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故事阅读 从古至今,奇葩的事情不在少数。假如说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你走在大街上,有人突然问你:“我给你吃个桃子,你去死好不好?”你或是生气地爆粗口、喊滚粗,或许也会礼貌地回答:“那还是您去死吧!”但如果这个人又跟大街上的许多人都说了这个话,那估计就会有穿白大褂的人把他直接送到精神病院。不过,可千万别以为这个假象是个笑话,在古代还真有因为桃子而发生的命案。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丞相名叫晏婴。此人长得很有特点,个头比较浓缩,身高不满五尺,按周朝的标准计算大概不到一米二。不过人不可貌相,他的脑子里可是装着大智慧。人们都很尊敬他,当然也包括当时齐国的领导人齐景公。 齐景公是齐国的大王,他却十分的矛盾。既想励精图治,又怕辛苦;既想恢复齐桓公的霸业,又贪图享受。所以在他的治理之下,手底下的这些臣子也都是人格分裂型的。既有实干兴邦的贤臣,也有目无法纪的狂人。其中就有三位极为突出——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这三个人功劳不小,情商偏低,在齐国境内横行霸道。有一天,晏婴晏丞相从他们身边经过,晏婴心想:“这几位都是有功之人,我也得表达一下我的敬意。”于是,当经过他们的时候,晏婴特地小步快走。按理说,这几位见到丞相也应该客套一下,可是这几位却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这把晏婴气得不行,便径直向宫殿走去,找齐景公讨个说法。 晏婴来到齐景公身前,只见齐景公无精打采地坐在凳子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心烦得直跺脚。晏婴挺胸抬头,仰视着齐景公说道:“大王,我有事儿跟您说。” 齐景公听到脚下面传出了声音,惊讶地说:“哎呀!土地公公?来人给我刨出来!” 晏婴赶紧解释:“大王,我不是土地公公。我是晏婴。” “我还以为把土地公公招来了呢。来人,给丞相赐座!” “大王,这就算了吧。我上不去。” “那就说事儿吧。” 于是晏婴就跟齐景公说了这样一番话,这番话记录在《晏子春秋》里面:“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也就是说,“现如今,大王手下这几位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不讲长幼之分,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强敌,这些是祸国殃民的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这时候,齐景公说话了:“丞相啊,这三个人武功了得,与他们硬拼,怕打不过;如果暗中刺杀,又怕不成功。我也是很为难。”晏丞相深思片刻,说“我有办法。” 晏婴告诉三位勇士,说齐王有赏,把他们请到了一处。人到齐后,才知道赏赐之物是两个鲜美的大桃子。这桃子看起来晶莹剔透,香甜多汁,可三个人怎么吃两个桃子呢?晏丞相说:“大王有赏,这桃子珍贵非常,请你们三人按功劳大小分吃桃子吧。” 公孙接先说话了:“晏子果然聪明。我们要是不接受桃子,就是不承认自己有功劳,但是要吃桃子的话,人多桃少又不够吃。”其他两个勇士听完也点点头。但公孙接还是说了自己的功劳,他说自己当年怎么打败过一头野猪,怎么打败过一只老虎。说话间拿走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顺势也把自己的功劳说了一番。如何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守护齐国的子民。说话间,他也拿走了一个桃子。 这可就急坏了古冶子,说道:“想当年,我曾经救过大王的命。大王横渡黄河,被一只大鳖咬住了车左边的马,被拖到了河中央,是我潜入水中,抓住了大鳖,将它杀死的。我左手提住了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跃出水面,人们都说是河神显灵了。我这样的功劳还不能吃一个桃子吗?你们两个,还不快把桃子拿出来。”说罢,他便抽出了自己的宝剑。 之前那两个拿了桃子的勇士,听完古冶子的话,羞愧非常,把桃子都拿了出来,说道:“我们的勇敢和功劳都不如你,拿了桃子不知道谦让,这就是贪婪,如果这样还活在这个世上,还算什么勇士。瞬间二人竟拔剑自刎。古冶子看两位勇士相继自杀,感到羞愧万分,说道:“他二人死了,我独活,这是不仁。用话语去讥讽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我真后悔自己的言行,这么贪生怕死,算什么勇士。”也拔剑自刎了。而后,齐景公为了感谢这三位的功劳,命人按照勇士的礼仪埋葬了他们。 为什么两个桃子就让三位勇士相继离世呢?是不是头脑太过简单了?其实,当时这两个桃子摆在三位勇士面前的时候,桃子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桃子,它也许还代表了很多的东西。当我们嘲笑他们愚昧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自己在面对相同的选择,会做一个正确的决定呢?佛系思想所谓善恶皆有报,若三位勇士之前能以礼待人,与晏婴和谐辅政,或许将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