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重庆名人 张发荣

张发荣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教授、名中医
张发荣,男,汉族。1935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四川省名中医、省劳动模范。曾任教务处副处长、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1993年起连续三届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992~2008年任四川省中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2004年起受聘美国俄勒冈东方医学院客座教授,2010年被该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简介
196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留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以肾病为中心的脾肾及瘀血学说两个为研究方向,对糖尿病、痴呆、中风等疾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开拓性进展。1986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为中医内科硕士、博士导师,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四川中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称号,获1988年本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重视教学研究,主持研究的国家中医药药理局项目“提高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多因素分析”,获1993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长期坚持在临床工作第一线。从临床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学术主张。如糖尿病肾病水肿蛋白尿较重者,针对其气虚衰的病机特点,采用进食精蛋白为主的饮食疗法,用黄芪、枸杞、地骨皮煎汤煮鳝鱼,使不少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甚至逆转。对糖尿病轻重的判断,一般书籍仅以血糖高低论,而他则强调并发症的重要意义。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先后承担了20个研究项目。代表项目有:四川省科委项目“中医肾虚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关系的研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应用仲景学说治疗感染性高热研究”、省教委项目“补肾法对中医肾虚证双向调节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他对糖尿病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使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在继承中用到发扬和提高。提出“治消渴,补脾肾。益气阴,清虚热,通痪络”的治法,通过反复验证,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及其心、脑、肾、神经并发症的系列药物,其成果闻名于国内外。公开发表“消渴(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93)等3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或参编的学术专著9部,如《中医内科津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糖尿病大观》等。
博士导
张发荣 1935年7月出生,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在该院担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1986年晋升教授,现属博士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系中国中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四川中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本科生。招收指导硕士生、博士生47名,教书育人取得丰硕成果。中医内科临床经验丰富,关心病人,医德高尚。对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疗效良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主持科研课题15项,其中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编著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应邀前往日本、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讲学,其学术水平受到高度评价,在中外学术交流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今执业地点
青羊百安家中医诊所
10

送花
13
鞍山 台安县名人录
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康生唯一儿子
曾任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晋江市名人录
秦皇岛市名人录
兰州市名人录
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滦南县名人录
现任吉林省舒兰市委书记
唐山市 乐亭县名人录
南京名人录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全国名中医
上一篇:王辉武
下一篇:张西俭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重庆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