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三国故事阅读 2009年,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汉魏大墓墓主是曹操,该墓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流程。在考古学界,对于曹操高陵的真实性基本没有太大的争议,有异议的主要是业外人士以及部分网友。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曹操墓的报道中、文章中,还会出现一句经典的段子:"专家在曹操墓发现了两具人骨,一具是曹操的,另一具是曹操小时候的",更有甚者还信以为真。事实上,曹操墓发现了三个人的遗骸,一个是男性的头骨,死亡年龄在60岁左右。还有两个是女性头骨及部分骨骼,经鉴定,一个50岁左右,一个20岁左右,没有一个是儿童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质疑,一来是因为当时的确发生过其他学术不端的例子,引起人们的警觉,二来是因为曹操的知名度太高,死后埋葬地扑朔迷离,已经成为历史上的疑案。突然传出消息,困扰在人们心中的谜题解开了,一时半会还难以接受。 其实在下葬之初的几十几百年里,曹操墓的具体位置非常清晰,并不是什么秘密。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病危中颁布《遗令》,其中有言:"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头巾)。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明确交代了陵墓方位,在邺城西边一处高地上,据考古调查,西高穴曹操墓在邺城遗址西部14公里的地方,海拔103-107米,高于附近的北朝墓地,符合遗嘱所言。 墓址是确定的,葬礼过程也是公开的,参加的各类人员非常多,有当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汉献帝,有文武百官,有仪仗队,还有护送他们的士兵等,可谓浩浩荡荡,规模空前。曹操生前是中国北方实际的控制者,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也理所应当。曹植在《武帝诔》中写道:"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窈玄宇,三光不入。潜闼一扃,尊灵永蛰。圣上临穴,哀号靡及,群臣陪侍,伫立以泣。"葬礼现场,汉献帝刘协嚎哭不已,大臣们陪侍一旁流泪哭泣,都十分伤心。曹丕在《策文》中写道:"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仪仗队员有的手里举旗,在前方开道;有的手握兵器,在后面护卫,从此以后,魏武王告别了宫廷,长眠在山岗之上。参加葬礼的人越多,知道陵墓位置的人也越多,曹操墓址并非机密。 在葬礼结束后125年,后赵重臣鲁潜去世,他的墓地就建在曹操墓附近。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民发现了鲁潜墓志,记载得十分详细:"赵建武十一年大岁在乙已十一月、丁卯朔,故大仆卿、驸马都尉、勃海赵安县鲁潜年七十五(字世甫,以其年九月廿一日戊子卒),七日癸酉葬。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卅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鲁潜墓志》作者能够如此详细地写出鲁潜墓与曹操墓的距离,说明曹操墓在哪里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 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曾于行军途中祭拜魏武帝陵,点评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说明在七世纪中叶,曹操墓的方位还不是问题。真正成为谜团是在宋朝之后,经历了七八百年的风风雨雨、兵戈战乱、地貌变化,人们对于曹操墓的位置已经模糊,随着历史评价的显著降低,"奸雄"形象深入人心,曹操墓疑窦丛生。苏东坡曾经发现,如果说书人提及刘备兵败,听众都会如丧考妣,如果说曹操兵败,个个拍手叫好、喜上眉梢。白脸奸雄的形象,模糊不清的陵墓位置,加之漳河边北朝的累累墓冢,三者结合,"七十二疑冢"说便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