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田友(1901年5月8日—1986年2月19日),原名滑廷友,字舜卿,江苏淮阴人,是中国现代雕塑家。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 **早期学习与任教**:1918年,滑田友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1924年毕业于该校美术系。毕业后,他先后在宿迁县第一小学和高邮县第一小学任教。后来,他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 - **保圣寺修复工作**:1930-1932年,滑田友参加了江苏甪直保圣寺唐罗汉塑壁的修复工作。这次修复工作让他接触与体认到中国经典艺术与人文精神,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传统艺术基础。 - **法国留学经历**:1933年,在徐悲鸿的帮助下,滑田友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在法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的雕塑技艺。1934年,他获得雕塑、素描两门课程的一等奖。他的作品多次入选法国沙龙美展并获奖,其中《沉思》获1943年巴黎春季沙龙金质奖章,《母爱》被巴黎市政府收藏,圆雕《轰炸》为法国教育部收购,藏于巴黎现代美术馆。旅居巴黎的日子里,正值中华民族国难当头,他创作了《轰炸》《轰炸后》《离别》《逃难》等一系列表达对侵略者愤慨与对民族命运关切的作品。 - **回国任教与创作**:1948年,应徐悲鸿邀请,滑田友回国担任北平艺专教授。次年,他创作浮雕《军队向前进》,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 -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起,滑田友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1952年,他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完成大型浮雕《五四运动》。此外,他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教学中,他善于总结经验,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要求,运用谢赫的六法论深入浅出地讲述雕塑艺术的原理,被誉为富有创造意义的中国雕塑教学理论。 滑田友的一生,是为中国雕塑事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的一生。他的艺术创作和教育实践,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雕塑人才,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