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 **早年经历**:1903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赵洲港一个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幼时读过私塾和新式学堂。1917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与任弼时结为好友。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夏加入“俄罗斯研究会”,赴上海学习俄语并接受革命教育,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与刘少奇、任弼时等人前往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一度转到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 -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秋回国,到湖南安源路矿从事工会工作。1925年被派赴广东,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率部参加南昌、南京、鄂西等战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再次奉派到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 - **土地革命时期**:1930年毕业回国,被派往闽西苏区,先后任闽粤赣特区军委参谋长、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第3分校校长等职。1931年12月任红5军团政治委员,完成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1933年任红11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红7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月因黎川失守被错误处理,后在毛泽东、王稼祥等人保护下获释,参加长征,任中央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遵义会议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和军籍,调任红3军团参谋长,到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1937年3月任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执行陕甘宁边区防务等任务。1938年挫败日军对黄河防线的多次进攻。1939年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揭露顽固派罪行,指挥部队自卫反击。1940年2月与王若飞到山西秋林同阎锡山谈判,达成和解协议。为打破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组织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1942年6月所部与八路军第120师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9月任联防军副司令员。 - **解放战争时期**:日本投降后,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赴任途中转赴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1946年10月兼任辽东军区司令员,指挥南满部队实施四保临江作战,挫败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1948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前方指挥所司令员,率部攻打长春,后改为围困战,开创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先例。随后率第12兵团南下,参加衡宝战役等。1949年8月兼湖南军区司令员、湖南军政委员会代主任。 -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0月在衡宝战役中,指挥中路军围歼国民党军4个精锐师,解放湖南大部地区。12月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海军学校校长。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6年和1957年提出“海军以发展空、潜、快为主”的建军方针等。1960年组织领导科技人员进行科研攻关,解决海军武器装备问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批判,1971年重新主持海军工作。1973年建议海军建设应加强近海防御能力,适时发展中远海作战力量。1979年5月,中共中央对萧劲光所谓“上贼船”问题予以彻底平反。6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1月卸任海军司令员。1982年、1985年两次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