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和平区名人录 [公元1934年-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李连达(1934.07.24- )中药药理学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一、首次建立我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公认及官方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新药审评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及中医药研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揭示“血瘀证”科学内涵,阐明“活血化瘀”治疗的基本规律与作用机理。提高疗效、扩大适应症,自主或合作研制了冠心Ⅱ号等新药,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推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带头作用,在国内外掀起活血化瘀研究的新0,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发展。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新疗法,解决了供体困难、排异反应、开胸手术风险、费用昂贵及伦理道德等难题。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易于推广,为冠心病治疗开拓了新领域,为干细胞移植建立了新途径、新方法。已获得中华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五十九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献身于中医药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勇于创新,在中医理论、中药研究、新药研制及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10月18日,李连达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连达的研究成果包括:一、首次建立中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公认及官方认可,并在中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新药审评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二、揭示“血瘀证”科学内涵,阐明“活血化瘀”治疗的基本规律与作用机理。提高疗效、扩大适应症,自主或合作研制了冠心Ⅱ号等新药,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推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带头作用,在中国国内外掀起活血化瘀研究的新高潮,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三、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新疗法,解决了供体困难、排异反应、开胸手术风险、费用昂贵及伦理道德等难题。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易于推广,为冠心病治疗开拓了新领域,为干细胞移植建立了新途径、新方法。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连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10月,李连达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50余人,多人已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学术骨干。 人物评价 李连达为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及中医药研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五十九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献身于中医药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勇于创新,在中医理论、中药研究、新药研制及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李连达在中药药理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他的工作对中药药理学研究影响深远。他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祖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连达同志治丧工作小组评) 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 同年(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 胡之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安徽省安庆潜山 戴尅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闻玉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上海市 姚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上海市 陆佑楣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上海市 同年(公元2018年)去世的名人: 李载平 (1925~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福建省福州市 刘彤华 (1929~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江苏省无锡 彭司勋 (1919~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 谢世楞 (1935~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浙江省宁波慈溪 戴复东 (1928~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王梦恕 (1938~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