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清朝故事阅读 上海的势力比较复杂,就军队来说,有淮军、常胜军、英法干涉军,如何协调这些军队的关系,就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虽然李鸿章 想把洋人拒之于千里之外,但中国的现状又离不开洋人的参与。在"借师助剿"的过程中,李鸿章格外倚重常胜军,极力笼络他们。因为华尔常胜军形式上虽属私营性质,但其背后却站着英、法等列强。华尔的态度和英、法各国都有关系。 事实证明,李鸿章笼络华尔的决策没有落空。华尔不仅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战功卓著,而且以独特身份密切英、法列强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这是淮军能够得到英、法各国在政治上、军事上、财政上的大力支持的重要因素。 处理好了各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把矛头一致对准太平军了。 此时,天京被曾国藩的湘军围困,李秀成不得不亲率大军回援天京,并派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等率劲旅留守苏杭,伺机攻取上海。 10月底,当李秀成督军与曾国荃湘军在天京会战进入紧急阶段时,淮军勾结英法干涉军、常胜军侵占嘉定,威胁昆山、太仓。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要提一下,李鸿章虽然接受了海军中将何伯关于英、法军队参加进攻嘉定的建议,但他坚持这些军队必须留在上海租界周围半径30英里以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决意要防止欧洲人扩大他们在军事上的直接作用,以免尾大不掉。 自己家里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好,之所以要把英法干涉军摆在那里,不过是想对太平军起一个震慑作用。 面对淮军的进攻,太平军也没闲着。留守苏杭的谭绍光、陈炳文等部太平军,采取积极防御方针,以攻为守,分别从昆太和青浦出发,会攻嘉定、南翔,进围四江口。 谭绍光等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李鸿章赶到前线调集常胜军和淮军各路兵将,亲自督战,终于挫败谭绍光等的攻势,杀死太平军将士2300多人。 虽然李鸿章一直觉得说谎是一件很无耻的事情,但在官场混久了,他也沾染了这种风气。于是,为了邀功请赏,他竟然谎报战绩,本来斩杀太平军将士只是两三千人,却上报了一万数千人。结果,就变成了一次军事大捷。后来江苏巡抚恩寿甚至把四江口之役吹嘘成"东征第一大捷,亦为中兴第一转机"。 谎报战绩无疑能换得朝廷更多的赏赐,进而扩大淮军的规模,出于这种私心,李鸿章干了这种难以启齿的事情。 虽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能化解尴尬,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说谎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原谅的,这件事情让李鸿章一度非常汗颜。 不过,通过这次战役,淮军进一步巩固了在上海周围的统治地位,太平军被迫从西线分兵保卫苏昆腹地,对松沪再也不敢想入非非了,这确实给太平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苏南战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个即将属于李鸿章和淮军的时代悄然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