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丰润区名人录 [公元1913年-2009年] 李尔重 (1913~2009) 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曾肄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日本仙台帝国大学社会经济专科。历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武装部长,五分区地委书记兼政委,东安土改工作团副团长兼鸡西县委书记,中共牡丹江省委常委、-部长,铁道兵团党组成员、宣传部长,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湖北省委常委,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宣传部长、农委主任,广东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海南区委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常务书记,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湖北省顾委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八册,480万字)、《战洪水》,中短篇小说《领导》、《落后的脑袋》、《长白山下的自卫队》、《一升米》等,散文《潮头漫步》、《有念集》、《落江集》、《求索集》、《未名集》等,话剧剧本《扬子江边》、《太平湾》,京剧剧本《王昭君》,另出版《李尔重文集》20卷,约1000万字。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获全国第五届图书二等奖、 1992年上海《解放日报》霞飞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和武汉市委、市政府黄鹤文化奖。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2009年12月26日在武汉逝世。 个人生平 李尔重,原名李育三,1914年1月21日(农历12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七树庄镇王毫庄村一个农民的家中。他幼年丧母,依靠祖母抚养长大,1926年,他升入丰润车轴山中学。在校学习期间,他喜爱文学和书法,喜爱革命理论。在共产党员董志良任校长并在校内讲授马列主义之后,受到老共产党员杨明斋、袁效之的教导,李尔重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并付诸行动。他多次到村镇、县城参加演讲,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1929年秋,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0年初,李尔重参加了党领导的唐山兵变斗争,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主动承担起兵变的宣传和联络工作。后来兵变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了全校,李尔重被开除,在家务农。随后遭到国民党的通缉,逃避东北沈阳平且中学袁效之老师处。与沈阳党组织李西元接上了关系。一月后,袁效之被捕,党组织遭到破坏,又回到河北家中,与丰润县委接上关系。于旧历7月15日,在京东特委书记领导下,由丰润县县委书记甄善之率领,李尔重组织遵化、玉田、丰润三县联合暴动,攻打县城,遭到失败。但党组织没有暴露,党员失散。 1931年春,李尔重考入北京大中中学,蔡元培任校长。暑假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九·一八事变后,李尔重与北京朋友通信。谈论组织救国运动,被国民党信检机关发现,被捕入南京宪兵司令部,判刑半年,押入南京陆军监狱服刑。经友人托李济深帮助,取保释放。 1932年回北京,失学失业,依靠朋友救济,參加学生运动。李尔重与北京大学党员雷民生相识,说明了历史缘由,经组织考察,转入党组织。同年3月8日,在妇女节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李尔重散发传单被北京公安局逮捕。当时公安局长鲍玉麟在张学良的影响下,对爱国学生予以宽容和同情。因此,李尔重被关了一个多月,因无证据而释放。在北京,李尔重转入党组织后,与党员宋邵文、谢铁红等一起过组织生活。暑假,李尔重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继续搞爱国救亡运动。 其时,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学校内的共产党组织和学生运动的疯狂摧残和迫害,农学院院长刘运筹为了镇压学生运动,于1932年11月勾结反动组织,逮捕进步学生30余人,李尔重亦再度被捕入公安局看守所,因没有证据,关押两个多月,迫使农学院出面保释。 此后,李尔重继续在校园搞学生运动。1933年,塘沽协定后,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在党的领导下,李尔重到各处宣传、募捐,大力支援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在此期间,李尔重因家庭经济拮据无生活来源,靠朋友接济和兼职谋生,曾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抄过书,也给教授谌辑如写过文稿,当过家庭教师,以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各学校搞军训,施行法西斯教育。李尔重参与了抵制活动。有一次北京各校学生搞军事检阅,唯农学院的学生搞得最差最乱。由此,军训教官被撒职,刘运筹甚觉脸上无光,对李尔重怀恨在心。暑期考试,李尔重因外出活动、缺考一门。刘运筹即行报复,决定不许补考并留级。此时,北京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革命同志不知去向。李尔重的处境极为困难。当年秋天,李尔重经岳梓林介绍,到山东省齐河县师范学校当教员,宣传革命思想。受其影响的进步学生朱湘海曾反对校长独裁被开除,抗战后投身到抗日洪流。在此期间,他还做过农村调查,调查文稿在北京社会调查所刊物上登载。 1935年春,李尔重经岳梓林介绍到河南洛阳职业学校任教。同年秋回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欲找党的组织未达目的。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与被农学院开除的进步好友盛华商量,决定抽时间攻读理论书籍。日本政府虽然反动,但日本书店里存有马、恩、列的书,可以自由阅读。经过周密的计划,李尔重与盛华于1936年初到东京,补习日语,当年夏考入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社会经济科。在那里他认真地读了一些书,并从英文本翻译了郎格的《唯物论史》。回国后,马上投入了抗战,翻译书稿也丢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尔重与盛华到上海,无处栖身,加入留日学生训练班,迁延两个月,还不能上前线。于是他二人脱离留日学生训练班,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并说明情况,要求上前线。盛华是江苏人,被介绍到新四军工作;李尔重是北方人,由叶剑英同志写介绍信到华北晋城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 当时,共产党要做河北民军张荫梧的统一战线工作,派一批学生到民军去,经北方局组织部长朱瑞谈话,李尔重被派到河北民军,任民军副总指挥王长江的政治秘书。 王长江是旧军人,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1939年他带民军到冀中,张荫梧令他打八路军,他带一个旅反正,投入八路军。1949年他任平汉卫戌司令部副司令员。)李尔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揭露张荫梧的“伪君子”的真面目,他二人相处甚好。张荫梧的特务发现了这个情况,就把李尔重调到地方工作。李尔重也觉得今后不会有所作为,便回到八路军晋南干部学校,于1938年7月重新入党(1980年中央决定:从1929年至1938年一段时间,都算党齡,1938年为恢复组织生活)。 1938年底,李尔重被派往冀南任朱瑞同志秘书。约两月后,冀南军区政治部成立,调任宣传科长,1940年任宣传部长,1941年任武装部长。1942年调任冀南军区三地委书记兼政委。 1943年8月30日,在“反扫荡”战斗中负伤。 1944年到1945年上半年,李尔重参加北方局整风,1945年冬到延安治病,入中央党校。1946年4月任大队长,带领一批干部去东北。 1946年6月,任东安土改工作团副团长、地委委员兼鸡西县县委书记。在鸡西县发动群众搞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消灭了多股土匪,农民翻身,踊跃参军,遴选1000余名青年,建立了第四野战军的一个炮兵团。 1947年10月,成立牡丹江省委,李尔重任省委常委、民运部长;1948年4月又任铁道兵团党组成员、宣传部长。 1948年10月,李尔重参加了辽沈战役,后又转战平津战役,参加修复津浦铁路、京汉铁路的伟大工程。 1949年5月,南下到达武汉。先后任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长、第二书记。 1956年,历任政协武汉市一至三届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宜传部长、农委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农委主任;中共海南区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常务书记;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长。 1983年,李尔重按照党中央政策离休后,任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湖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顾问,中国群众文化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顾问,中国老年学学会顾问,《中华老年报》顾问,全国老年体育协会顾问,湖北省老年人大学校长,中国书画研究会湖北分会会长,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北、武汉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群众文化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老年体育协会顾问,湖北省乒乓球协会名誉主席,武汉市老年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武汉分校名誉校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武汉分会名誉会长等职。 2009年12月2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 李尔重相关河北省历任省长 1980.01——1982.08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强自珍 (1913~1984) 陕西省铜川宜君 王生廉 (1913~1971) 陕西省铜川宜君 王庆先 (1913~1946)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 孙浚伯 (1913~1953) 陕西省渭南澄城县 刘宗信 (1913~1949) 陕西省商洛镇安县 同年(公元2009年)去世的名人: 李景田 (1945~2009) 辽宁省锦州 李继伦 (1943~2009)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李恍 (1930~2009) 辽宁省沈阳苏家屯区 黎军 (1917~2009) 天津市 黎先耀 (1926~2009) 浙江省杭州 李宝靖 (1934~2009) 广西自治区南宁横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