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南北朝故事阅读 慕容恪 许多人都以廉台之战作为冉闵不如慕容恪的证据,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极其肤浅武断,何哉? 冉闵与慕容恪的廉台之战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冉闵的主力已经在同中原“六夷”的连绵战争中丧失殆尽了,此时他的国力已经衰竭到了极点,已经是强弩之末,此时任何人都可以不太费力地把他推倒,慕容恪不过是恰好赶上了而已,参加廉台之战的冉闵军队只有区区1万步兵,而慕容恪则是14万精锐骑兵(一说7万),以寡敌众,以步战骑,而且是以劣势步兵与绝对优势骑兵在平地上正面野战,这放在任何人(包括慕容恪自己)都是必败无疑,这个胜负还用得着有悬念吗???即使是比慕容恪更高超的战将也绝对无法幸免,所以冉闵本应该一开始就失败的,问题是冉闵太能打,在平地上野战居然还连续十次击败慕容恪,逼得慕容恪不得不想出连环马这样的笨法子,拿自己手下士兵的身体当肉盾牌来抵挡冉闵军的正面猛烈冲击,同时两面侧击,才得以惨胜,反而给人一种“冉闵力量不弱”的假象,进而成为“冉闵不如慕容恪”的误解。 结果的胜负,不光取决于军事才干,还取决于综合实力,冉闵以1万步兵10次击败慕容恪的14万铁骑,凭借的是自己杰出的军事才干,慕容恪的“连环马”则是必须以兵力优势为前提的,否则他的“连环马”绝对围不住冉闵,难不倒冉闵。冉闵军事和经济实力远不如慕容恪,他的连续10次击败慕容恪是凭借自己的出色军事能力,最后实际上也实在是因为兵力劣势力竭不支,才为“连环马”所困的,而慕容恪实际上是凭借兵力优势,而很多人却误认为冉闵的“十败慕容恪”是表明“冉闵综合实力原本不弱”,进而成为“冉闵愚蠢无能不如慕容恪”的误解,所以冉闵确实不是一般的冤,因为他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凭借杰出才干尽力打的10次胜仗,和最后的力竭失败,本来应该证明冉闵杰出军事才干的,其实应该是军事才干被兵力薄弱摧毁的结果,却在这里反倒成为“双方本来势均力敌”和“冉闵实力原本不弱”的误解,自己的军事才干反倒成为自己“愚蠢无能”的证据。如果冉闵一开始就失败,相信没有人认为冉闵不如慕容恪,相反,会认为这是兵力悬殊的自然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举一个历史上类似的例子,隋朝著名瓦岗军首领李密在与宇文化及大战后,实力大大损伤,军力疲惫,结果被庸才王世充设计打得几乎全军覆灭,不得不投降唐朝,是否就说明王世充比李密军事能力强?如果有人认为区区一次战役就能说明所有问题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试想如果廉台之战中与慕容恪交战的不是冉闵,而是另外一个慕容恪,这样双方统帅能力相等,而兵力悬殊,那么这“另外一个慕容恪”必然一战失败无疑,而根本就不会有“十败之”的战果,这样看来,慕容恪的军事能力未必就在冉闵之上 ,相反,很可能还不如冉闵。放在别人,在兵力和物资如此惊人悬殊的情况下,哪怕是一个平庸将领,也应该能够一举击败冉闵了,而他慕容恪居然还打成这个样子,被连续10次击败,这说明了什么!?只不过因为兵力悬殊,慕容恪兵力实在太多,他经得起伤亡的消耗,所以才连续10败却没有被一举击溃之,否则,冉闵早已是“一战击溃之”,把慕容恪打得大败溃逃了,哪里还容他慕容恪有使“连环马”的机会?! 也有人说:“既然冉闵自知兵力不敌,为何还要硬拼?”这是对当时的中原形势缺乏了解,当时冉闵虽然竭尽全力终于基本消灭了后赵残余势力,但是悍狼敌不过癞狗多,由于连绵不断的残酷战争,冉闵的主力几乎全部丧尽,大批人口回迁,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完全陷入停顿,经济全面崩溃,军粮和兵源都陷入枯竭,国力衰竭到濒临覆亡的程度,冉魏事实上已经进入全面崩溃状态,而北方前燕大军攻势日急,常山,中山,赵郡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鲜卑大军兵锋直指冉闵首都邺城,冉闵此时已经是避无可避,双方早晚会有这次决战,最重要的是他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而且邺城已经没有粮食了,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事实上他此时已经拿不出更多的抵抗兵力了,这1万步兵也许是他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多机动兵力,也许冉闵自己此时都已经猜到了自己的下场,但他还是努力地去做了。 而且廉台之战中冉闵军暂时躲在树林中也只能是战场上的权宜之计,冉闵已经粮草断绝,缺乏药品武器,他越躲得久就越饥疲无力,失败的可能性就自然越大,晚战不如早战,他不过是将计就计,借此放手一搏力挽狂澜而已,此岂慕容恪之能也? 评价一个人的军事能力,除了看他的具体战绩,还要看他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国力强,根基深厚,后方巩固,物资丰厚,那么将领们可以操纵的空间和余地就多,反之如冉闵,既无后方,军力单薄,根基浅薄,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巩固政权,就连遭四面围扑,那他的能力发挥就必然受到很大限制,比如说,如果冉闵国强兵多,他就不会只带这么少的步兵与慕容恪交战,那么他就根本不必“十败之”,而是“一战击溃之”了,哪里还容他慕容恪有使“连环马”的机会???而慕容恪可正是国势鼎盛,他养精蓄锐了很长时间,兵精粮足,人马占据绝对优势,他消耗的起,选择余地也大,即使两人水平相当,胜负也已经显而易见了。 所以从军事能力上说,不能因为冉闵败了,就想当然的认为他比慕容恪差,成败的因素不只是军事能力而己 ,慕容恪当然是世之良将,但是冉闵也决非一勇之夫,而是极富谋略,《晋书》称冉闵富谋略:“善谋策,勇力绝人”,多次以少胜多,大破凶悍胡骑,杀得胡人闻风丧胆。 当然,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处条件也不同,冉闵强敌众多,处于众强国的夹缝中,注定倏起倏灭,亡不旋踵,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实现他的治国能力,而慕容恪此时也只是一个奉命作战的普通大将而已,是战术谋划者而非战略谋划者,燕国此时的军事战略策划者则是燕主慕容俊而非慕容恪,慕容恪是到后来才执政的,所以在战略上比较冉闵是否比慕容恪强,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