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说的人物是王合内。以下是她的详细生平介绍: -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王合内1912年4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原名Renée Yunne - Nikel,是犹太人后裔。她自幼喜好美术,1929年考入法国尼斯国立装饰美术学校雕塑专业,1933年毕业于法国尼斯国立图案学校。1933年至1936年,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深造雕塑,接受了系统而专业的雕塑艺术训练。 - **恋爱与婚姻**: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王合内结识了中国留学生王临乙,两人相恋。尽管王合内的父母因王临乙的身份和中国当时的状况强烈反对,但她坚持自己的感情。1937年,王临乙拿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教授聘书后,两人在法国举行简单婚礼,王合内跟从夫姓改名王合内,随后一同来到中国。 - **在中国的经历**:王合内来到中国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她和丈夫开始了逃难生活。他们从上海经江西庐山、湖南沅陵,后随国立艺专迁往贵阳、昆明、晋宁,1940年底到四川璧山。抗战结束后,两人回到北平,在洋溢胡同安家。1946年,王临乙应徐悲鸿之邀出任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科教授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王合内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成为第一批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然而,他们在“三反”运动中遭遇挫折,王临乙被诬陷贪污,后在徐悲鸿的帮助下才得以洗刷冤屈。此后,夫妻二人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长期从事雕塑教学与创作,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 **艺术成就**:王合内是一位优秀的雕塑家,她的作品多以动物为主,如《母爱》《睡觉的母与子》《吃奶的鹿》《洗脸的小猫》等,将独特的女性情怀与法国雕塑的优雅气质相融合,造型简练,内蕴刚劲,情趣盎然。她也创作了不少人物雕塑,如《毛主席》《杨开慧》《鲁迅》《张志新》等,尺寸虽小,但人物生命跃动、风采神形毕现、情意相济。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晚年生活**:1997年7月,王临乙去世。两年半后,即2000年1月,王合内在北京逝世。这对相濡以沫的艺术伉俪,将才华与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现代雕塑创作和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