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故事阅读 晋惠公即位之后,马上就派人去追杀重耳,以消除自己君位的隐患。重耳没有办法,只好带着随从们一起去列国流浪。 因为情况紧急,所以重耳一行人走得很是匆忙,也没带足盘缠干粮。大伙跑出去没多久,就都喝了西北风。 到了卫国地盘上,重耳实在饿得走不动路了。随行的人也都饿得头晕眼花,没有了力气。有人提议挖野菜煮来吃,于是大家就到处挖野菜。可是挖好的野菜煮熟了,重耳却吃不下去。这也难怪,身为一个大国的公子,重耳平时锦衣玉食惯了,野菜那么难吃,他哪里吃得下去? 重耳勉强吃了几口野菜,才发现一直跟着自己的介子推不见了。向大家询问,也没有人知道,大伙只好猜测介子推是饿得掉队了。 过了一会,介子推一瘸一拐地跟上来了。重耳一看,介子推的腿上绑着绷带,血还在一点一点地向下滴,就问:“你这是怎么了?” 介子推答到:“刚才路遇荆棘,扎伤了腿,所以没有跟上大家。主公您还没有吃东西吧?快点,把这肉汤喝了吧。” 重耳一听,眼睛一亮,你居然有肉汤?只见介子推拿过一个小竹筒,打开,一股肉香扑鼻而来。重耳顾不上许多,一把抓过来,连喝了几口,顿时觉得心里舒坦多了。 其他的随从们也都每人喝了几口,顿时恢复了体力。等大家都喘过这口气了,才想起了一个关键性问题:这肉汤是哪来的? 重耳问介子推,介子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随行有心细的,看到介子推腿上的伤,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在大家的盘问之下,介子推终于说了实话:肉汤其实是用他自己腿上的肉为原料煮出来的。 此言一出,重耳等人都十分感动。重耳当即发誓,只要能回国当了国君,一定要重赏介子推。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股”就是大腿,“啖”是吃的意思,在这里解释为“给某人吃”。 过了几年,流浪多年的重耳得到秦国的援助,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封赏随行的功臣时,介子推却趁机隐居了,没有得到封赏。而晋文公,似乎也忘记了当年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大恩,没有想到介子推。 后来有人替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冷落了功臣。于是晋文公就派出使者,请介子推出山,担任大官,共享荣华富贵。可是介子推早已看透世事,只想在山林中归老终生,就拒绝了晋文公的邀请。晋文公认为,自己有功不赏,会让天下人说三道四,就强令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铁了心不想当官,晋文公就下令火烧绵山,想以此逼介子推出来。谁想介子推意志十分坚定,他紧紧抱住一棵大树,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 介子推死后,晋文公也后悔自己的烧山决定太过急躁。他觉得是自己逼死了介子推,所以十分伤心。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晋文公找到了介子推死前抱着的那棵树,把那棵树做成一双木屐,穿在脚上。一看到这双木屐,晋文公就会想起介子推,然后悲痛地呼唤:“足下。” 此后,“足下”一词就成为了平辈间的敬称。 晋文公还规定,在介子推被烧死这一天,谁都不能生火做饭,而只能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后来,这个习俗就发展成了寒食节。寒食节的时间历代皆有变化,现在我们一般把清明节前的一两天当作寒食节。 这样看来,寒食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是因为介子推才流传下来的,是介子推成就了寒食节。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离奇故事的奇怪之处 中华民族的史学文化中,很多传说都能以历史的面貌出现,而且越是久远的时代,传说和历史就越分不清楚。如果某一件事情太过于不合常理,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说它只是传说,不是历史。此外,有些集团或个人,为了某种目的,也会编写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虽然也可以当史料来看,但是却很难说它是客观真实的,比如“卧冰求鲤”这样的故事,显然缺乏真实性。 介子推的故事,就存在着这样的不合理因素。 我们先说说正史中的介子推。介子推的名字,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可见史上确有其人。可是无论是哪本正史,对于介子推的事迹介绍得都很少,且不说没有什么“割股啖君”的故事,就是关于介子推的德行,也所述寥寥,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其实,跟随晋文公重耳一起流亡的名士有很多,比如狐偃、狐毛、赵衰、魏犨、颠颉,等等。这些人或者谋略出众,或者孔武有力,无论在重耳流浪之时还是在回国之后,都给重耳出谋划策,为重耳最终成为诸侯霸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跟随重耳流亡的人,都有过出众的表现,无愧于“名士”的称号,可是唯有介子推,我们实在找不出他为重耳出过哪些主意、解决过哪些问题。他唯一的事迹,似乎就只有那个“割股啖君”。 那么,“割股啖君”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从常理角度来推断,当时重耳一行人穷困潦倒,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在这种局面下,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以后,得不到医治,还能带着伤口跟着重耳一起继续流浪,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介子推的体质真非常人可比。 而且,就算介子推没有因此而感染,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可是腿上那么大一块伤,想正常走路显然是不可能了。当然,重耳的随从中也许有人可以帮助介子推,比如背着他走。可是大伙都吃不上饭,谁也没有多余的体力。如果说介子推的割肉举动最终却增加了整个重耳团队的负担,那就是得不偿失,帮了倒忙。 可见,如果我们从成本收益的分析来看,介子推割肉,投入的成本很大,可是换来的收益却只是让晋文公吃上一顿饱饭,投入产出比是太低了。而且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还使重耳一行人凭空多了许多负担。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只要是正常的人,就都有基本的利害分析和判断。如果明知这样做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事情却还要去做,我们也只能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了。 再者说,中国的古人向来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觉得自己的身体是很宝贵的,平时连头发都舍不得剃,自己身上的肉说割就割了?要知道,在春秋时代,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的忠君思想,大臣杀国君的事情比比皆是,那个时代的人更多强调君臣之间的契约关系。更何况当时的重耳还没有当上国君,只不过是个落魄公子,与介子推之间,最多也只能够算是主仆关系。在当时社会思潮下,介子推居然能做出那种连后世讲愚忠的大臣们都做不出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说它不合常理的地方。 其实,早已有古人觉得介子推割肉啖君这个故事太不合常理,比如明末清初的学者李渔,就认为“割股啖君”是非常之举,这本是儿女孝敬至亲且实在万般无奈之下才会有的举动,而主仆之间虽然关系密切,毕竟比不上血脉相连的亲人。介子推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合常理。和介子推差不多同时代,还有一个人叫易牙,是“春秋五霸”第一人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善于烹调,为了讨好齐桓公,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由此得到齐桓公的赞赏。可是齐桓公所依赖的重臣管仲,却从中看出了问题,他告诉齐桓公,一个人的至亲不外乎子女,连子女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指望他爱国君您呢?而且这个易牙居然狠心到杀了自己的儿子,那么他所蕴含的野心,也一定大得没边。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后来易牙果然趁齐桓公病重时作乱,把齐国祸害得够呛。介子推的所作所为,与易牙确有相似之处。因此,李渔的结论是,大凡做出的事情超越常情常理,必定不是真心如此,而是希望通过所谓的“奇能异行”,来获得日后的“非常之报”。 李渔的看法,又未免把介子推的人品看得太低了。归根结底,李渔还是认为割股啖君这个故事本身是真实的,那么问题肯定出在介子推身上。可是我们综合考察各种史料,可以得出结论:割股啖君这个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所以李渔指出的这个故事的不合常理之处,是很有见解的;但是他对介子推的指责,却是不可取的。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虚构呢?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无论是《史记》还是《左传》,或者是另一本先秦史料《国语》当中,都没有记载介子推割肉啖君的故事。而且即使是记载先秦时期很多怪诞故事的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中,也找不到关于介子推割肉的记载。凡是对先秦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在文献史料方面,《左传》《国语》《史记》均可算做正史,除了这三个,还有先秦诸子的作品,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而一件事,如果连先秦诸子的书中都没有记载,那么其真实性就颇为值得怀疑了。介子推割肉啖君的故事,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汉代一本叫做《韩诗外传》的书。这本书并不能算是史书,而有点像古代搞意识形态宣传的书。其中讲了很多先秦时代的故事,真假掺杂,有许多故事都是借古人的名字演绎出来的,目的就是宣传专制时代的礼教和价值观。这和后世的《二十四孝》是同一个性质,当不得真的。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也认为,介子推割肉和被烧死的故事,都是不可信的。 三、介子推的真正死因 既然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不可信,那么晋文公放火烧山,烧死介子推的故事,又是否真实呢? 我们还是从史料入手,看看这个故事的最原始版本是什么样的。我们前面说了,春秋时期的可信史料,首推《左传》《国语》《史记》。按照《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介子推跟着重耳一起流浪多年,后来重耳得到了秦国的援助,终于能够回国掌权了。秦国的国君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重耳,还出兵护送重耳回国。由于秦国在现在的陕西省,而晋国在现在的山西省,两者之间隔着一条黄河,所以秦国就安排船只,载着重耳渡过黄河。 重耳非常高兴,多年的艰苦流浪生涯就要结束了。在准备渡河之前,常年跟随重耳、掌管后勤的一个小官,就把重耳逃难多年积攒下来的物件,破鞋旧袜子什么的,一件一件往船上搬,装了整整一船。 重耳看见了,觉得很丢面子,就对小官说:“马上咱们就要回国为君了,以后吃的穿到用的,哪样不是极品?你还留着这些破烂杂物有什么用?还不把它们都扔了。” 重耳刚说完这话,就被身边的狐偃听到了。狐偃也是跟随重耳流浪多年的,是重耳团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论辈分,还是重耳的舅舅。狐偃看到重耳嫌弃这些旧东西了,心里就琢磨:主公这还没有回国呢,就嫌弃旧东西了,那以后会不会也嫌弃我们这些旧臣呢?到那个时候君臣翻脸,反而不美,不如现在就请辞吧。 于是狐偃拿着秦穆公赠送的玉璧,向重耳行礼说:“在下跟随公子这么多年,自知犯了不少错误,也得罪过您。这些事,我自己都能记着,何况是您呢?现在您马上就要回国为君,以后自有贤人辅佐,您也用不着我们这些老人了。我就在这里向您请辞吧。” 重耳大吃一惊:“您怎么说这种话?我正打算和诸位共享荣华富贵呢,哪能让你们走呢?我在此向河神发誓,如果不能与诸位大夫同心,让我不得好死。”说着话,把玉璧接过来,扔进了河里。 重耳和狐偃的这番对话,让坐在旁边的船舱里的介子推听得真真切切,介子推笑道:“狐偃这是在向主公表功呢,他也不想想,主公能够回国,自有老天的保佑,哪有他什么功劳?这样的人,我是羞于和他同朝共列的。”介子推由此就有了退隐之心。 等重耳即位,成为了晋文公之后,紧接着就要赏赐那些跟随他流浪的大夫们。晋文公给这些人定了爵位、增加了封地,大家皆大欢喜。 在赏了很多人之后,一直跟着晋文公的介子推却没有得到奖金,介子推也不去要,而是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隐居山林了。 后来有人提醒晋文公,介子推劳苦功高,怎们能不加赏赐呢?晋文公这才想起,就派人去找介子推。介子推听说国君找他,也不想出山,怕人家说自己沽名钓誉。就这样,介子推和老母亲最后就终了山中,终身不仕。晋文公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功臣,就把介子推隐居地方的一块土地封作介子推的田地。 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介子推的后半生。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没有什么放火烧山的故事,介子推自然也不是被烧死的,而是最后终老于山中。 当然,关于介子推不愿出仕的记载,确实是于史有据的。 其实,介子推被烧死这个事,也是最早见于《韩诗外传》的记载,可信度是很低的。我们前面也说过,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的那些人,都有一技之长。而且从史书记载来看,他们或多或少,也都给晋文公立过功劳。可是在这些人当中,我们找不到介子推都为晋文公做过哪些实质性的贡献。既没有看到他给晋文公出谋划策,也没有看到他为晋文公执戈护卫。可以说,除了割股啖君这个事,我们找不到介子推的其他事迹。而偏偏这件事的真实性又大有问题。这就说明,介子推论才能,恐怕不算出众,在晋文公的团队当中,也说不上有多大贡献。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介子推为什么没有得到晋文公的封赏了。晋文公在当上国君之后,赏赐随从流亡的臣下,分为几个档次。晋文公自己说:“对于那些能时刻教导我,帮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我会首先赏赐他们;那些给我出谋划策,让我在诸侯之间能不失礼数的,我第二次就会赏赐他们;而一直鞍前马后地跟随我、保护我的人,我第三次再给他们奖赏。而那些照顾我饮食起居的,就只能等三次赏赐之后,再来领赏了。”看来晋文公自己心里是有一本账的,虽然这些人都跟着我流浪过,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同,赏赐也不能一样。如果胡乱推行平均主义,就无法调动大伙的积极性了,而且对于那些能干的人也是一种不公平。 比照这个赏赐标准,介子推好像和前三条一条也挨不上,至少史书没有记载他这方面的事迹。所以估计他的功劳也就是照顾饮食起居这方面的。所以说,晋文公三次赏赐臣下,都没有赏赐介子推,恐怕是因为他只能接受三次奖赏之后的那个奖赏了。再加上介子推早已萌生退意,大概也看不上那点奖励,所以就干脆隐居起来了。 后来晋文公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坚持不出去,这倒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们的一种追求,也就是不为功名利禄折腰,而坚持自我人格的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介子推成为古代文人的楷模,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对比一下后世很多屈从于权贵的文人,再看介子推,自然就能体会出介子推的高尚之处。只是高尚归高尚,有德之人未必有才,而且那些传奇故事,也大多不怎么靠谱。 四、寒食节的真实由来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介子推是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名士,后来在晋文公执政之后隐居,没有出仕。而关于介子推的那些离奇故事,则大多是后人编造,即正史无载,又不合常理,实在是不怎么可信。 可是问题也就来了,既然介子推割股啖君的事迹不可信,晋文公放火烧山的事也是子虚乌有,那么寒食节这个习俗又是怎么来的? 寒食节确实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其实要比介子推更加古老。在介子推所生活的春秋时代之前,中国人已经有寒食节的习俗了。要说起这个节日,还要向前追溯到远古的先民时代。 作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从此人类算是第一次掌握了一种自然能源。人工取火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可称得上是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壮举。不过,古代的取火技术很落后,一直到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早期,这个技术也没有多大进步。钻木取火,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要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早期的政府机构中,都设置有专门负责取火和保存火种的专业官吏。 取火和保存火种,都离不开木材。而一年四季,每一季能找到的木材都有所不同。往往在换季的时候,人们会寻找新的适合生火的木料。尤其在每年开春之时,草木开始生长,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找新的劈柴了。这个过程,就叫做取新火。而在季节交替之时,往往也是旧燃料用尽、新燃料还未找到之时,这样古人就不得不暂时吃冷食了。这个习俗后来就演变成了寒食节。 另一方面,寒食节的逐渐固定化,也与宗教信仰有关。在古人看来,火虽然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一旦控制不好酿成火灾,也是危害巨大。正是因为火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所以在我们的先民眼中,火是很神秘的事物,其背后有神灵控制。为了表达对火神的尊敬,人们就在每年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把火熄灭,再重新点燃,举行祭祀活动,还要焚烧一些谷物作为祭品。这是寒食节能够留传下来的文化根源。 其实,古人过寒食节吃冷食,往往并不局限在一天。按照史料记载,在有些朝代,甚至冬至之后整整一百零五天的时间里,人们都不生火,而是吃冷食。这样的习俗未免有些不通人性,所以朝廷官府也都出过各种相关规定来限制这种行为,最后就缩短为冷食一天。由此可见,寒食节的由来,和介子推确实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介子推又是怎么和寒食节扯上关系的呢?说起来,还是汉朝人的“功劳”。汉朝人特别喜欢搜集先秦时代的名人故事,而且往往不加甄别,真真假假地掺在一起,然后觉得这些都是真的。很多人还喜欢给前人的著作随便增添一些内容,那个时候也没有发明印刷术,书籍都是手抄的,所以往原著里面添油加醋也是常有的事。这么一来二去,很多离奇故事就经汉朝人的手留传了下来。汉朝人的这个习惯,与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也和汉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有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就不多分析了。总之,目前已知最早把介子推和寒食节联系起来的,是汉代一本叫《新论》的书。这本书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史书,其内容的真实性当然不怎么可信。 汉朝上到统治者下到一般读书人,都意识到需要通过宣传一些典型事迹来树立全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以这个目标为指导,再加上一些本来就有的传说故事素材,他们就加工出了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把介子推和寒食节这本不相关的两者联系起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看来,不是介子推成就了寒食节,反倒是寒食节成就了介子推。 虽然寒食节和介子推无关,但是这并不是说介子推就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精神财富。就如前面所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固然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一大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物,对于他们来说,名利都是浮云,追求一个独立、自由的人生状态以及完善的人格,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介子推,就是这样一类人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方面。 总之,介子推就是一个有德行但却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的人物,只是后人借用他的名字当材料,编出了一大堆故事。介子推没有像其他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那样被人遗忘,全是拜这些故事所赐。这对介子推来说,应该是一种幸运;可是这些故事却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迷雾,形成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