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河南濮阳名人 张公谨

张公谨

张公谨(594-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县(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朝开国将领, 深州刺史张士儒的儿子。 

出身敦煌张氏, 早年效力王世充,担任洧州长史。 武德元年,归顺大唐,出任邹州别驾,迁右武候卫长史,抵御徐圆朗叛军。在徐世勣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幕僚 ,参与玄武门之变, 拜左武侯将军,册封定远郡公。唐太宗继位后,出任代州都督,实施屯边政策,跟随名将李靖灭亡东突厥, 进封邹国公,外任襄州都督,颇有惠政。

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累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郯国公, 谥号为襄, 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儿子张大安,唐高宗宰相。

归顺唐朝

张公谨早年曾效力于王世充,任洧州长史。618年(武德元年),张公谨与洧州刺史崔枢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邹州别驾,累迁至右武侯长史。 [1]

621年(武德四年),徐圆朗反叛,攻陷楚丘(今河南滑县),欲围攻虞城。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命崔枢、张公谨率领各州豪强作质子的子弟一百多人去守卫虞城。副使柳浚道:“崔枢和张公谨原来都是王世充的部下,各州人质的父兄也都反叛了,这一去恐怕会叛变。”任瑰没有理会。在张公谨二人的坚守下,叛军难以攻破虞城,撤军而去。

辅佐秦王

后来,张公谨在徐世勣、尉迟恭的引荐下,被秦王李世民召入秦王府。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和,向张公谨求取自保之策。张公谨的回答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从此逐渐受到器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欲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但又犹豫不决,便命人占卜以测吉凶。此时,张公谨从外而入,将占卜的龟壳扔在地上,并道:“占卜是为决定疑难之事,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能够停止行动吗”,李世民深表赞同。

六月四日,张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其党羽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军赶到玄武门,欲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勇力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冯立等人挡在门外,冯立等人最终溃散。七月,张公谨升为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

随平突厥

贞观元年(627年),张公谨出任代州都督,并上表朝廷请求实行屯田。此后,张公谨对时政得失多次进言,都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采纳。

贞观三年(629年),张公谨上奏朝廷,认为可以讨伐东突厥,并列举六条理由:“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此其三;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此其六。”唐太宗遂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伐东突厥,张公谨为副总管。 

贞观四年(630年),颉利兵败,遣使请降,唐太宗命鸿胪寺卿唐俭前去抚慰。李靖与李勣(即徐世勣)在白道会军,打算出兵偷袭东突厥。张公谨得知后,反对道:“皇帝已接受他们投降,而且唐俭还在突厥,怎能出兵进攻”,李靖不听,发兵出击,终于平定了东突厥。 

英年早逝

东突厥平定后,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于任上,终年仅三十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郯国公。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追赠张公谨为荆州都督。 

轶事典故

张公谨去世后,唐太宗欲到郊外致哀。有司奏道:“按照《阴阳书》的说法,辰日不宜哭泣,这是风俗。”唐太宗道:“君主与臣子就像父子一样,哀痛哭泣是感情自然流露,怎么能避忌日呢”。于是,痛哭了一场。

人物评价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命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 

刘昫: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王夫之:无左吴、赵贤,则淮南不能谋逆;无宇文述、杨素,则杨广不能夺嫡;无张公谨、尉迟敬德,则太宗不能杀兄;天下之乱,酿成于徼幸功名者之从臾者类然也。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一篇:《条突厥可取状》

后世地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公谨位列第十八位。

总章元年(668年),张公谨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秦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张公谨便在名单之上,“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张公谨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人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780年(建中元年),张公谨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家世考证

《魏书·张湛传》及《北史·张湛传》记载:张湛,敦煌深泉县人,曹魏执金吾张恭九叶孙,为河西著姓。祖张质,北凉金城太守。父张显,位酒泉太守。兄张铣,字怀义,沮渠蒙逊建昌令,崔浩礼之与湛等,卒于征西参军。 张铣孙子张通,字彦绰,博通经史,沉冥不预时事。顿丘李彪钦其学行。张通四子:彻、麟、俭、凤,皆传家业,知名于世。张彻之子张方明,位侍中、卫尉卿,封西平县公。孙子张敢之袭爵,位太中大夫、乐陵郡守。

据张公谨的曾孙《张忱墓志》《张愃墓志》 记载:张公谨出自敦煌张氏 一族,系北魏太武帝平定凉州以后,迁居关东,定居魏州。《张忱墓志》:”忱,字承珪,敦煌人也。高祖敢之,齐司徒司马。曾祖士儒,唐持节、深州刺史、定远郡公;祖公谨,唐左骁卫大将军、使持节、都督诸军事、荆州刺史、郯国公;父大象,太子右卫率、辽东左一军总管兼司元太常伯、上柱国,袭封郯国公。”《张愃墓志》与之记载一致。同时,张公谨之子张大素撰有《敦煌张氏家传》。 

后代

僧一行,俗名张遂,唐朝僧人、天文立法学家。《旧唐书·方伎列传》 记载: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曾孙也。

《 论唐代僧一行与张公谨的宗族关系兼谈僧一行的籍贯问题》考证,张公瑾和一行的血缘关系存疑。

6

送花
唐朝诗人
江油名人录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朝、武周政治家
天水 秦安县名人录
巩义市名人录
中国古代三大女性统治者
咸阳 武功县名人录
衡水市 景县名人录
秦安县名人录
西安 新城区名人录
陇西县名人录
鞍山 台安县名人录
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康生唯一儿子
曾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晋江市名人录
秦皇岛市名人录
兰州市名人录
滦南县名人录
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现任吉林省舒兰市委书记
南京名人录
唐山市 乐亭县名人录
衡水市 景县名人录
咸阳 旬邑县名人录
馆陶县名人录
泰安市 东平县名人录
咸阳 三原名人录
西安 鄠邑区名人录
历城区名人录
西安 长安名人录
咸阳 泾阳县名人录
天水 秦安县名人录
临汾市名人录
上一篇:吴彩鸾
下一篇:韩九鸣

最新评论

濮阳推荐榜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