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三国故事阅读 沮授,三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谋士,没有之一。 他是《三国演义》中出现过的人物,是袁绍的谋士,曾屡次为袁绍献策,最著名的就是在乌巢之战前,夜观天象,发现乌巢屯粮处有险情,让袁绍提防,但却被袁绍拒绝。 袁绍战败后,沮授被俘虏,宁死不降,盗马逃走,被曹操发觉,怒而杀之。 小说将沮授描写成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谋士,其人生轨迹与正史基本吻合。 但是,《三国演义》其实还是大大弱化了沮授这个人物,小说作者将沮授很多关键事迹隐藏了。 沮授,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绝对能匹敌荀、郭嘉、贾诩、鲁肃、诸葛亮、法正等等一系列超级谋士。 他的战略造诣不逊孔明、荀、鲁肃,临阵智谋不输郭嘉、法正、贾诩,而具体的战役思路堪比曹操。 近代史学家何兹全先生曾如此评价说:”沮授、荀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这位被低估的超级谋士的“神迹”吧。 沮授堪称袁绍的“卧龙”,此人早年跟随袁绍便为其制定了“袁绍沮授版隆中对。” 沮授对袁绍说: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我们尽量简单的翻译过来,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袁将军您少年之时就是出了名的牛叉。您讨伐董卓,收取冀州,威震河北。现在,我们应该先向东拿下青州,再向西扫灭黑山贼张燕,然后,北上与幽州公孙瓒决战。打败公孙瓒以后,匈奴乌桓这些异族也一定会顺服您。那时候,您占据四州,招揽天下英雄,坐拥百万之众。这样,您就可以将汉天子迎接回洛阳,然后以天子的名义号令群雄,征讨不顺从您的人。如此一来,这天下谁还是您的对手呢?我估计,只要按照我的计划进行,不出数年,就能达成目标!” 我们现在来看,这段振聋发聩的战略构想,其实具有超前的预见性,袁绍后来的发展轨迹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沮授的这个战略构想,与荀支持曹操奉天子,鲁肃的:榻上策”,诸葛亮隆中对相比,并不逊色! 当时袁绍听到这段话以后是什么态度呢?史书称:“(袁绍)喜曰:‘此吾心也。’” 其实,袁绍并非是草包一个,早期他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否则他也不可能消灭了公孙瓒兼并四州之地。但是,后来他骄傲了,于是他好大喜功的个性开始膨胀,这一点与赤壁之战的曹操很类似。 沮授的这个大战略是很好的,只不过,袁绍将最重要的一点忽略了:他拒绝了汉天子的请求,没有迎立汉献帝。 袁绍在对汉朝皇帝的表现上,十分低能,其政治表现若打分,一定是不及格。 也正是这个失误,导致他在以后面对曹操时,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一个主要口号竟然是:要夺取汉献帝。 那时候他后悔没有听从沮授迎立天子的建议,但为时已晚。 除了“沮授版隆中对”,他在战略上还有另一个“神迹。” 早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沮授就与田丰一起向袁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思,这种战略构思是基于“不主动决战,拖死曹操”的方针,采取政治、军事、经济加外交的“总体战”打败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