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中山名人 盛特伟

盛特伟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中山市名人录

盛特伟(1915.8-2010.2.4)原名盛松,笔名特伟,广东中山人。擅长漫画、动画设计。1935年在上海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创作。1937年参加抗日宣传队。1944年参加抗敌演剧第五队。1947年香港组织发起人间画会。抗战前有大量漫画作品发表在上海漫画、独立漫画上。1949年到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组织美术片组。1950年后到上海从事美术电影领导和制片制作。动画片《好朋友》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小蝌蚪找妈妈》获"百花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牧童》获丹麦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生平介绍

盛特伟(1915.8-2010.2.4)原名盛松,笔名特伟,曾用笔名公木,珠海前山南溪村人。1935年在上海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创作,1937年参 加 抗 日 宣 传 队 ,1944年参加抗敌演剧第五队。1947年在香港组织发起人间画会。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漫画界颇负盛名的骁将,以针砭时弊的讽刺漫画见长。因在香港发表长篇漫画《大独裁者》风靡一时,被电影界领导袁枚之点名由香港返回大陆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动画厂的筹建工作。日本动画名家方明、新四军《解放画报》主编靳夕成了他的左右两臂得力助手。五十年代初他们由夏衍从长春唤回上海,在上海这个中国电影的大本营成立了美术电影制片厂。抗战前有大量漫画作品发表在《上海漫画》、《独立漫画》上。1949年到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组织美术片组。1950年后到上海从事美术电影领导和制片工作。作品有儿童年画《拔萝卜》、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等。出版有《特伟讽刺画集》、《风云集》。

《小蝌蚪找妈妈之父》

1936年盛特伟决定专画时事漫画、国际漫画时改用笔名特伟,并一直沿用至今,以至于几乎没人记得他原来的姓氏了。

特伟为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事业奋斗了几十载,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电影精品,在动画电影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享誉世界。日本著名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和宫崎骏都曾公开表示,从特伟的动画电影中获益匪浅,并且启发了他们各自的创作。

第一份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特伟受命到上海筹建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从长春接管了一批电影器材,连同制作动画片的日本技术人员一起来到上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后,特伟担任首任厂长,他把上世纪三十年代制作《铁扇公主》动画片的万氏兄弟请来,拍成了闻名于世的《大闹天宫》。此后,特伟又制作了两部自己的动画创作:《骄傲的将军》和《牧笛》。前者将中国京剧的脸谱、动作和唱腔引入了动画片中,是民族元素与卡通片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而后者则是将水墨画引进了动画片,在世界引起轰动。

此前他还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寻找到了能够在透明的胶片上做出水墨洒在宣纸上的渲染效果。当《小蝌蚪找妈妈》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在观看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后,欣然提笔赋诗。

终身成就奖

《牧笛》、《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水墨动画也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特伟本人也因此荣获世界动画学会ASIFA所授予的"终身成就奖",同时也是中国影坛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动画电影界所谓的中国学派也由此逐步确立起来,并且成为重要的动画流派。

《中国水墨动画鼻祖:记上美厂首任厂长盛特伟》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盛特伟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曾震撼整个世界。他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

人物贡献

总论

1960年1月,陈毅副总理参观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后提出:"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这个建议与当时艺术家们的想法不谋而合。美影厂的艺术家们早就希望打破传统动画"单线平涂"的单一模式,他们希望能把中国的水墨画搬上银幕。盛特伟当时任上影厂的厂长,一同参与试验。通过反复探索,终于解决了墨韵技巧的效果,集体创作出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看特伟的水墨动画片好像打开一本素雅的国画画册后,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淡淡推入,古琴和琵琶乐声悠扬,共同勾画出优美抒情的水墨世界。这是动画民族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时也是世界动画界的一个里程碑。当时许多外国人看到水墨动画片之后简直惊呆了,他们称这是中国真正的第五大发明。

日本展

1981年特伟在日本京都举办中国水墨动画展,日本动画爱好者纷至沓来,纷纷惊叹于中国的水墨动画。就连日本动画艺术的鼻祖手冢治虫也表示,特伟的水墨动画使他受益匪浅。

而《牧笛》、《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水墨动画,也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特伟本人也因此荣获世界动画学会A SIF A所授予的"终身成就奖",他也是中国影坛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专攻讽刺

早年辍学 钟情漫画专攻讽刺

1915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上海一个普通家庭里又诞生了一个儿子,来自珠海南溪村的父亲当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翻译,或许想让儿子像松树那样茂盛成长,给他起名叫"盛松"。小时候的盛松家境富庶,他酷爱连环画,上小学的时候就临摹连环画《三国志》、《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13岁那年,因父亲事业走下坡路,盛松在初中二年级时就辍学了。

由于对人物素描颇有兴趣,辍学后的盛松就经常跑到城隍庙人像画馆门口,偷着学艺,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很快就掌握了碳素画人像的技术,并开始临摹放大照片。后经友人介绍,他来到广告画社当学徒,以此挣更多钱养家糊口。

工作

此后,盛松先后当过制药厂和博物馆的职员,但都难以立足。这时,他对漫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工作之余笔不离手,大量作画,并向报社投稿。一幅名为《中西科学之比较》的漫画就是盛松在报刊发表的处女作。这一阶段他的作品题材还是比较杂:社会生活、政治讽刺等都有。在大他4岁的本家侄子盛家伦的建议下,盛松逐渐以国际时事作为主要漫画题材。"特伟"就是1936年他决定专画时事漫画、国际漫画时改用的笔名,一直沿用至今,以至于几乎没人记得他原来的姓氏了。抗战宣传 在硝烟中创作漫画

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漫画家叶浅予、张乐平、特伟等八人成立了救亡漫画宣传队,在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指导下,从事漫画宣传抗战工作。

1940 年初,由特伟领队的漫画宣传队从桂林转移到重庆,继续出版了三期《抗战漫画》。后因通货膨胀经费困难,漫画宣传队于1941年皖南事变后宣布解散。 1941年和1942年,特伟在香港出版了两本漫画选集,即《特伟讽刺漫画集》和《风云集》,是他在抗战期间的代表作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特伟受命到上海筹建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从长春接管了一批电影器材,连同制作动画片的日本技术人员一起来到上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是这样起步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后,特伟把三十年代制作《铁扇公主》动画片的万氏兄弟请来,拍成了闻名于世的《大闹天宫》。此后,特伟又制作了两部自己的动画创作:《骄傲的将军》和《牧笛》。前者将中国京剧的脸谱、动作和唱腔引入了动画片中,是民族元素与卡通片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而后者则是将水墨画引进了动画片,是中国的创举。此前他们还创作了短片《小蝌蚪找妈妈》,寻找到了能够在透明的胶片上做出水墨洒在宣纸上的渲染效果。

这部《牧笛》以其独有的东方情趣和水墨美感,惊动了世界动画界。八十年代,特伟访问美国迪斯尼厂时,被那里的动画艺术家围住,要他解答如何把水墨弄上胶片并呈现墨渗淋漓的效果?他稍作解释而未将他们的技术机密道出。

除这2部作品之外,美影厂在特伟的主持下,还推出了许多佳作,如《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自1957年成立以来在国外荣获过200多个大小奖项。


  同年(公元1955年)出生的名人:

石建春 陕西省汉中勉县

史忠民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税关键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

宋建社 浙江省杭州萧山

田黎明 安徽省合肥

10

送花
13
中国漫画家
驻马店市名人录
中国香港男演员,画家
元代画家
中国当代实力名家
四川美协副主席
白银 平川区名人录
第五版人民币“毛泽东头像”创作者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通化 梅河口市名人录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系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杭州名人录
著名画家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
天宁名人录
著名画家
上一篇:欧阳庚
下一篇:李庆云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中山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