑得平、澳泰乐冲剂、肺宁口服液、反魂草冲剂等10余种新药。
部分发表论文
[1]任继学.伏邪探微[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01):4-7. 
[2]童延清,任继学.任继学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01):21-23. 
[3]任继学,黄燕.“伏邪”探微(上)——外感伏邪[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01):12-14.
[4]任继学.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J].中国医药学报,1998(05):48-49. 
[5]任继学,范国梁.震颤辨治[J].江苏中医杂志,1982(04):11-12+46. 
获奖情况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2004年度“白求恩奖章”。

深究医理 循序渐进
任氏认为: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熟读精思 妙识通圆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 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研究诸家 知常达变
任氏认为,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先学习,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并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所误。
涉猎广泛 择善而从
任氏不仅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研究有素,并常以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继承总结 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任氏认为,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其一,是先学习,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习、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教学经验
认真备课 突出中医特色
备课认真与否,直接关系到授课的效果。必须要在平时认真看书、学习和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对每一堂课,都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要充分研究教材的内容、难点、疑点、重点及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好讲授的方法,同时还要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他认为,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找出各章的重点,对疑难问题要弄明白,并从学生的角度多提几个为什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足取的。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能不能将中医的理论体系继承并传下去,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只有教员的素质好,基本功过硬,才能培养出来好的学生。其二,就是课程的设计,是否突出中医特色,是否按中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还是想利用其它课程来改造中医,这是关键。当前,提出中医现代化问题,是要深思的,虽然提出此口号,但并不意味着中医理论体系是落后的,因为古今医家都是汲取历代科学成果来发展自己,武装自己,不断发展的。
因势利导 提倡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使课堂形成了真正的“双边活动”。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也应该是教学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他说,只有启发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只有启发式教学,讲课才能有感染力,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融合,思想共鸣。中医学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字义深奥,学习时很难产生兴趣,加之学生中部分人专业思想不巩固,学习就更觉困难。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索然无味的理论,变得有兴趣呢?首先要搞清思想情况,吃透两头,知己知彼,才能有备无患。所谓两头,主要是指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度,熟练掌握授课的内容,这是“本”,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作到心中有数,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情况明了,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能力
中医要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理论指导实践。中医学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逐步升华为理论,继而又用到临床上以指导实践。学生在学校读书,学习目的是先从理论上武装起来,这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临床教学实习中,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接诊病人,亲自进行四诊检查和初步辨证论治,最后通过讨论,统一认识,由教师作总结。
突出业绩
创建了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
自六十年代始,任继学带领我们医务人员即着手系统研究常见急症,运用中医药手段进行临床研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甲亢、心悸、急性咳嗽、外感高热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尤其是采用长白山区、吉林西部的道地药材治疗急症。已开发了益脑复建丸、抑亢丸、肺宁冲剂、返魂草注射液、木集灵冲剂等一大批科研成果,推广省内外,为吉林省药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医药治疗急症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并于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设《中医急症学》等系列学术讲座,后演变为学生选修课,又发展为《中医急诊学》,在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方面贡献极大。因其在该领域的学术权威与影响,承担了国家第一部国家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丛书《中医急诊学》的主编以及专著《悬壹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著作中均有充分的体现。从规范中医急诊学的概念与范围,确立了常见的病因病机,创建的对耳人工呼吸术、脏器脏真病机、权变法等首创理论等方面,以及首次提出的脾心痛、急性胆胀、肾风等十七种新的病症证治体系,其间的脑出血破血行瘀,泻热醒神证治法则、急性心梗从痈论治观点等创建,均是构建中医药急诊学学科体系必不可缺的重大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急诊学术与临床工作有重大的贡献。
创新中医药学术理论
广州邓铁涛老先生誉其,“任老博闻强记,脑中有个中医文库,临床上有套真功夫”。南通朱良春赞其:“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半个多世纪,精研医理,不尚空谈,结合临床,务求实效,对中医学之奥义,多有阐发,屡创新论,验之临床,疗效卓著。”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评价为“禀学渊深,承继活泉,其德高品良,术业精纯,思敏技巧,学问之日跃,临证之宏验,仰慕者日众,……见解奇新,翔实而实用。”任老学风严谨,治学扎实,曾对中风病予以系统的四次论述,每次均有所发展。如中医“象”学内涵,中医“道”理论,络病理论与临床,肌腠与募原理论,人体三维生理系统阐述,心肌缺血新见解,时疫病毒腹泻证治,太极学理在中医上应用,肝之生理补议,肾的生理病理新见,真心痛的病机观点及治血化瘀,兼调肝肾证治学说,维厥病、解佚病、肺胀、胆胀、脾心痛、脏结、肾风、水毒等创新的病症证治系统,血管性痴呆的“脉舍神”理论阐述以及SARS的中医药理论分析与独特的治疗方法等等,多为国内外中医同道认可,收藏、引用者甚多,对于今后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之启迪,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临床诊治 疗效奇特
任继学教授基于娴熟的中医理论,治有所本,每于平淡之中多建诊疗奇特之疗效。强调中医要本源于中医,反对中医西化,突出环节突破,立足实践发扬理论,再指导实践。急性脑出血的诊疗历经七五、八五、九五的国家重大科研攻关,终使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令同行首肯而赞誉,72岁老人72ml脑出血一月纯中药治疗完全康复。对双肾萎缩引发水毒症,继发肾性贫血不仅不补反用络病祛毒之法使肾功能复常,贫血纠正。
依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疗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每见奇效。温补肾阳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心肌炎的祛风通络治法,肾风病从咽论治,消除顽固性尿迟迟不除、糖尿病的“燥毒”病机症治,头风病效方透顶止痛散搐鼻,四君子汤治疗地中海贫血,通达膜原法治疗肺热病,二陈汤化裁救治干燥综合征,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等均获治愈之佳效。其先后获取的各级各类奖励有: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清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痰热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澳泰乐、肝宁冲剂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二十余项奖。主编的《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获北京市优秀国书三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著作5部,主编2部。
敬业心强 奉献众多
任继学教授的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可谓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地贡献给中医药学术与事业。年近八旬仍每日手不释卷,精心钻研,每年均有新的学术创见发表。现仍带2名博士,培养三届高徒,指导省教育厅主讲教授及省科技厅杰出青年人才计划,五次承担全国名老中医高级讲习班主讲,一直坚持每周二次门诊,一次查房。每年至少三次为全院师生进行专题学术讲座,热心指导中青年人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由其指导的学生现已成为中医药学术的骨干。南征、黄永生、隋殿军、杨世忠等中年人成为博士导,国家新药评审委员,学科带头人,盖国忠、石志超、宫晓燕、王中男等青年人有的被为中国百名杰出两年中医银铜奖,吉林两年科技奖,长春首届两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有的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有的主持省科技厅重大攻关课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示范项目,有的列入吉林省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均是中医药事业的栋梁之才!之所以如此,与任老的言传身教、耐心指导分不开的。
用药特点
药味少 剂量大 功专力宏
中药的临证配伍,灵活多变,方剂中药物搭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而药物的用量,对疗效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任氏临床用药时,一贯主张辨证要准,用药要精,药味要少,搭配得当,必要时加大剂量,目的在于功效专一,集中优势,直捣病所。 任氏认为,临证时凡是辨证准确,但又久治不愈者,一般而言,多属病重药轻,杯水车薪,是谓不及。或因用药繁杂功不专而力不宏,故而难以取效。因此,任氏认为,必须大胆施用重剂,方能力挽沉疴。
师经方 重土法 择善而从
任氏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于临证时,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小柴胡汤,原为和解少阳之剂,但任氏加减化裁后,用治多种病证,效果俱佳。任氏认为:小柴胡汤中有五味药可以变换,惟柴胡、甘草不可更。并一再告诫我们,方中只要有柴胡、甘草,就具小柴胡汤的原义。张仲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深义,即在于此。例如治咳嗽:虚火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寸冬、元参;有实火者,去人参、半夏,加黄连、黄芩、黄柏;燥咳者,去人参、半夏,加天冬、寸冬、生地、元参、阿胶。
遣虫药 用毒剂 胆大心细
任氏认为,凡顽症、痼疾,欲起沉疴,拯危候,必用毒剧之品,方能功效独到,他常说:“人之性命,非同草木,岂有不慎、不明、不辨之理乎!”所以,临证时凡久病不愈者,必用虫类药或毒剧药搜剔病邪,通经活络,气血流畅,其病自愈。中风一证,是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而其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气逆于上,为风为火;血逆于上,为痰为水;为此,中风病人首选水蛭,任氏说:“水蛭最善逐瘀血。”另佐土鳖、虻虫、川芎、苏木。我们临证观察,用水蛭清除血肿,化瘀活络,疗效可靠,对于一身尽肿的病人,则重用蝼蛄、蟋蟀之类,他说:“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寒,较为峻烈,虚者慎用。”一般剂量5-10克,散剂每服1-2克,日服三次。而蟋蟀则性微温,用于慢性肾风之水肿,常有良效。对于顽固性痹证,善用土鳖、蜂房、蜈蚣、地龙、乌蛇等,每每收效。
精内治 巧外疗 唯效以求
任氏善用外治法,认为,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捣病所,提高疗效。吴师机曰:“外治药中多奇方,学识未到,断不能悟。”他运用外治法,对急证、痛证用之最多,并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13
重庆市委原副书记
重庆市委原副书记
邢台市 威县名人录
南充市 嘉陵区名人录
华为董事长、CEO
毕节 大方县名人录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政协原副主席
广元市 苍溪县名人录
革命英雄
黔东南州 丹寨县名人录
内地男演员
国家一级书法师
国医大师
黄山市 歙县名人录
国医大师
南通 如东名人录
国医大师
沈阳 新民市名人录
国医大师
拉萨名人录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淮安 清江浦区名人录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镇江名人录
国医大师
威海市 荣成市名人录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黄山市 歙县名人录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南通 如东名人录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南通 如东名人录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上一篇:朱广权
下一篇:刘柏龄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松原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