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北京名人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清[公元1654年-1722年,清圣祖,玄烨]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蒙古称之为“恩赫阿木古朗汗”。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蠲免赋税、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收复台湾、开府设县, 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等,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1722年,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于清景陵。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8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智擒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 。

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姚启圣认为是进-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驱逐沙俄

从明末开始,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数日攻克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俄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大破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支持他进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噶尔丹终于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 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0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0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九子夺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祀,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祀严加提防。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胤祀勾结胤褆,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祀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2013年8月29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上面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皇帝的儿子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胤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将胤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给胤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党附胤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胤赍(jī)印册赐奠。胤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禵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禄和十七弟胤礼。胤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详。雍正继位,即封胤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胤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胤礼,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胤祥和胤礼显然早加入“胤禛党”,只是康熙在世时,十分隐秘,没有暴露。

康熙皇帝的妃子

1.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礽。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温僖贵妃的姐姐。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

3.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实际上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收胤禛为养子,生皇八女。

4.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4年):乌雅·德宛,德嫔(1678年)、德妃(1680年)、仁寿皇太后(1723年)。生胤禛(雍正)、胤祚、允禵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1724年逝世,享年64岁。

5.敦怡皇贵妃(1683年—1768年):瓜尔佳·和双,和嫔、和妃、贵太妃,享年86岁。生一女殇,与悫惠皇贵妃一同抚养过弘历(乾隆)。

6.敬敏皇贵妃:章佳·阿秀庶妃、追谥敏妃(1699年)。生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侍奉康熙时未行册礼,直到死去的时候才被追封为敏妃。雍正皇帝时期,由于其子胤祥的效忠,被雍正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且开了先例,附葬于景陵。

7.悫惠皇贵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贵妃(1700年)、皇考皇贵妃(1722年)、皇祖寿祺皇贵太妃(1735年),享年76岁。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8.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1681年)。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生胤誐,一女殇。1693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

9.顺懿密妃:王氏,如玉、密嫔、密妃(1722年)、密太妃(1735年)1744年。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生胤禑、胤祿、胤祄

10.纯裕勤妃:陈氏,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勤嫔。1705年3月(康熙四十四年二月)晋封为勤妃。1726年(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1735年(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1754年1月12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11.惠妃:那拉·芷珠,郎中索尔和女,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1677年(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1681年(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1732年(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12.宜妃:郭络罗·桑榆,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嫔。1674年(康熙十三年)入宫,初赐号贵人,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丙寅册封宜嫔,圣祖甚爱之。1680年1月5日(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1682年1月28日(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宜妃。1683年10月17日(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胤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禌。1732年八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

13.荣妃:马佳·云妞,为员外郎盖山之女,儿荣嫔(1677年)、荣妃(1681年)。1727年3月6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生承瑞、赛音察浑、固伦荣宪公主、长华、长生、胤祉(儿子中唯一成人)。

14.定妃:万琉哈氏,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但再未进尊封。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

15.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宣妃,1735年(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

16.成妃:戴佳·成韵,司库卓奇之女,1669年(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佑,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由成嫔册为成妃。1740年(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己时奉安。其所生皇七子胤佑,生有残疾。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淳亲王,八年四月初二日卒,年五十一岁,谥曰"度"。

17.良妃:卫婵,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是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1711年十一月十二日逝世,享年40岁以上。

18.平妃:赫舍里氏,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女,为孝诚仁皇后之妹,也是康熙帝的妻妹。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禨,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19.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帝妃嫔之一。幼年被选入宫,尚未册封,于1669年(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锦吉特氏为慧妃。

20.庶妃:钮祜禄氏,生皇二十女。

21.庶妃:张氏,生皇四女。

22.庶妃:王倩,生皇十六女。

23.庶妃:刘氏,生皇十七女。

24.敬嫔:章佳氏或王佳氏,敬嫔。

25.端嫔:董氏,端嫔(1677年),享年60岁以上,生皇二女。

26.僖嫔:赫舍里氏,僖嫔(1677年),1702年逝世,享年40岁以上。

27.通嫔:那拉氏,贵人、通嫔、皇考通嫔。1744年逝世,生万黼、允禶、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28.襄嫔:高氏,襄嫔,生胤禝、一女殇。

29.谨嫔:色赫图氏,谨嫔,生胤祜。

30.静嫔:石傲霜,石怀玉女,初为庶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镇国公允祁。1723年1月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1737年1月(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静嫔。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六月初六日)逝世,享年60岁以上,1759年4月18日(乾隆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31.熙嫔:陈氏,熙嫔,生胤禧。陈玉卿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熙嫔。明年丁巳正月初二日卒,同年四月十二日奉安。

32.穆嫔:陈氏,穆嫔,生胤祢。陈岐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生皇子,雍正五年卒。

33.安嫔:李氏,安嫔:60岁以上。

34.郭络罗贵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妻姐为康熙宜妃。生固伦恪靖公主。

35.那拉贵人:那丹珠之女。

36.那拉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

37.布贵人:兆佳氏(?—1717年),其父名塞克塞赫,曾任过参领。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后被晋封为“贵人”,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康熙帝念她是端静公主的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后入葬景陵园寝。兆琳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

38.伊贵人:易氏,1728年逝世,约七十多岁。

39.袁贵人:生皇六女和硕愨靖公主、允示禹,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病逝。

40.陈贵人:陈秀女,1718年3月3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禐,皇子于当日夭折。

41.马贵人:1716年逝世。

42.尹贵人。

43.新贵人:1716年逝世。

44.文贵人。

45.蓝贵人。

46.伊贵人。

47.布贵人。

48.常贵人。

49.勒贵人。

50.色常在。

51.路常在。

52.寿常在。

53.常常在。

54.瑞常在。

55.贵常在。

56.徐常在,1702年逝世。

57.石常在。

58.尹常在。

59.灵答应,1768年逝世。

60.晓答应。

61.庆答应。

62.秀答应。

63.治答应。

64.妙答应。

65.牛答应。

66.双答应。

67.春答应。

历史评价

《清史稿》:“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啸亭杂录》:“仁皇天资纯厚,遇事优容,每以宽大为政,不事溪刻。”

黄宗羲:“方今杀运既退,薄海内怀音草状;皇人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学士大夫皆以琴瑟起讲堂之上,此时之最难得者也。”“今圣天子无幽不烛,使农里之事,得以上达,纲常名教不因之而盖重乎?”

南怀仁:“(康熙)亲切地接近老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时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所有的百姓,不管男女,都以为他们的皇帝是从天而降的,他们的目光中充满异常的喜悦。为一睹圣容,他们不惜远涉跑来此地,因为,对他们来讲,皇帝亲临此地是从不曾有过的事情。皇帝也非常高兴于臣民们赤诚的感情表露,他尽力撤去一切尊严的夸饰,让百姓们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传下来的朴质精神。”

白晋:“具备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应列为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的孝顺和感恩是如此罕见,他因此获得了举国百姓的尊敬和拥戴。”

金昌业:“以康熙之俭约,守汗宽简之规模,抑商贸以劝农,节财用以爱民,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

曾国藩:“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

梁启超:“清圣祖尤笃嗜,召西士南怀仁等供奉内廷。风声所被,向慕尤众。”“康熙帝是比较有自由思想的人。他早年间兴文字之狱,大抵都是他未亲政之前的事……本身却是廓达大度的人,不独政治上常采宽仁之义,对于学问,亦有宏纳众流气象。试图他《庭训格言》,便可以窥见一斑了。所以康熙朝学者,没有什么顾忌,对于各种问题,可以自由研究。”

毛泽东:“康熙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0-,护送六世0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人对康熙帝极为尊重和推崇,翻译了《圣谕》,并且称呼康熙帝为“上国圣人”。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相关

乌兰布统古战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克什克腾旗

清景陵(康熙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明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子皇帝

中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十位皇帝

清朝皇帝1661年~1722年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

  人物关系:

鼻祖:

爱新觉罗·孟特穆 (1370~1433)

远祖:

爱新觉罗·充善 (?~1467)

太祖:

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

烈祖:

爱新觉罗·福满

天祖:

爱新觉罗·觉昌安

高祖:

爱新觉罗·塔克世 (1543~1583)

曾祖: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 清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爷爷: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 清朝皇帝

奶奶:

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1613~1688) 孝庄文皇后

叔祖父:

爱新觉罗·多尔衮 (1612~1650) 睿亲王

爱新觉罗·代善 (1583~1648) 礼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 (1614~1649) ,满族

爱新觉罗·褚英 (1580~1615)

爱新觉罗·阿济格 (1605~1651) 清代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

爱新觉罗·汤古代 (1585~1640)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1587~1632)

爱新觉罗·阿拜 (1585~1648)

爱新觉罗·费扬果 (1620~1640)

爱新觉罗·塔拜 (1589~1639)

爱新觉罗·巴布泰 (1592~1655)

爱新觉罗·德格类 (1592~1635)

爱新觉罗·巴布海 (1596~1643)

爱新觉罗·赖慕布 (1611~1646)

爱新觉罗·阿巴泰 (1589~1646)

姑奶:

固伦端庄长公主

父亲: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 清朝皇帝

儿子: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1678~1735)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儿媳:

敦肃皇贵妃 (?~1725) 汉军镶黄旗

雍正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 (?~1731)

雍正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1693~?) 皇后

孙子: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1799) 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

曾孙: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1760~1820) 嘉庆,清朝第七位皇帝

玄孙: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1782~1850) 清朝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绵忻 (1805~1828)

爱新觉罗·绵愉 (1814~1864)

爱新觉罗·绵恺 (1795~1838)

庄静固 主

固伦庄静公主

慧愍固 主 (1811~1815)

爱新觉罗·永璇 (1746~1832)

爱新觉罗·永琏 (1730~?)

爱新觉罗·永琪 (1741~1766)

爱新觉罗·永瑆 (1752~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玄孙:

爱新觉罗·绵懿 (1771~1809)

爱新觉罗·永璜 (1728~1750)

爱新觉罗·永琮 ,满族

和硕和嘉公主 (1745~1767) ,满族

固伦和敬公主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璘 (1766~1820)

固伦和静公主 (1756~1775)

固伦和孝公主 (1775~1823) 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

爱新觉罗·永瑢 (1743~1790) ,满族

爱新觉罗·永璂 (1752~1776)

爱新觉罗·永璋 (1735~1760)

爱新觉罗·永璐 (1757~1760)

爱新觉罗·永璟

爱新觉罗·永珹 (1739~1777)

爱新觉罗·弘曕 (1733~1765) 甄嬛传

爱新觉罗·弘昼 (1712~1770)

曾孙:

爱新觉罗·永琨 (1743~1802)

爱新觉罗·永璧 (1733~1772)

爱新觉罗·弘时 (1704~1727)

爱新觉罗·弘晖 (1697~1704)

爱新觉罗·弘昀 (1700~1710)

爱新觉罗·弘昐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 康熙皇帝第八子

爱新觉罗·胤礽 (1674~1725) 清圣祖玄烨第二子

孙子:

爱新觉罗·弘晳 (1694~1742)

爱新觉罗·胤禟 (1683~1726) 康熙帝的第九子

爱新觉罗·胤祉 (1677~1732) 康熙第三子

爱新觉罗·胤禔 (1672~1735) 康熙帝长子

爱新觉罗·胤礼 (1697~1738) 清康熙帝第十七子

爱新觉罗·胤祥 (1686~1730) 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

孙子:

爱新觉罗·弘晓 (1722~1778) ,满族

曾孙:

爱新觉罗·永蔓

爱新觉罗·永琅

爱新觉罗·弘晈 (1713~1764) ,满族

爱新觉罗·弘暾 (1711~17) ,满族

爱新觉罗·弘昌 (1706~1771) ,满族

爱新觉罗·胤禧 (1711~1758)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爱新觉罗·胤祎 (1706~?)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

爱新觉罗·胤禵 (1688~1755)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祐 康熙帝第七子

爱新觉罗·胤祜 (1711~1744) 康熙第二十二子

爱新觉罗·胤禑 (1693~1726)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胤禄 (1695~1767) 康熙皇帝第十六子

孙子:

爱新觉罗·弘普 (1713~1743) ,满族

曾孙:

爱新觉罗·永瑺 (1736~1787) ,满族

爱新觉罗·胤俄 康熙第十子

爱新觉罗·胤祁 康熙第二十三子

爱新觉罗·胤祕 康熙第二十四子

爱新觉罗·胤祺 (1679~1732) 清康熙帝第五子

孙子:

爱新觉罗·弘升 (1696~1754)

女儿:

固伦纯悫公主 (1685~1710)

固伦温宪公主 (1683~1702)

固伦恪靖公主 (1675~1735)

固伦荣宪公主 (1673~1728)

兄弟:

爱新觉罗·福全 (1653~1703)

侄子:

爱新觉罗·保泰

爱新觉罗·保绶

侄孙:

爱新觉罗·广禄 (1706~1785) ,满族

爱新觉罗·常宁 (1657~1703)

侄子:

爱新觉罗·满都护 (1674~1731)

爱新觉罗·文殊

爱新觉罗·卓泰 (?~1705) ,满族

爱新觉罗·对清额 (1700~1962) ,满族

爱新觉罗·永绶 (?~1686) ,满族

侄女:

固伦纯禧公主 (1671~1741)

爱新觉罗·隆禧 (1660~1679)

爱新觉罗·永干 (1660~1667)

爱新觉罗·奇绶 (1659~1665)

母亲:

顺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1640~1663)

外公:

佟图赖 (1606~1658) 康熙皇帝的外祖父

舅舅:

佟国维 (1643~1719)

佟国纲 (?~1690) 满洲镶黄旗

皇后:

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1689)

岳父:

佟国维 (1643~1719)

妃子:

悫惠皇贵妃 (1668~1743)

岳父:

佟国维 (1643~1719)

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660~1723) 皇后

皇后: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53~1678) 康熙帝第二任皇后

岳父:

钮祜禄·遏必隆 (?~1673)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

康熙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 皇后

岳父:

赫舍里·噶布喇 (?~1682) 康熙孝诚仁皇后之父,索尼长子

叔伯:

爱新觉罗·硕塞 (1628~1654)

爱新觉罗·豪格 (1609~1648)

堂兄弟:

爱新觉罗·富绶

堂侄:

爱新觉罗·丹臻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1642~1656)

爱新觉罗·叶布舒 (1627~1690)

爱新觉罗·韬塞 (1639~1695)

爱新觉罗·常舒 (1637~1699)

爱新觉罗·高塞 (1637~1670)

爱新觉罗·洛博会

爱新觉罗·洛格 (1611~?) ,满族

姑妈:

建宁公主 (1641~1703)

姑父:

吴应熊 (1634~1674)

固伦淑哲公主

固伦淑慧长公主

固伦雍穆长公主 (1629~1678)

固伦永安长公主

固伦端靖长公主

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 (1625~1663)

姑父:

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 (?~1641)

固伦端顺长公主

  经历历史事件:

三征噶尔丹 (公元1690年--公元1696年)

平定三藩之乱 (公元1673年--公元1681年)

  同年(公元1654年)出生的名人:

王概 (1654~1710) 清初著名画家 浙江省嘉兴

胡方 (1654~1727)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康熙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 皇后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

朱书 (1654~1707) 安徽省安庆宿松

  同年(公元1722年)去世的名人:

何焯 (1661~1722) 康熙帖学四大家 上海市崇明

陈诜 (1642~1722) 浙江省嘉兴海宁

陈厚耀 (1648~1722) 江苏省泰州高港区

张德桂 (1664~1722)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

施世纶 (?~1722)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陈允锡 (1639~1722)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42

送花
13
清末官员
杭州 富阳名人录
清朝第四位皇帝
新宾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上城区名人录
广西自治区 贵港 港北区名人录
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
江南三布衣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双峰县名人录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
清朝第四位皇帝
东城区名人录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朝第四位皇帝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清朝第四位皇帝
新宾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清原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二十四孝子
西汉第五位皇帝
凤阳名人录
北宋名将
宋朝开国皇帝
清朝第四位皇帝
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
咸阳 秦都区名人录
西汉第七位皇帝
渭南 华阴名人录
东汉开国皇帝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东城区名人录
清朝第四位皇帝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清朝第四位皇帝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华阴名人录
亳州 谯城区名人录
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
常州 武进名人录
南唐后主
常州 武进名人录
湖州 长兴名人录
清朝第四位皇帝
抚顺 新宾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新宾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抚顺 新宾满族自治县名人录
北京市 东城区名人录
上一篇:明英宗朱祁镇
下一篇:钮祜禄·遏必隆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北京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