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叉个人介绍资料中文名:刘叉 国籍:中国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冰柱》,《雪车》,《偶书》 所处朝代:唐 诗作风格:讽刺现实 历史时期:唐朝人物名人录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人物介绍刘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和年间。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会赦出,更折节读书,能为歌诗。 人物 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其诗诗风峻怪,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代表作有《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勿执古寄韩潮州》、《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塞上逢卢仝》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 介绍 《冰柱》写冬天雪化所凝成的檐间冰柱,铿镗冰有韵,的皪(音立)玉无瑕,通篇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其才气几与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不相伯仲,令人击节称赏、叹为观止。《雪车》写阛阓(音huanhui环卉,街道之意)饿民冻欲死、人家千里无烟火的时代里的一个冬天,官家仍然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即指雪)以秘藏深宫以御炎酷,诗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其悲气冲天的艺术感染力几与杜甫的《兵车行》相仿佛。由此可见刘叉之杰出才华,所谓高人多怪异,刘叉客于韩愈,自持其金数斤且留讽语,扬长而去,亦难怪也!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五)。 个人风格李商隐有《齐鲁二生刘叉》纪其事。 刘叉的诗中有一些讽刺现实的内容,如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雪车》)艺术风格上自认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答孟东野》)。胡应麟《诗薮》论七言歌行时称之为狂谲,而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则说:李长吉诗有奇句,卢仝诗有怪句,好处自别。若刘叉《冰柱》、《雪车》诗,殆不成语,不足言奇怪也。 有诗 1卷,收于《唐百家诗》、《全唐诗》中。事迹见李商隐《齐鲁二生刘叉》、《新唐书韩愈传》附、《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诗胆大于天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 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诗集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代牛言 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冰柱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 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 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 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 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冰有韵, 的皪(音li立)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 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 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 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世俗夸。 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 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遮。 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 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此物岂宜有忒赊。 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 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音yun韵)椟玩之生光华。 雪车 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 孰云润泽在枯荄,闤闠饿民冻欲死。 死中犹被豺狼食,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 人家千里无烟火,鸡犬何太怨。 天下恤吾氓,如何连夜瑶花乱。 皎洁既同君子节,沾濡多著小人面。 寒锁侯门见客稀,色迷塞路行商断。 小小细细如尘间,轻轻缓缓成朴簌。 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 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 徒能自卫九重间,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 刀兵残丧后,满野谁为载白骨。 远戍久乏粮,太仓谁为运红粟。 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谁为敌。 士夫困征讨,买花载酒谁为适。 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音te特)。 依违用事佞上方,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 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为民吞蝗唐之德。 未闻eK孽苦苍生,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 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 修养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 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 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 明真汩没随埃尘。 勿执古寄韩潮州 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 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 老菊凌霜葩,狞松抱雪姿。 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 仲尼岂非圣,但为互乡嗤。 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 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 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 玉石共笑唾,驽骥相奔驰。 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音hui灰)。 《冰柱》鉴赏诗歌背景 从唐德宗贞元末到宪宗元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一派诗人,一反大历以来圆熟浮丽的诗风,走上险怪幽僻一路,他们主张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如韩愈的《陆浑山火》和卢仝的《月蚀诗》等都足以代表这种诗风。刘叉也是这一诗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车》二诗为最有名,而《冰柱》诗尤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 内容分析 全诗可分为三段。从首句到更堪走风沙为第一段。在这一段里,诗人首先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干戈不息,民不聊生。安史乱后,接着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吐蕃也多次出兵骚扰西南边疆,诗里所说的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垅上无桑麻,反映了当时因战祸连绵而造成的田园荒芜景象。诗人为了躲避兵灾,逃向四川,而四川也非乐土。旅途是艰辛的,漫长的,而在兵荒马乱中跋山涉川,不仅要忍受风霜劳顿之苦,还要时时提防恶人的侵害。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写出了旅途中的狼狈情景,为下文借写冰柱抒发感喟作了铺垫。 从天人一夜剪瑛琭到直下不能抑群邪为第二段。这一段是全诗的主要部分,描绘了冰柱的奇丽景色。在一夜大雪之后,房檐间的冰柱垂挂下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一样的晶莹洁白,玉色琼辉。它不是冰柱,而是天上玉龙的爪牙;它不是冰柱,而是汉高帝的斩蛇宝剑!这两个奇特的比喻,不仅写出了冰柱的风神,还为下文写它的不为世用张势:它不能化为及时雨,使田禾滋壮;而只能化为泥浆,使道路艰难。它不能化为九江的波浪,奔向大海;而只能浸没于峡谷,沉沦于天涯。它不能化为双井名泉,煮茗煎茶;它不能化为中山美酝,芳香四溢。它不能蓄而为池,积而为沼,养鱼种芰;它不能为甘泉,不能为饴露,使这特异的祥瑞征兆为世俗赞夸。它只能凭着它的清沏之气,孤洁自赏,自凝自消。它的光彩虽不大,却无法掩遮;它负着曲瓦,不能施展神锋,铲除奸邪。这一大段的描绘,句句是在写冰柱,却句句关合到诗人自己。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刚傲不羁的性格,全面地显示了出来。 从奈何时逼到末句为第三段。这一段写冰柱消失以后的感慨。天晴冻解,冰柱从梦中消失,杳无踪迹。万物的成与毁是天决定的,它对于冰柱不会特加恩泽,却反而使那些井蛙壁虫,顺生易长,背着人,缩着头,聒噪不休。希望天子能回造化之力,把冰柱珍藏在柜子里,使它永远放出光辉。这一段比上一段更深一层,拿容易消失的冰柱和最易繁衍的蛙虫对比,揭示出当时政治上的小人横行、贤士在野的情况。最后诗人把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他能挽转形势,重用贤才。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晴,点出了诗的主题,就是说只要皇帝能重用贤士,排斥奸邪,就能消弭战祸,天下太平。 艺术特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以冰柱入诗,题材新奇。更奇的是对冰柱的形象描写,把冰柱拟人化,句句是写冰柱,也是句句在表露自己的怀才不遇。他用玉龙的爪牙,刘邦的斩蛇宝剑来比喻冰柱,贴切而新鲜,为修辞手法创一特例。就诗体来说,这首诗是句子长短不一的杂言体,抒写较自由,适宜于表现较复杂的思想感情。用这种诗体,不可避免的是多议论,散文化。刘叉的这首诗显然是受《月蚀诗》的影响,而又加以发展,显得更为奇谲奔放。使这首诗显出它的最大特色的是在用韵方面。它用的是麻韵,麻韵字的音是响亮的,高亢的,但韵字却比较少,因有险韵之称。这首诗共二十七韵,全属麻韵,中间的舥字,柤字很少有人用过。邪字用了两次,前一个音牙,是剑名;后一个音霞,是奸邪之邪的另一读,音义不同,故得同用。用麻韵写古体诗,一韵到底的很罕见。本诗在抒写中一气贯下,纵横自如,在描绘冰柱一段,连用了六个不为排句,气势浩荡,郁结于胸中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特禀朝沏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两句,拗折多姿;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沉十万家两句,对仗整饬。这些句式的变化是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密切相连的,句子或长或短,或对仗,或散行,而最后都能很自然地落到韵脚上来,毫无生拼硬凑的毛病,用险韵而不觉其险,显示出诗人的才华,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光彩。宋代苏轼在《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用尖叉二韵,第二首的末两句是: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叉的《冰柱》诗是很赞赏的。 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创作中,韩孟诗派的成员除对杜甫、李白的自觉接受与推崇外,还主动从禅宗及佛教思想与艺术中吸收合理成分,把心当作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的创作,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心灵的历程,他们常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自己虚构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诗想像离奇怪诞,往往使人感到虚实不定,跳跃怪奇,不可确解。韩孟诗派的成员在语言方面也有大的变革,他们力求陈言之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