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故事阅读 楚顷襄王命运不济,赶上了楚国最窝囊的时候,也就成了最窝囊的一任君王。 新王上任任命弟弟熊兰为令尹,马上派使者去告诉秦王:新王已经就任。潜台词是:你扣押怀王已经没有意义了。 秦王一看扣押怀王玩“空转”了,气得他用白起为大将,蒙骜为副将,率兵十万伐楚,短时间内攻拔了楚国的十五座城邑。算是出了这口气。 楚怀王在秦国被扣了一年多,趁着守卫不注意逃了出去。逃出咸阳想要向东跑逃回楚国,却不敢向南走,只好转向东方跑,想法是经过赵国再回国。可是到了秦赵 边界,赵王怕激怒了秦国不敢放怀王入境。怀王走投无路,又想绕经大梁回楚,却被秦国追兵追上押回了咸阳。怀王气得吐血而亡。 怀王死了,没油水可榨了,秦王把他的尸体送还了楚国。楚国人同情可怜怀王被秦国所骗,又被气死在异国他乡,百姓迎丧的无不痛哭流涕,像死了亲人一样哀伤。 其实楚人历来强悍而爱国,他们哭的不是怀王,而是国耻。以楚地之大,百姓之悍,却要受制于西陲的秦国。那时人们的心情应该和抗日战争时中华志士耻于为日本小国所欺的心情有一致的地方。 此事激起了诸侯的公愤,大家又在希图“合纵”抗秦。 此时楚国有一个著名的爱国志士,姓屈名原,字灵均。和楚王同族不同姓,是公族的一员。曾经担任楚的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设置的大夫,掌管屈、景、昭三姓 贵族),他学识深远,见闻广博,在怀王时很受信任,怀王入秦他是坚决反对的,怀王被扣押直至客死他乡,屈原义愤填膺,一直认为令尹熊兰和靳尚这些人不作 为,才使怀王有这个下场,为此愤愤不平。 楚国已面对如此困难局面,但顷襄王苟且偷安,群臣们只知逢迎王权不思强国复仇。这人一公义 了,就容易出怨言,屈原不仅背后有怨言,公开的也一再进谏顷襄王用贤才远小人,选将强军以雪国耻报父仇。熊兰和靳尚当然明白他的远小人是什么意思,就指使 靳尚对楚顷襄王说:屈原因为自己是公族贵族却不被重用,就满腹牢骚,经常在私下和别人说大王您不为父亲报仇是不孝,说令尹不积极主张伐秦是不忠。 顷襄王不高兴了。越无能的人越听不得不同意见,越怕被人议论,越希望别人逢迎。听了这小报告楚王立即下令:把屈原免职放归故里。屈原当然很窝囊。政治抱负没办法实现不说,从政治舞台上给“罚出场外”了,他很悲愤。 屈原有个姐姐叫屈(xū),已经远嫁在外。听说弟弟屈原被流放,就回来安慰陪伴弟弟。姐姐在家乡秭(今湖北秭归东)地找到了弟弟。看到屈原愁思不解已 经蓬头垢面,身心憔悴,在江边像个疯人一样一会儿长歌,一会儿吟诗,一会儿痛哭,就劝他说:楚王不听你的良言相劝,那是他的事。但是你已经尽心了!像这样 愁肠百结有什么用呢?你自己有家小妻室,房屋土地,自食其力,安度晚年不是挺好吗?何必呢? 屈原不好违背姐姐的一片好心,就下田耕种。邻居们知道他是个忠义之士,又是个不会耕种的读书人,就过来帮他种,就这样姐姐陪了他一个多月,看他情绪稳定下来了,才告别回家。 姐姐走了,屈原的情绪又坏了,自己叹息地说:楚国已经这个样子了,我不忍心亲眼看到宗室的亡灭。在一个早晨,已经完全绝望的屈原抱个石头投了汨罗江。滔滔江水带去了他一腔报国之志,也带走了他那颗忧国忧民之心。 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村人邻里听说屈原投了江,就急忙驾小船去救,可是已经晚了。没有找到尸身,乡民就用角黍投到江中,并系上红线,是怕江中蛟龙伤了屈原的尸身,又是寄托哀思的一种祭祀。 为了纪念他,乡人每到五月初五就搞龙舟竟渡的比赛,意思是争先恐后地去救报国忠臣。这个活动从乡里传遍楚国又蔓延到吴地乃至全国,逐渐成为了风俗。这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耕过的农田,收获的稻米其白如玉,被誉为“玉米田”。 乡邻们给屈原立了祠,名“屈原祠”。 屈原的故乡,从此改名叫秭归乡(今湖北秭归县内)。 到了宋代元丰年间,封屈原为清烈公。并为他的姐姐建了秭归庙。后来又加封屈原为忠烈王。 屈原不仅是个爱国志士,也是一个爱国诗人,著有《离骚》、《九章》、《九歌》,被后人刘向编辑为《楚辞》。《楚辞》以诗托情言志。屈原那悲愤的报国之心流溢于诗篇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屈原,无异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志士,爱国诗人。居家不忘国,爱国不惜身,确实是爱国报国的典范。但换个角度想,历史潮流,分久必合,秦顺应历史潮流而强己 吞弱,实现中华一统,实在也是大义之举!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制度,为了一个久病难医的国家,为了一个好坏不分的君王而忧愤献身,值,还是不值? 转念又一想,无论是历代君王还是平头百姓,所要追念的并不是屈原本人,而是附着在他身上的那种精神:忠君报国。 这种传统观念,成全了多少君王,牺牲了多少热血男儿。不由让人想起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白发”生了可怜,那么那些为了尽忠而含冤被屈的呢?原来这里还有一层寓意:人心难平啊!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