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南北朝故事阅读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两篇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家训。第一篇是《颜氏家训》,作者是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今天我讲的是其中的《勉学篇》。儒家文化为什么重视家庭?孝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我们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理解传统的孝伦理。中国人是非常重传承的,希望家族通过子女的生命一直延续下去,这是古人重视孝的一个角度。这样问题就来了,因为并不是说我们有这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家族能够传承下去它就能够传承下去的。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进心、有能力,传承可能问题不大;如果你的孩子吃喝嫖赌,就可能把你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的东西全给败光了。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古人早就讨论过了,比如《勉学篇》讲了一个核心的话题,就一个字,学。 颜氏家训 一个家族如何得以传承,关键在于教育。《勉学篇》讲的就是这个核心问题。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南北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政权的不稳定。他观察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个现象:贵族子弟文也不行,武也不行,却仗着父辈的权势过着潇洒的生活。他就教育自己的子孙一定要重视学习,要求家族里的长者一定要注重对于子弟的教育。 颜之推描写当时贵族子弟的生活,说他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蹑高齿屐……日子很是快活。但在一个政权不稳定的时代,这样的日子能长久吗?颜之推就讲了,只要改朝换代,你的这种神仙生活就完蛋了。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你应该做的是,看看自己有什么本事,找机会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他认为,一个家族不管当下有多么风光,如果不注重教育,一旦时代变化,就没有办法让家族传承下去。 中国历史上一些真正的大家族的传承,从表面上看是有几百年财富的积攒,几代人当官。但真正根本在哪里?清朝人一副对联,对我们今天讲的问题做了解读。上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下联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一是积德,二是教育,这才是保障家族延续的东西。 颜氏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4世纪初到8世纪中期,将近500年的时间里面,颜氏家族一直在延续,一直在繁荣,为什么?关键就在教育。颜氏家族出过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大书法家颜真卿。宋朝人特别推崇颜真卿,说他字如其人。颜真卿的字大气磅礴,外松内紧,每个字都堂堂正正。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样子,不是轻巧、灵活的那种。 字如其人,堂堂正正。宋朝人会选择颜真卿进行这样一种理念的宣传,跟他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的就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你看到原件会很奇怪,怎么很多地方墨汁是洇开的?因为,颜真卿一边写一边在掉眼泪,上面点点滴滴都是他的泪斑。 安史之乱,第一个起来抗击安禄山的,不是唐朝历史上任何一个名将,而是颜真卿和他的从兄颜杲卿,当时他们联手切断安禄山从范阳到洛阳的联络线,使其后方受到威胁。安禄山为解决这个威胁,集中兵力围攻颜杲卿。安禄山曾经举荐过颜杲卿,就质问颜杲卿,你为什么反对我?颜杲卿反问道,大唐天子何负于你,你为什么要叛变?安禄山恨极,后来把他的舌头给割了。 颜真卿为什么会写这个《祭侄文稿》?因为颜杲卿最小的儿子,才14岁,颜杲卿让他去给颜真卿送信,沟通军情,送信回来的时候不巧碰到安禄山,就跟他的父亲一起牺牲了。 后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背叛,唐德宗问计于宰相卢杞。卢杞出了一个坏主意,说派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重新效忠唐朝。大家知道这等于去送死。当时颜真卿已经80多岁了,但不以年老为由而逃避皇命。他儿子赶来,问父亲临行前有什么要交代的。颜真卿就讲了两件事情:为国尽忠和为家尽孝。他到了李希烈那里,李希烈跟他说,你来太好了,我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给我做宰相。颜真卿就问他,你知道颜杲卿是谁吗?意思是不用多说了,我是不会给你做宰相的。 所以,后人推崇颜真卿,不仅因为他的书法,还因为他这个人。他是我们古代历史上铮铮铁骨的代表。 司马光的齐家思想第二篇是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司马光作为宋朝的官员,收入是非常高的。但司马光晚年夫人去世的时候,他都没钱给夫人办葬礼,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了才办了。 宋朝廷很富有,皇帝也很大方。有一次,皇帝祭完天,就给官员发钱。当时司马光被奖励了一大笔钱。他就想这个钱怎么处理。皇帝给你的东西不可以拒绝,但他又觉得这是民脂民膏,不能拿这笔钱自己用。他就给皇帝打了报告,说我把这笔钱拿去做办公经费。 司马光老家在山西,家族中家法特别严。族长挑族中比较聪明、适合读书的孩子送他们去念书,不适合念书的就去种田。但是,读书的人考中进士以后要回馈家族,因为这么多人为你做出了牺牲。所以,司马光的钱大多都拿回老家补贴亲戚了。既不占公家的钱,又要把自己工资补贴家族,他最后没钱安葬夫人,就很不合理却又很合理了。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有一个助手叫刘恕,是他提拔的一个青年学者。司马光在洛阳时,刘恕赶去交书稿。司马光一看,刘恕怎么穿着单衣就来了?北方那时已经很冷了。司马光有两件皮袄,就说天冷了,旧的这件给你穿回去吧。刘恕穿上皮袄回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一个包裹把皮袄给司马光寄回去了。不是我的东西,一芥不取,这就是刘恕。刘恕为修《资治通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大家知道吗?为修《资治通鉴》,他的眼睛都瞎掉了。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大家,家族的传承,教育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风。他讲到自己的一个前辈叫张知白,张知白从地方科员做起,凭借出色的能力最后做到宰相。做科员的时候收入不高,他非常俭朴。做了宰相,还是保持着做科员的作风。这时候,就有人觉得张知白是沽名钓誉。 张知白就说了,我现在是宰相,可以让家人锦衣玉食,但是你能确保我的儿子、孙子也是宰相吗?一旦这个收入来源没有了,而他们的奢侈作风已经养成了,那怎么办?他讲了一句话: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接着说道,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欲望太多。控制欲望需要通过修身来解决。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节俭。 现代社会不少人喜欢名牌,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追逐名牌这个事情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开发自己上面。这是一个误区。什么最有价值?是你自己,不是这些东西。很多人搞不清楚这点。这是一个主体性的问题。一旦你被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所奴役,你就要不停地去满足这个外在的东西。所以,司马光说张知白的告诫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奢侈的作风习惯,却没有这样一种能力来支撑他,那么,这样的人居官必贿,居乡必盗。这些都是被物质所奴役的现象。节俭的品德为什么重要?不是让你过苦日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心守住,不被外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牢牢记住你自己这个人的价值,才是你存在的价值。 古代关于齐家有很多值得讲的内容,但我觉得这两点是最核心、最根本的:一是教育,二是对于内心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