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故事阅读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着弟子路过匡城时,被误认为残暴对待过匡人的阳虎,匡人围孔达五日之久,而孔子抚琴一曲并大发感慨,子路问他为什么,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这就是成语临危不惧的由来。 引子 夏商之后,长垣的历史才真正进入有史可考的准确年代,当然,那时候的长垣还不叫长垣。 西周时期,长垣这个地方属于卫国,卫国在长垣境内设立了两个邑城,一个是蒲邑,大致位置在今天的长垣县城一带;另一个是匡城,大致位置在今天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 春秋时期,蒲邑和匡城既不是豪华的都市,也不是军事战略要冲,名气不大,写入史书的大事也不多。不过,长垣倒和一位大人物有着不解之缘,那就是孔老夫子。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着弟子从卫国铩羽而归,决定到陈国碰碰运气。路过匡城时,为孔子赶车的颜刻显摆了一下,指着匡城说:当年我来过这地方,从城墙那个缺口进来的。匡城百姓听见了这句话,看了看孔子的身材容貌,大喊一声:阳虎来了,别让他跑了。顿时跑来一群人,把孔子一行人围困起来。 阳虎是鲁国人,曾经残暴地对待过匡人,匡人对其恨之入骨,把孔子误认为是阳虎。 由于无法脱身,弟子们非常着急,孔子满不在乎地当场抚了一段琴,并说了一段气吞山河的名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路问他怎么有如此雅兴,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这就是成语临危不惧的由来。 据《史记》的记载,匡人围孔达五日之久,可见老夫子的狼狈。 蒲邑讲学留下先贤足迹 匡城给孔老夫子留下的无疑是个坏印象,不过蒲邑倒是让孔子感觉蛮不错。 出长垣县城往北走不过5公里,就是满村乡学堂岗村,村东头有一座圣庙,相传孔子曾在此讲学。 据当地县志记载,一次孔子率子路、冉有等4个弟子路过蒲邑,突遇暴雨,不得已一行人只好到一户农家避雨。谁知道这场雨连下了好几天,孔子和弟子们只好暂住下来。在随后的7天里,孔子和4位弟子言谈个人的志向,了解他们治国的才能,并在此讲学布道。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在此处建庙。据史料记载,学堂岗圣庙最早始于汉代,唐宋时期规模日益扩大,经明清多次修葺,成为古蒲八景之一。 圣庙坐北面南,四个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布局作对称式排列。头道门为三间三级台阶的山门,门上有一块横匾传心要地。第二道庭院是圣庙的主体结构。中间的大殿叫圣殿,也叫大成殿,为面阔五间的宫殿式建筑。步入殿内,正面有孔子塑像,孔老夫子盘膝抚琴,安坐其中,子路、冉有等四大弟子分列身后。前面香案上有一木牌,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