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1930年4月19日-2020年9月1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 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铎认为学习书法须崇尚传统,一生临帖不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气度不凡、雅俗共赏,在当代书法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被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曾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等。 2020年9月17日,李铎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人物生平 1930年4月生于湖南醴陵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生活近六十年。 李铎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 。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 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5年初,李铎第二次完成《孙子兵法》书写任务,总长220余米。并于1995年7月4日,在军事博物馆向观众展出,气势雄浑,效果极佳,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很高评价和鼓励,国内外影响很大。 2010年4月25日,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来到军事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仕龙书屋翰墨飘香——李铎师生书画作品展”,并对李铎的书法创作及教育成果给予了极高评价。 2011年8月16日,“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发来贺信。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李铎分三次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献作品、收藏品共计11000多套件,其中包括其个人书法作品、习练书法草稿、收藏书画作品、拓片、自用印章等,开创了建馆以来个人无偿捐赠藏品最高纪录。 2015年6月28日,大型套装图书《李铎》入藏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典藏仪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 在2017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了五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福”字作品,其中有幅作品出自书法家李铎之手。 2019年4月15日,军事博物馆举行“人书俱老 不忘初心——《李铎全集》首发式暨李铎捐赠军博书画作品选展”。现场展出的作品及实物,从李铎捐赠军博的将近11000件套书画作品和艺术收藏中遴选,是其书体书风及艺术求索历程的直观呈现。 2020年9月17日上午9时56分,李铎因病久治不愈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个人生活 儿子:李少青 艺术风格 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主要成就 书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的四个行楷大字,以及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等。 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和讲学,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除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胜地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赏。 著有《书法入门》《李铎论书断语》《青槐吟草》等学术专著。出版有《回首八十年——李铎图片集》。 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1年5月,被授予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 主要作品 相关图书 著有《书法入门》,出版有《李铎书前后出师表》《李铎题画集》《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笔伴戎马行》《李铎和他的艺术》《李铎行书千字文》《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画集》《李铎论书断语》等字帖和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