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历史故事明朝故事名人 明成祖朱棣割让大宁给朵颜三卫的事实真相

明成祖朱棣割让大宁给朵颜三卫的事实真相

历史背景:明朝故事阅读

明初设立大宁都司(都司相当于省级军区),约为今辽宁西部地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这块广袤的土地在靖难之役后逐渐丧失,明代中期以后的史料众口一词,都说大宁是被明成祖朱棣割让给朵颜三卫了,事实真相如何呢?

(1)朱棣收大宁铁骑三千参加靖难之役


战争初期,曹国公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北伐,时为燕王的朱棣没有龟缩在北平城里,做困兽之斗,而是趁巨网未合拢之前,率精骑直出永平,击退辽东官军,然后径趋关外的大宁都司。

镇守大宁的是十七弟宁王朱权。

当时在从宣府(今河北宣化)到辽东(今辽宁省东部)一线,除了燕王,还有多位“塞王”,他们是封在大同的代王、广宁的辽王、大宁的宁王和宣府的谷王。其中代王已被建文帝废为庶人,辽、宁、谷诸王,在内战爆发后,朝廷下诏,令其回京。辽王、谷王奉诏后立即弃国逃回南京,目下关外强藩,唯有宁王朱权。

大宁都司在喜峰口外,是古会州之地,东连辽东(辽王封地),西接宣府(谷王封地),号称巨镇。宁王部下,带甲8万,革车6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且宁王在洪武晚期多次会同诸王出塞,以善谋著称。

(明前期形势图,箭头所指为大宁都司)

然而,善谋者,其心不易测。辽、谷二王奉诏后立刻离开封地归朝,唯独这位脑筋灵活、会写书、能修道的宁王缓缓不行。建文帝担心宁、燕二王合流,差人流星雨一般去召他,他都不来,无奈,只好削去他三护卫,以示薄惩――朝廷知道宁王奇货可居的心态,却也不敢把他整得太凶,否则把他推到燕王那边就更不妙了。

朱棣清楚,宁王既不奉朝廷之诏,对自己的示好也不作任何答复,明摆着是拥兵自重,坐观形势之变。然而,宁王有了这种动机,就给了朱棣可趁之机。朱棣决心先收宁王之众,改变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顺便夺取关外边骑助战,然而再返身对付李景隆的大军。

朱棣从间道直驱大宁,此时已入九月,塞北天寒地冻,宁王未料到四哥会突然来访,大吃一惊。因事出仓促,不得不防,宁王集兵出城相迎,在马上问:“四哥此来何意?”朱棣捏着哭音,一副苦相,自称穷蹙而来,一定要进城面谈。

宁王疑心四哥部众甚多,朱棣主动表示,请单骑入城。宁王一时抹不开脸,只好答应。两兄弟联辔进城,在厅中入座,燕王执宁王之手大哭,诉说自己不得已起兵之故,求宁王代为草表谢罪。

昔日雄杰的四哥,如今凄怆如丧家之犬,纵然精明如宁王,也不由得上了当。

以后数日,朱棣装出不知所出、百无聊赖的可怜相,博取宁王的同情,使他放松警惕,私下里却在城外伏下锐卒,令亲信偷偷入城,与朵颜三卫酋长及宁王部下秘密联络,大肆收买,进行政治交易,宁王却麻痹大意,毫无察觉。

几天后,朱棣请辞,说要回北平,宁王不察其异,亲自出郊送行。临行之际,朱棣装出不舍的样子,又是擦鼻涕,又是抹眼泪,诱得宁王送了一程又一程,离城渐渐远了。突然间,伏兵暴起,将宁王挟为人质,裹于众中,就往南行。因为事变太突然,宁王部下只做了微弱的抵抗,即为燕军制服。朱棣遂集大宁之众,以及宁府宫人,一起由松亭关入关,大宁成为一座空城,大宁都司从此成为弃地。

(2)朱棣“媚虏”割地说


宁王部下锐卒,尽为朱棣所用,特别是骁悍的三卫骑兵,成为朱棣打天下的重要资本。但三卫夷人的血不是白流的,史料均记载,朱棣与三卫达成秘密交易,按今天的话讲,就是“密约”,朱棣许诺,待天下大定,将大宁故地留给三卫牧放。朱棣即位后,即遵约将大宁都司迁到今河北保定一带,虽然都司的名义不废,而它所管辖的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尽捐于人。

这就是朱棣媚虏割地说。然而它到底是不是事实呢?

应该说,不尽然为事实。

兀良哈三卫,包括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都是接受明朝册封的卫所。然而三卫中,除了朵颜卫,其他两卫都不是兀良哈种(兀良哈为蒙古之一部)。如福余,满语为兀者,属于野人女真。三卫之中,本应以泰宁为首,次为福余,朵颜最末,但因后来朵颜最为强盛,故包有另外两卫,统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

宁王部下有大量三卫士卒,朱棣入大宁后,着重收买胡骑,“阴结三卫长”,在挟持宁王时,“三卫骑及诸戍卒,一呼毕集”,一起发难。随后,朱棣从三卫选奇兵三千人,入关参战(需要说明的是,朝廷一方也有大量的达官、胡骑,只是远不如燕王方得力)。

永乐元年(1403),三卫来朝,“仍设卫如故,诏其镇守边境,世居本土”。这是朱棣在登基后重新确认三卫地位,并且强调三卫“世居本土,安其生业”,但由于大宁撤防后,已为空地,三卫渐渐南下。这才有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北击兀良哈之役:永乐二十年,朱棣征鞑靼,师出无功,迁怒兀良哈,遂于回师之际,东进袭击之(在今吉林西北部归流河,大宁之北)。宣德三年,宣宗亲出喜峰口,在宽城(今喜峰口外宽城镇)、会州(今河北平泉县南察罕城)败兀良哈南下之众。朱棣可称捣巢,宣宗只算稍稍离关迎敌。说明短短二十余年间,三卫势力已近明朝的边塞。

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内迁,不派兵屯戍大宁故地,三卫南下之势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三卫“本土”在哪里呢?朵颜卫之得名,因其部众世居朵颜山(今内蒙古扎赉特旗北一百多里的朵云山)。泰宁卫之名则来自元朝的泰宁路,遗址均在今吉林境内。福余卫则更北,在今黑龙江乌裕尔河北岸。可见,三卫故地都在今天东北黑、吉两省,据日本学者和田清作《兀良哈三卫根据地》一文分析,从洪武到正统中,明朝与三卫关系,还无一处与大宁发生关系,一直到明中叶(正统、景泰),兀良哈的活动范围也只在今嫩江以南的广阔地区,尚未进至大宁之域。

然而,景泰中修《寰宇通志》时,已有“畀地予夷”之说。表明兀良哈三卫虽然还没有占领大宁故地,但明朝早已失去对这一大块土地的直接控制,三卫兵锋或游牧,常至于此。正统中多次派兵出塞北讨兀良哈,然实不能驱逐之。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三卫更是挟蒙古以为重,乃尽没辽河东西、三岔河北故地,“蓟辽多事自此始”。也就是说,从此明朝不仅无法控制大宁故地,也失去了抵御兀良哈三卫南下的力量。

自此,三卫南下者越来越多,所占地方越来越广,到嘉靖中,其“分地”已在辽东边外,成为隔在明朝蓟州、辽东与蒙古之间的屏障。

(明中后期形势图,箭头所指为大宁故地,今已为三卫“分地”。由此图可见失大宁对明代北边防御体系造成的致命破坏)

综上所述,朱棣夺位后,原先的“塞王守边”体系崩溃,朱棣通过羁縻兀良哈三卫,使大宁暂时无事,但他同时也忽视了大宁镇戍体系的重建,故宣宗以来,兀良哈逐渐南下,“土木之变”后,明朝完全失去了经略边外的能力,大宁遂完全落入三卫之手。

因此,朱棣“割地媚虏”说是不成立的,但他对大宁之失,负有最主要的责任。

(3)弃大宁的战略影响


大宁失守,对明朝北边战略布局造成了深远而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大宁都司在北方边镇中地位特殊,它居于辽东与宣(府)大(同)之间,联络东西两边。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曾道:“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永无事矣。”可见朱棣在永乐初年尚能意识到大宁、开平对于维持整个明朝北边防御的重要意义。但他没有主动(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大宁构筑其强大的防御武力,那时三卫也尚未南下,且态度恭顺,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西面的鞑靼与瓦剌,所以朱棣集全力应对西北的威胁,而忽视了东北大宁的防御。在他死后,明朝国力愈弱,三卫愈南下,则大宁渐不为大明所有。

(失大宁后,辽东两面受敌,成为一只独臂)

大宁都司内迁后,其所属营州、兴州诸卫也都于永乐元年内移,这一大块地方失去镇戍武力,遂使辽东与宣大、开平一线失去呼应,整个防线就崩断了,被迫往内收缩。

由于失去了大宁的遮蔽,开平已很难防守。宣德五年,一度废而复设的开平卫内迁至独石口,从此关外险要尽失,“自是辽东折右臂,宣府折左臂,松亭关、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之险顾在虏矣!”开平之失,丧地三百里,完全是因为大宁不守之故。

大宁不守,则开平必失,开平一失,北京则失去屏障。这是一连串恶性的连锁反应。

朱棣提出的北边防御的六大布点,至宣德已失其二。成化元年后,河套又失(东胜卫内迁),明初构建的九边防御体系至此全面崩溃,从此明朝在北边始终处于穷蹙支绌、疲于奔命的状态。

明朝失大宁与失河套,给东西防御体系造成两大漏洞。这两块地方的丢失,都不是一下子抛给“北虏”的,而是逐渐失去的:由于明朝防守空虚(或主动弃守),则蒙古、女真诸部逐渐往南渗透,先还是游牧,冬来春往,久之遂盘踞不去,终不为明朝所有。

当朱棣迁都北京时,大明的都城本来还在内地、形势比较安全,自大宁失,开平又失,京师遂为北边巨镇,其最近处离边塞不过百余里,乃形成“天子守边”的形势――显然这种形势是被迫形成的,不是明朝天子要主动守边(仁宗时曾计划南迁,惜未能成功)。由于离关外太近,蒙古铁骑经常突入京畿,直接威胁京师的安全。崇祯十七年,北京骤破,天下遽然易主,与其定都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3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