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雪(1916年-2011年7月20日),山西夏县人,是中国著名的版画家、美术教育家。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 **早期经历**:1916年出生于山西夏县。1934年考入运城中学,在此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为裱画店作画,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也接触到了各种绘画作品和艺术风格,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延安学习与创作**:1939年,张映雪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求学之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延安的学习和生活,让他深受革命思想和文艺理念的影响,他的作品也逐渐体现出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生活的关注。他曾任延安《新中华报》美术编辑,通过报纸这一平台,用自己的画笔为革命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 -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张映雪创作了《塞外铃声》《陕北风光》等数十幅版画,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部分作品被选入《新中国版画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等画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后,张映雪在天津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天津美术工作室主任、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依然坚持版画和国画的创作,同时还致力于民间美术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出版、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和专著,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美术活动,推动了天津地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1985年,他获得国家文化部和全国美协授予的三届年画研究工作奖;1988年,获天津四届鲁迅文艺奖;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新兴版画纪念奖。 张映雪的一生,是为中国美术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艺术作品和学术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