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朝代人物明朝人物名人 顾璘简介-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顾璘简介-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顾璘个人介绍资料


顾璘

本名:顾璘

别名:东桥先生

字:华玉

号:东桥居士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省吴县)

出生日期:1476年

逝世日期:1545年

主要作品:《顾华玉集》、《浮湘集》、《息园诗文稿》、《缓恸集》等

历史时期:明朝人物名人录

顾璘(1476年-1545年),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世称"东桥先生",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顾璘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登进士第,历任广平知县、开封知府、全州知州、台州知府、浙江布政使。期间参与平定刘六、刘七起义,政绩显著。嘉靖十六年(1537年)再度被启用为湖广巡抚,后升至工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南京刑部尚书之职致仕归里,建成息园,时常与宾客置酒高会、诗文唱和。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享年七十岁。

顾璘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刘元瑞、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与陈沂、王韦、朱应登并称"金陵四大家", 顾璘亦是弘治十才子之一。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又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人物生平


年少得意

顾璘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顾家世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顾璘的高祖父顾通在洪武年间入征宫廷工匠,籍贯遂由苏州迁至上元(今江苏南京)。顾璘年轻时颇负声名,与"前七子"中的何景明、李梦阳不相上下。

弘治八年(1495年),年仅二十岁的的顾璘参加乡试,次年登进士第,入户部见习政务。 这次登第是他人生仕途的开端。 由于身体原因,顾璘不久便回归金陵,在京师与诸位好友的相交相识,对顾璘的仕途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弘治十二年(1499年),病愈的顾璘出任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知县。当时顾璘年纪尚轻,然而他在政务上梳理有致,处理要事果断坚决,一改广平风气。顾璘因为政绩突出,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升任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后再升稽勋清吏司郎中。南曹向来是清闲之地,政务率简, 顾璘的文学活动时间便更加充裕,在此期间他交游广阔,与苏州徐祯卿、湖洲刘麟等人相交甚密,人称"江东三才"。

仕途波折

正德五年(1510年),顾璘出任开封府知府。开封是中原重镇,顾璘面对纷繁复杂的时局,需要处理的行政事务也日益繁多。 此时恰逢河北、河南一带盗贼横行,刘六、刘七在河北霸安举旗起义,流转于各地,屡败官兵。顾璘一面疏散百姓,稳定民心;一面演练兵马,筹措粮饷,积极应战,与时任河南按察使彭泽合力将局势稳定下来。

河南镇守太监廖堂仗着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庇护,鱼肉百姓,气焰嚣张,多数官员避之不及,唯独顾璘为民请愿,不愿屈身而就。刘瑾和廖堂东窗事发后,继任者王宏更加嚣张,竟然要求顾璘行跪拜之礼。顾璘宁死不屈,王宏自恃有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为其撑腰, 诬陷顾璘欺辱、怠慢镇守太监,罗织罪状,贿赂锦衣卫将其押送至京师。当时他的旧时好友无一敢相助,唯恐遭受牵连 ,顾璘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据理力争,反驳钱宁, 幸好得到时任右都御史的彭泽的帮助,才免于一死。

正德八年(1513年),顾璘被贬为全州知州。在此期间他不断反思,将忧馋畏讥的情感注入其诗。此时全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停滞不前,顾璘便全身心投入全州的文教事业。他遂拜谒夫子庙,旋即面见全州的文教官员以及师生调查情况,并大力重修全州学堂,重整学风。 此外,顾璘还重建清湘书院。 在全州任官期间,顾璘常游于山水之间,于风景佳处设立亭宇,如露胜亭、瑞芝亭、思柳亭、王楼山亭、合江亭等,此外还疏浚泉水、重建翔凤楼。

官运显达

正德十一年(1516年),顾璘升至台州知府。台州地处东南,官员大多中饱私囊,民心不齐,难以治理。顾璘亲力亲为,诸事考察利弊,整治官民乱象,重修城墙、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治理盐业、整治军饷供给等,无一不加大力度予以规范,使得官吏奸民无处遁行,百姓安居乐业,官民和谐一心。 除了治理社会乱象,顾璘也不忘兴教文化,《大清一统志》记载,顾璘"为政持大体,虽官冗不废学"。《名山藏》记载,顾璘离开台州的时候,大街小巷哭声不断,由此可见顾璘台州为官期间深得民心,为政有声。 因为执政有功,正德十六年(1521年),顾璘升为浙江左参政。

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即位,顾璘奉表入贺,进京途中升山西按察使。顾璘以奉养父亲为由请辞,不久因病免归。

嘉靖六年(1528年),顾璘赋闲在家六年后,再度被起用为江西按察使,未行升浙江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使。 再次居官杭州。这一时期顾璘积极施政,除弊革新,处理以前诸任都避而远之的赋税、官吏选调等问题,整治吏风,制定章程,根除宿弊。顾璘在杭州期间致力于对吏风的整治,从根本上矫正弊端,加以清肃,使官场的风气大有好转。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诏任命顾璘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但他以希望辞官归家、终养亲人为由推辞,触逆明世宗,最终以山西布政使之职致仕。

再度起官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六十二岁的顾璘再次被起用,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不久出任湖广巡抚。 湖广地域辽阔,顾璘长途跋涉,不畏险阻,谢绝藩臬守臣相随的好意,轻车简从,遍游湖广,了解民情,兴利除弊。 他在湖广任上仅一年多,却颇有建树,并屡次向朝廷建言, 如:湖广两地土地贫瘠、民众困乏,朝廷驻军兵饷入不敷出,藩王隐患无法消除;湖广二省事关边境安危,地广而事繁,御史频繁更换对落实政策不利,希望朝廷加派御史。 顾璘提出的十几件事,都切中时局要害,但因湖广地方问题积重难返,故而无济于事。

从湖广巡抚卸任之后,顾璘在嘉靖十七年(1539年)又升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给事中,嘉靖帝之父朱佑杬的显陵开始建造时,顾璘改工部左侍郎,晋升工部尚书 。但不久由于得罪严嵩, 显陵竣工后改任南京刑部尚书, 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顾璘再次遭遇小人诽谤,被罢职。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顾璘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

《四库全书总目》:顾璘诗远握晋安之波, 近骏信阳之乘,在正、 嘉间固不失为第二流之首也。

《明史》:①璘少负才名,与何、李相上下。虚己好士,如恐不及。在浙,慕孙太初一元不可得见。②初,璘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其后宝应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璘诗,矩矱唐人,以风调胜。韦婉丽多致,颇失纤弱。沂与韦同调。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然璘、应登羽翼李梦阳,而韦、沂则颇持异论。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 ③南都自洪、永初,风雅未畅。徐霖、陈铎、金琮、谢璿辈谈艺正德时,稍稍振起。自顾璘主词坛,士大夫希风附影尘,厥道大彰。许谷、陈凤、璿子少南,金大车、大舆(金大舆)、金銮,盛时泰,陈芹之属,并从之游,谷等皆里人,銮侨居客也,仪真蒋山卿、江都赵鹤亦与璘遥相应和。岩及未造,风流未歇也。

《名山藏》:①(顾璘)体貌修异,声响清逸,举进士方弱冠。敏胆嗜学,多交名侣,遇士大夫,曲躬卑敬,人人得其欢。②璘居恒言:"士大夫当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植干,以学问为菑畲,以事业为结实,以文章为花萼。"其诗篇清丽,文词雅质,多传于世。

历代评价

文征明:①关决敏利,挞伏若神,拊循道利,靖而不不凡政治才能烦,而饰以文学,有古循良之风。②及官南曹,曹事甚简,益淬厉精,进居六年而学益有闻。自是出入中外,所雅游若李崆峒献吉(李梦阳)、若何大复仲黙(何景明)、若朱升之(朱应登)、徐昌谷(徐祯卿),皆海内名流。一时诗名震迭,不啻李杜,复出而公颉颃其间,不知其孰为高下也。 ③顾璘为文不事险刻,而铸词发藻,必古人为师。见诸论著作,雄深尔雅,足自名家。诗尤隽永,虽矩镬唐人,而刻荃陈烂,时出奇峭。乐府歌词,不失汉、魏风格。文学深博,既有资地,而才敏气充,足以发之。(《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顾公墓志铭》)

钱谦益:华玉少负才名, 举进士, 即自免归, 与陈侍讲沂、 王太仆韦, 肆力为诗文, 时称"金陵三俊"。 官留曹六年, 学益有闻, 所遇有若李献吉、 何大复、徐昌谷, 相与颉颃上下, 声名籍甚。 诗矩镬唐人, 才情灿然, 格不必尽古, 而以风调胜……议论英发, 音吐如钟, 每一发端, 听者倾座, 咸以为一代之伟人。 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 江左风流,今犹推为领袖也。 (《列朝诗集小传》)

穆敬甫:顾公吴中才子,有知人鉴,为当时风雅主盟。

邓继曾:先生之文无意于学古,而立旨命辞与古合,序、事、记、实、赠、生、志、殁,卓具史裁,而箴、议、辩、解、《近言》之类,则互发经旨。

焦竑:①公负天下重望,高视阔步,遇权贵或傲然不为,意而与山林文学行谊士,乃讲均敌礼,孳孳奖进之,惟恐不给坐。是忌者侧目,虽晚跻大位,卒困于谗,以没惜哉!②为文不事险刻,雄深尔雅。诗尤隽永,时出奇峭,乐府歌辞,居然汉魏风格。自少已有名世,志举进士,即自免归,与陈侍讲鲁南王太仆,钦佩及从弟宪副英玉相丽泽,声望奕然。出入所雅游,若李献吉、何仲默、朱升之、徐昌谷,皆海内名流,而公颉颃其间,不知具孰高孰下也!(《南京刑部尚书顾公璘传》)

蒋一葵:顾东桥才华在郑少谷(郑善夫)之上,有知人鉴,为当时风雅主盟。

金鉷:才质朗快,然政在平恕,尤以兴贤育才为首务。重建柳侯祠,增置亭宇,俾士子游息,风俗日兴。

《诗话》:华玉与刘瑞、 徐昌谷, 号称"江东三才"; 又与陈鲁南、 王钦佩, 称"金陵三俊", 当李献吉、 何仲默诗名未盛时, 藉其弘奖。

顾起元:东桥先生顾华玉,识者谓其硕德众望,有出征入辅之材,司寇(指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的顾璘)负天下重望,崇道义,轻爵禄,与北地李公、济南边公以文赋擅天下,又与刘司空、徐迪功称江东三才子,概其所著,真玄黄之精英,乡国之葫藻也,书法奄有晋采执流,遒拔清举,望之可想其独立物表之致。

何宗美:顾璘是金陵社集最初的领袖。 (《明代南京文人社集与文学流变》)

轶事典故


慧眼识人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五岁入学读书,十岁通六艺大经,在荆州府颇有些名气,幼年应童子试被人称为"江陵神童"。嘉靖十六年(1537年)乡试才十三岁。在当时,单凭他的年龄和声威,原有中举的希望,可是他落榜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他认为一个人十三岁就中举,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气打消了,这不利于张居正的发展。因此,他主张给张居正一些挫折。他跟监试的冯御使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是没有限量。这是御使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而张居正的考卷很受湖广按佥事陈束的欣赏。他极力主张录取张居正。御使因为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张居正终于落榜。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给他一个很深的印象。他对顾璘始终感激,"在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想的到这么周全,我打心底里感激恩公的知遇,恩公对我的恩情我从来忘却,我以死相报都在所不辞。"

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居正十六岁中举。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进见。顾璘很高兴,还把自己的犀带赠给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为中材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我对冯御使的嘱咐,耽误了你三年的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其实,顾璘对于张居正十六岁岁中举的事情,竟还以为太早。顾璘的见解就是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观点。张居正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入京会试后再殿试中了二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最终在明神宗朝成为内阁首辅,主持变法。

主要影响


综述

顾璘工于诗文,与同里陈沂、王韦极为友善,人称 "金陵三俊"。其后宝应(今江苏省宝应县,位高邮县西北)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亦是十才子之一。无论官位显隆,声望之高和诗文的造诣都以顾璘为最。

顾璘的一生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个朝代,其漫长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弘治九年(1496年)到正德五年(1510年)为初露锋芒时期,这一时期顾璘经历较为单纯,主要活动在南京,有相当多的时间从事文学活动,文学思想开始初步形成。 正德五年(1510年)到嘉靖元年(1521年)为宦海浮沉时期,他奔波在外、忙于治政,文学活动相应有所减少。由于自身经历、社会因素等原因。其文学思想也有所转变。 从嘉靖元年(1521年)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为文坛耆宿时期,这一时期顾璘先闲居乡里,后官至南刑部尚书,仕宦生涯达到顶点。这一时期顾璘有较长时间从事文学活动,作品可观。同时其长居金陵,声誉日隆,影响亦大,文学生涯也达到一个至高点,其文学思想也最终确止。 这三个阶段涵盖了顾璘一生的经历。从最初满怀壮志进而一跃成名,崭露头角;到官场失意,经历磨难;最后终成一代文坛魁首。

政治

弘治十二年(1499年),顾璘出任广平县。初令广平,顾璘便以精干闻名,融朗阔达,精于吏理,断案敏利,如同老吏。即使公务繁忙也不忘进行文学创作,有古代循吏的风范。

正德五年(1510年),顾璘又进为开封府知府,在任期间悉心治理,练兵饰甲,筹措粮饷等无一不周,协助地方长官彭泽平定起义,颇有谋略。 《国朝武功纪胜通考》肯定了顾璘在平乱中的作用和功绩:"泽之平贼河南,不可谓非璘有以成之也。"动乱平息后,随着社会日趋稳定,顾璘的行政事务也开始步上正轨,他积极办理前任遗留和制造的冤案旧案, 作为以文章闻名的士大夫,他对地方上的文化教育事业予以足够的关注。《开封府志》记载:顾璘常去学宫,和学生一起讨论儒家经典著作,竟日而归,除与诸生讲习经典外,顾璘还专门与诸生谈论文艺,推动文学的发展,期以对整个社会的教化、风俗有所助益。他还另外开辟学斋进行讲学,强调经义、文章并重。

正德八年(1513年),顾璘被贬至荒僻的全州。当顾璘经过数月来到州治清湘,一路所见尽是穷乡僻壤、民众颠沛流离,为了改善百姓处境,顾璘恪尽职守,改革落后的政治和经济,并积极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使得民风安然,风气一正,全州百姓安居,士兴于学。

正德十一年(1516年),顾璘出任台州知府。台州濒海临江,长年遭受水患,而当地的盐民们因为卖盐过程迂道转输,更是遭受各方层层盘剥和渔利。顾璘就任后大力兴修水利,减少卖盐的销售环节,薄减税收,让乡民直接受益,而国家的税收也因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而有所增加。嘉靖改元,朝廷内的斗争更加激烈。在最初的十余年中,朝廷先后下旨任顾璘为山西按察使、江西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山西巡抚,他一次次以养病为由而推托,最终于嘉靖九年(1530年)致仕,归居南京故里。

嘉靖十六年(1537年),顾璘再次出仕,任湖广巡抚。在湖南,他忠职勤政,莫不临往。所至则劝农振业,均平徭役,免除赋税。而且观察细致,整治严格,民用安集。在巡视中发现问题,随时陈奏。

嘉靖十八年(1539年),显陵开始建造时,顾璘任工部左侍郎。在负责显陵工程中,他既长于省料,又能节约人工费用,一切调发有序。只要是他经营的项目,工料的损耗率都只有百分之十五,并且进度还是预计的几倍。

文学

散文

金陵四家中,顾璘的文章留存最多,成就较高。其作品形式多样,有序、记、祭文、行状、赋、跋、传、赞、策问、说、铭等,体裁非常丰富。

内容

顾璘的散文在内容上十分强调对道德的推崇。顾璘标举道德之范,表现在政治上,是对循吏的推崇。其《送朱延平循良属望诗序》云:"夫长民莫先于道德,道德衰而后有教诲,教诲衰而后有法制,法制衰而后有刑罚。刑罚者,末也。""循者,道德之归也。"认为治国要以道德为先,其《赠安庆太守陆君钶入觐序》中称赏陆钶为循吏,"仁哉陆君,心无遗力,政无遗惠,默然诞敷,不显其光,古所谓循吏,斯其然欤?"

体裁

顾璘为人作序时,常常突出所写之人的道德风范。如其《王履吉(王宠)集序》云:"人皆曰履吉之才不可再得也,余独曰履吉之德不可再得也。"顾璘对道德的提倡,在他的序中多有表现,如《送蒋汝正入京序》《赠吕泾野先生序》《寿摄泉隐君序》《寿张翁序》等。不仅如此,就连诗文聚会,顾璘也会归因于道德,如《春江游燕诗序》论曰:"夫诗生于情,情生于慕,慕生于德。蒋子一税驾间,慕者之众如此,真令德之风也乎。"

特点

顾璘散文的特点就在于推重道德高尚之人的同时,对社会上无德小人及各种丑恶现象也给予了沉重批判。如其《送蓝本和掌教遂昌序》批判了趋炎附势之人,《赠李元任序》揭露了豺狼、牙侩的丑恶嘴脸,《送蒋汝正入京序》则对科举导致士人斤斤于得失荣辱,无暇顾及德行而进行反思。 顾璘在文中树立道德的典范,对非道德之人,或有损道德的现象进行批判,这些都显示了顾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可以说,其提倡道德,标举世范,意义深远,正如邓继曾论其文章云:"道蕴之发也,此世教之一振也。""道蕴之发也,使好诞者见之必知所以反其真,好漫者见之必知所以止于义,学道言者见之必求明诸心而不徒拘于文。"

诗歌

综述

顾璘一生诗歌创作颇为丰富,据《顾华玉集》统计,顾璘的诗歌创作高达1909首,其中涉及了各种体裁,如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无绝、七绝,可谓众体兼备,而且题材也十分丰富,闲适诗、游览诗、赠答诗等,风格各异,各有特点。在数量上,顾璘的近体诗是高于古体诗的,虽乐府诗也有一定的规模,但终难与近体诗匹敌。《明史》称顾璘诗歌"矩矱唐人,以风调胜"对顾璘是诗歌面貌做了一番概括。

特色

作为在明代中期较有影响的诗人,顾璘对于诗歌的喜好,是以盛唐为最。故其诗歌主要向盛唐学习,且其所学绝非一家,而是诸家兼学并重。且学中尤重保持自己独特风格。如其在学习李白的豪放飘逸之际,注意克服过分的狂放不羁,而止于儒家之传统礼义。在学习杜甫之沉郁顿挫时,便少却了杜甫过分的悲凉愁苦情绪。他将自己乐观豪爽、热情奔放的性格融入到其所作诗歌之中,使其诗多具风格俊朗之色。此亦正与时彦所评其诗"以风调胜"相契合。在俊朗风格之中,如《初至全州》《至灌阳平赋作》《吊宋剌史柳仲涂书院废址》《粤西曲》,风格俊朗与情感充沛汇合,构成了顾璘诗歌别具一格和最为重要的诗歌特色。

其所作诗歌大多严格按唐诗格律标准而为。且大多数诗中,对仗句子俯拾即是。如"怀贤慰遐想,吊古积幽思""空潭激哀流,古木堕余翠""玉髓堕阴滴, 莲花抱烟长""野草摇众色,寒花净孤芳""江山面面因亭胜,物色年年赖酒酬"等等。这些诗句不仅助其诗歌结构更为工整,还平添不少魅力。

少负才名的顾璘,还有着与李白相似的丰富想象力。如诗句"江横群水合,野阔万峰开",其由一条横流小江便想象到群水聚合的景象,看到山峰便想到千万座在开阔原野上如同门户一样的山岭。正如黄德甫云: "顾诗……忽有所触,一振其响,清映林樾,顿洗俗听…… '江横群水合,野阔万峰开',描写江山, 超于凡想。" 其他如诗句"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恍疑一片月,挂向林树间""苍梧亘千里,万壑秋阴哀""把酒高台畔,青峰落案前""少年意气干云起,中路摧藏乃如此""西瞻苍梧吊虞舜,满江泪竹湘灵愁""欲行更止魂惕栗,声动河汉惊牵牛" 等等, 均属此类。其想象之力似可追李白。文征明云:"华玉……诗尤隽永,虽矩镬唐人,而铲除陈烂,时出奇峭……" 对顾璘丰富想象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顾璘所作诗,语言大多清新自然,了无造作之感。 其用了大量的诸如黑波、蛮烟、 寒烟、毒雾、雪浪、孤嶂、青嶂等前人罕用之词, 使其诗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风貌。此外,还善于运用拟人手法,赋于其所描景物以人类的思想情怀, 使其诗歌语言呈现出通灵飞动之色彩。如 "玉髓堕阴滴, 莲花抱烟长",此二句诗赋予了 "玉髓"与 "莲花" 以人类的可人特质, 让人心生爱怜。 又如 "空潭激哀流, 古木堕余翠", 将流水与落叶赋予了人类的喜怒哀乐之情, 让人颇生新奇之感, 且不认为其所作之谬。 对其诗所用之语,《明史稿列传》 评为 "宛丽多致"。《国雅》评其语言为 "足使文通变色、彦升失步。"

妙于化用也是顾璘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如"噬肤遂及髓,割肉救疮疡"化用了唐人聂夷中的《咏田家》 中之"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句;"披雾凌绝顶,飘遥御虬龙"句化用杜甫诗《望岳》中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苍崖积铁古,中空若天开"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之"洞中石扇,訇然中开"句;"开轩晓起试三爵,顿洗百斛胸中尘"化用孟浩然《过故人庄》 中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句;"秋原双泪苦,春草寸心倾"化用孟郊《游子吟》中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句;"绝怜雅兴耽诗律,满纸琼瑶愧不如" 化用杜甫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中之"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句;"招邀白鹭翩翩舞,孤负黄鹂恰恰啼"化用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之"留连戏蝶翩翩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句。虽为化用,但由于顾璘学力深厚,大都能将前人诗句化用得恰到好处,契合当时意境和情感之表达,故并无给人陈腐堆砌之感。如"留连戏蝶翩翩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杜甫心情畅快之际,表现春光无限美好之佳句。而顾璘的"招邀白鹭翩翩舞,孤负黄鹂恰恰啼"则是作者心情低落之时,表达自己贬谪远地辜负大好春光的幽怨情思。

体裁

顾璘的律诗或苍郁雄浑,或高华清丽,情韵悠长,寄托遥深。从风格方面来讲,其律诗有苍郁雄浑与高华清丽两种风貌。

一种是苍郁雄浑、沉着劲健之美。在《顾华玉集》中,不乏气格遒劲、苍郁雄浑的律诗作品。《庚辰元日》即是此种风格的代表。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举兵造反。虽然王守仁等己经控制局势,但武宗仍以此为由亲自南征,趁机南巡游玩,而不回京师郊祭。此诗即诗人在京师等待朝贺时针对此事的讽喻之作。诗歌开篇气象阔大,次联暗指武宗恋外不归,后两联含有臣子盼归之意,且结尾庄严郑重,雄浑高迈。 五律《宿白水渡》亦是劲健雄浑之作。 此诗为顾璘贬于全州时所作。寒秋的时候,在渡口留宿,作者首联即为全诗定下了苍郁的基调。在这样一个萧瑟的环境下,他又联想到了自己遭,只好轻拂宝剑来慰藉抑郁之志气。诗歌虽然有些伤感的气息,但仍给人一股郁勃之感,有沉郁顿挫之致。

一种是高华清丽之美。顾璘确有一些律诗风格类似何景明,有高华清丽、清幽俊逸之美。如《口占,次郑时明国学梅花诗韵二首》其二, 描写的是水边寒梅,作者侧重写梅花傲雪盛开的不俗之姿和招引东风而不争功的高雅品质。用语典雅,格调超尘脱俗,画面淡雅清新,读后令人有涤神荡气之感。《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为作者与友人在金陵西塞山亭游玩时写的组诗, 有青翠的远山映入眼帘、丹枫落叶萦绕衣畔。作品有比较多的颜色意象和词语包含在里面,这形成了诗歌清丽的美感,也营造了浓郁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

另外,顾璘的律诗还有情韵悠长、寄托遥深的特点。如《卧病四首寄诸兄弟》其四"十日春阴榭叶齐,午窗吟坐到鸡栖。归期漫阻桃花水,客泪重沾燕子泥。万里弟兄空梦寐,百年岐路尚东西。请看舍侧垂杨树,己映东桥旧钓溪。"以故乡屋舍旁边的垂杨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谓善于因情造文者。

顾璘的绝句以盛唐名家为习法对象,其作品清婉自然而又富有韵味,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具有精巧的艺术构思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家庭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高祖

顾通

生卒年不详,宫廷工匠

祖父

顾海

生卒年不详,为人乐善好施,赠资善大夫兼南京刑部尚书

祖母

陆氏

赠夫人

父亲

顾纹

字廷秀,号愚逸。封承德郎兼南京吏部主事,加赠资善大夫兼南京刑部尚书

母亲

杨氏

赠夫人

妻妾

妻子

庄氏

封夫人

平辈

弟弟

顾瑮

字英玉,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以河南副使归,著《寒松斋集》四卷。为人孤介。

子辈

儿子

顾屿

字懋涵,贡生,文誉腾踊,应萧鸣凤作《凤台春眺诗》、《唐初四子赞》,有诗才,累试不中。子男三人;娶罗氏峙,娶陈氏又次峻

顾岩

字懋石,号杞源。嘉靖十四年(1535年)贡生,丁酉(1537年)中式京兆。后授京卫武学司铎,升新乐县教谕。

女儿

顾敬

字静媛,嫁为惠州知府俞公勉诚季子琏之妻,四十岁卒。

孙辈

孙子

顾应祥

字孝符,亦有诗才

顾璘先世本为江苏吴县人,国初高祖隶匠籍,遂为金陵人。顾璘徙居南京是从高祖开始的。顾璘女二人适俞琏赵念。孙男八人履祥荫为国子生,次宾祥、元祥、耆祥、应祥、楚祥、余纫。孙女二人,曾孙男三人,履祥等。

顾璘好友


姓名

身份

交游

徐霖

戏曲作家

顾璘曾为快园作《晚静阁记》,有诗歌《月夜饮九峰山人快园二首》。顾璘多有唱和,如《和徐子仁除夕》《次韵寄答九峰徵君》《和徐子仁游虎丘四首》等诗。徐霖死后,顾璘撰《隐君徐子仁霖墓志铭》。

文徵明

书画家

弘治八年(1495年)结识,两人倾心二十余年,顾璘被贬全州时,徵明《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顾璘为浙江布政司时,徵明作《顾华玉以书邀予为西湖之游病不能赴诗以谢之》。

徐祯卿

文学家

顾璘对徐祯卿赞赏不已。徐祯卿曾写《寄华玉》一诗,顾璘亦有《答徐昌榖博士》。

王宠

书法家

《雅宜集》十卷中有十二首诗歌赠予顾璘。顾璘在《息园存稿文》中收有《祭王履吉》一文,文中顾氏反复强调嗟嗟履吉,重复多达六次。

李梦阳

文学家

《空同集》中,时见写予顾璘诗歌,如《寄顾台州》《顾子贬谪全州赠二首》。顾璘的诗文中亦可见写给李梦阳的诗歌,像《寄李献吉二首》《赠李副使献吉江西示学》等诗都是相互酬唱之作。

何景明

文学家

顾璘有《答何舍人仲默》,严城寒夜共闻笳,马首西来客路赊。落景离心临碧草,故山幽兴绕黄花。高歌旧忆燕京市,多难今逢洛水涯。到处交亲争下榻,鲁人元自敬东家。

边贡

文学家

与顾璘同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边贡曾为顾璘作《别顾华玉同年四首》表达离别之情,除此以外,《华泉集》中还有《答顾华玉见怀之作》《广州舟中与东桥酌别三首》等诗。顾璘诗文集中有《答边太常华泉二首》《次华泉早春凤凰台》《除夕和边太常庭实》等诗应和。

陈沂

文学家

陈沂的诗歌当中多次提到顾璘,如《和顾华玉朱升之山游次韵二首》《饮顾氏园亭二首》《幕府山饯华玉》《江上呈华玉》《与华玉登金山》《寄顾全州》,顾璘也多次提到陈沂,如《与太史鲁南游西山二首》《与陈大鲁南游南天宁寺二首》《与陈石亭雪后游牛首山》。在《顾华玉集》中有《自龙江发舟至京口,江水如镜,呈陈大鲁南》《祭陈石亭文》《同鲁南祝禧寺结夏八首》《同陈鲁南雨饮永宁寺》《同鲁南宿天界竹居》《同鲁南天界方丈对雨》《夕阳同王礼部陈太仆过东山僧房》《和鲁南永福禅房二首》《闰十二月三日蒸焕其夜迅雷大雨同鲁南纪变》,陈沂死后,顾其作《明故山西行太仆寺卿石亭陈先生墓志铭》。

王韦

文学家

顾璘被贬全州时,王韦曾写《送顾华玉谪全州》这首诗来勉励友人顾璘也写了诸多文章与王韦,如《与王南园》《祭王南原文》《南园王先生传》《王太安人吴氏墓志铭》等文章都是顾璘为其撰写的,王韦死后,顾璘为其撰写《祭王南原文》一文。又如《环王车驾钦佩》《相忆行寄鲁南钦佩》《病中忆鲁南钦佩》《灌江见芙蓉因忆王礼部钦佩许予作此赋未至聊寄一首》《酬王钦佩见怀之作》《夕阳同王礼部陈太仆过东山僧房》《闲居对雨忆钦佩》诸篇。

刘麟

工部尚书

刘麟多次在文集中提到顾璘,如《顾华玉谪全州二首》《赠顾华玉》《与顾华玉》。而顾璘的作品也经常写到刘麟,如《寄刘元瑞》 《赠别刘元瑞同怀都下六君子》《赠别刘元瑞还寄菬溪四首》。

孟洋

御史

入狱谪为桂林教授,顾璘特作《答孟望之侍御时谪桂林郡博》《湘江行寄孟侍御》情,后又作《再答孟侍御期予入桂林之作》《答孟望之》《次孟侍御酬何舍人仲默见寄之作》,著有《孟有涯集》十七卷,诗作中也多次提及顾璘。

此外,在吴地顾璘还与吴中四才子的另外两位也有一定的交游,而文徵明的两个儿子文彭与文嘉也从顾璘游,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诗词。顾璘有《与王氏履约、履吉,文氏寿承、休承,袁氏补之、永之六贤上方山玩月》,记录了游玩之乐。

史料索引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明代传记丛刊顾璘传》

9

送花
13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