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故事阅读 原标题:清明:清心明志的寓言(望海楼) 施立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清明,万物至此皆清洁而明。 清明是节气,是节日,也是古人留下的一则寓言。 当大地返青、杨柳新绿,诸多华夏子孙涌回桑梓,追念乡贤、敬仰先烈,以致于四野如市。祭扫时,那一束鲜花、一樽薄酒、一炉纤香、一篇祭文或栽种的一株树,无不饱含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从释怀寄情、哀而不伤的墓祭,到“游子寻春半出城”的踏青,无不体现了阴阳谐和的文化传统。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春景的书写和描绘,有关清明的典故与故事,数不胜数,滋润后人。 孔子问弟子们志向,曾点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一志向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孔子听后,也赞叹一声,表达认同。 从《诗经》中的《国风·郑风·溱洧》谈情说爱的描写“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到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非常景象“清明节矣……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歌儿舞女,遍布园亭,抵暮而归”,无不让人对清明时节产生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在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的人面桃花里,在杜甫“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探春盛景中,人们感悟到,“万株杨柳属流莺”的清明,不只是如浸如染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是天地合著的一篇振聋发聩的寓言。 传说中,颠沛流离19年,又“割股啖君”的介之推,血谏晋文公《清明》诗,为这篇寓言点睛:“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声声精卫填海,字字啼血杜鹃。唐明皇将衍生于春秋的清明节,定型于唐:“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 王羲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以清丽笔调写下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茂林修竹间曲水流觞,临流赋诗,流素卵、浮绛枣,修禊除灾。唐太宗把柳圈作为护身符与吉祥物,在清明时节赐予文武大臣。唐朝人还着柳枝于门户,以避邪驱疫。柳树强大的生命力与内在灵性,能给人以佑生避邪的希望。 天清明,地清明,人也清明。清明本来就是“励志节”,“清”与“明”寓意清白为人、廉洁奉公。一年一度过清明,是天地警示——以先祖大德、乡贤懿风净心明志。德不匹高天厚土,汗颜先贤;知行若朗朗乾坤,耀祖光宗。春光万斛里,阳气发泄,万物萌生。踏青与游艺,养眼娱身,一如盎然春色,清洁明亮。地涌新绿,天降清明,人当顺天应时,明朗修齐治平之志,雕塑净洁出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