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帮怀,1970年生于河南信阳商城县。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教育背景与早期经历**:1985年,彭帮怀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初中学业,考入河南省固始县师范学校。198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开始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1998年,考入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深造。为减轻经济负担,在校园周边创办作文辅导机构。 - **教材纠错之路**: - **早期发现问题**:2000年暑假,彭帮怀在辅导学生作文时,注意到标点符号占位问题,深入研究后确认教材存在标点符号错误,此后开始逐字逐句检查教材,还发现了错别字、语病等问题。2006年,彭帮怀在批改作业时,发现苏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存在63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还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他向出版社反映问题但未得到回应。 - **走上诉讼道路**:2007年,彭帮怀将出版社的发行机构、新华书店和教育局告上法庭,法院未予立案。后来他调整诉讼思路,以产品质量纠纷为由起诉,2010年10月,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河南省新华书店告到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要求退回购书款并赔偿,虽立案但最终败诉,上诉也被驳回。2013年,彭帮怀发现人教版初一语文书中有“沭浴”等错误,挑出37处问题后将书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法庭,出版社官网发出致歉信,承认有6处错误,并向使用教材的学校和彭帮怀书面道歉,还为其出版了《安然教作文》,但彭帮怀的官司依旧败诉。2015年,彭帮怀翻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下册教材,发现368处“瑕疵”和一项产品缺陷,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交诉状,法院立案后他最终败诉。2016年,彭帮怀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发现“瑕疵”,又将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南省新华书店起诉。 - **后续发展**:2016年10月,离开老家公办教师岗位18年后,彭帮怀被学校叫回,在其他县安排了公办老师岗位,教《道德与法治》。截至2022年5月,他在教材纠错的道路上已坚持多年,虽面临诸多挫折和质疑,但始终未放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教材更加准确无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彭帮怀为教材纠错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执着精神,尽管多数官司败诉,但他的努力促使出版社对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关注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材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