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个人介绍资料中文名:贾母 别名:史太君,老太太,老祖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金陵 信仰:三纲五常 儿女:贾赦、贾政两个儿子,贾敏等四个女儿 登场作品:《红楼梦》,《吴氏石头记》 人物身份:贾府老太太 历史时期:清朝人物名人录贾母,又称史太君,也被人们称为老祖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她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 虽然享乐主义成了贾母生活的主旋律,但她并不是一个昏庸糊涂的老太太。她把握着在这一大家族中最后发言的威信,大礼严格,小节灵活,通权达变,惜老怜贫。同时,贾母对小辈纵容溺爱。她把孙儿孙女乃至一些亲戚里的小辈都包揽过来,关心他们的吃、穿、住、玩乐。有观点认为,在原著中,贾母事实上是宝黛恋爱的护法神,而不是如八十回后续书所写以及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破坏宝黛恋爱的罪魁祸首。 贾母徠生于盛垍頭世,條来到末世,续书中,她与王夫人、凤姐合谋施掉包计,强使宝玉与薛宝钗结合,断送了宝黛爱情,扼杀了黛玉的生命,又亲身经历了贾府被抄家的巨大变故,家败人散的惨痛遭遇使她伤心过甚,卧床不起,卒年八十三岁。一旦贾母寿终正寝,整个贾氏家族也就忽喇喇似大厦倾了。 人物主要剧情贾母是宁、荣二府中最高的家长,人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 《护官符》中的四大家族中,有一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等多个儿女。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史湘云是她的侄孙女。 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 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她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曾躬逢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元宵节,贾母点戏,一出《寻梦》、一出《下书》,吩咐只用箫和笙笛。同是贵夫人的薛姨妈甚为惊奇,说: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贾母却认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在个人讲究罢了。可见贾母对艺术的赏鉴,是很清雅脱俗的。 贾母对宝玉极其宠爱,把这个孙子当作心肝、命根子一样来珍视。对于贾政的严厉管教,她不以为然。宝玉不敢去见贾政,她就说不要紧,有我呢。贾政有一次打了宝玉,贾母大发雷霆,当下就在要回金陵老家去。结果是贾政不得不向母亲叩头认错。所以,在贾母的庇护下,宝玉得以在大观园中与姐妹们过一段平和、安定的日子。贾母也钟爱她的外孙女林黛玉。是她让这两孩子同行同止,并在生活同等对待,使得宝玉、黛玉青梅竹马,贾府上下认定二玉必然会结婚。但是在高鹗的续书中,贾母变成了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元凶,王熙凤的掉包计是得到她的首肯的。当然此乃高鹗续作,不符合曹雪芹原意。 续书中,贾府被抄后,贾母日夜不宁,思前、想后,眼泪不干。她曾虔诚地向天祷告,保佑她的儿孙们。她拿出了自己全部的体己财物,分给儿孙。没过多久,这位生来就是为了享福的老太太,终于在看到贾家一败涂地后,在忧戚中辞世。死时,贾母八十三岁。 人物关系本族 保龄侯史公,生贾母(即史太君,长女)、史氏(长子); 保龄侯长子,生三子:史氏(史湘云之父,长子)、保龄侯史鼐(次子)、忠靖侯史鼎(第三子)。 夫家 (一) 贾太公生二子:长子宁国公贾演、次子荣国公贾源。 (注释:贾演、贾源之父,书中未交代其名,今以贾太公代之,不称呼他为贾公,是因为贾母的丈夫贾代善世称贾公) (二) 1.宁国公贾演生四子:长子贾代化、其余三子不详; 2.贾代化生二子: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 3.贾敬生贾珍(长子)、贾惜春(长女); 4.贾珍生贾蓉(长子),贾蓉不是尤氏所生,尤氏仅是贾珍的继室; 5.贾蓉配秦可卿,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关系暧昧。 (三) 1.荣国公贾源生贾代善(长子); 2.贾代善配贾母(即史太君),生贾赦(长子)、贾政(次子)、贾敏(长女)、贾氏(次女)、贾氏(第三女)、贾氏(第四女); 徠垍頭3.條1.贾赦生贾琏(原配所生的长子)、贾琮(庶出次子)、贾迎春(庶出长女); 3.2.贾政生贾珠(王夫人所生的长子)、贾元春(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探春(赵姨娘所生的庶女)、贾环(赵姨娘所生的庶子); 3.3.贾敏配林如海,生林黛玉(长女)。 4.1.贾琏配王熙凤,生巧姐(长女)。 4.2.贾珠配李纨,生贾兰(长子)。 5.巧姐配王板儿(刘姥姥的外孙,王成之孙、王狗儿之子)。 人物饮食变化贾母的饮食,从两个方面,一是从口味谈起,二是从排场谈起。 首先看第十一回凤姐所说:老太太因为晚上看着宝兄弟他们吃桃儿,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的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说有好吃的要几样,还要很烂的。这里很明白的表述了贾母的体质与饮食方向。虽然说生活在大家族里,讲求调养,但毕竟是年老之人(按此时七十岁上下),牙口和胃口大不如从前,所以吃了半个鲜果胃口就受不了。大多老年人都喜欢吃软烂食品,贾母也不例外,给宝钗过生日那一回,文中就点出了贾母爱吃甜烂之食。 再看贾母吃螃蟹,本来螃蟹性冷,老年人不宜多吃,所以贾母只少量尝一些,而且还要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滚烫二字一下就把贾母的饮食理念体现出来,热酒可以抵消螃蟹的冷,让老年人胃口好受一些。要是平头百姓猴年马月也吃不上一回螃蟹,但凡吃上了,哪还顾得了这许多啊?贾母吃螃蟹不单讲究在吃上,更讲究在排场上,吃完还要用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洗手,当然这是排场问题,留到后面细说。 贾母吃的大菜里有一道牛乳蒸羊羔(四十九回)。按照贾母所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这没见天日的所指的大概就是还在胎胞里的羊羔,听来未免有些残忍。这样的一道菜显然算是荤中之荤了,也许是平日里饫甘餍美多了些,贾母更偏好吃些新鲜瓜蔬,刘姥姥二进荣府所带的不过是些豇豆、扁豆、茄子,但贾母却说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不光是新鲜菜蔬,贾母还喜欢吃些野味,比如野鸡崽子汤,贾母吃了两块儿,不仅心里很受用,还嘱咐再炸上两块,就着吃粥有味儿。另外也有野鸡爪子。 和大多数老人一样,贾母不喜欢吃油腻食品,丫鬟捧来的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的小饺子还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贾母都不喜欢,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再如第五十四回写给贾母预备的鸭子肉粥,她都嫌荤腻,要吃些清淡的罢。按理说这鸭肉性甘凉,可以滋润五脏之阴,清虚热,有补血,养胃,生津的功效,正适合贾母这样的老年人夜间食用。但她还是想吃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要吃清淡的,连甜的也不想吃了,还抱怨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所以勉强吃了些杏仁茶,这里所说的杏仁茶也是甜的,只不过讲究的做法是放几枚苦杏仁,以发其香,想必贾母所吃的也是如此做法。 起初说贾母爱吃甜烂之食,那时候的贾母大概七十岁年纪,而第五十四回不喜欢吃甜食的贾母已将近八十岁,几年时间的身体衰老自然影响改变了她的口味。如第七十六回王夫人说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酱来。贾母却很喜欢,说正想吃这个,显然是想就着稀饭吃些罢了,这个时候的贾母不仅是口味有所变化,偏好清淡,更值得注意的是饭量在减少,只吃了半碗红稻米粥,这是老年人身体衰老的一个很明显体现。 接下来所要说的就是贾母饮食的排场问题。 黛玉初进荣府时候第一次吃饭,看曹雪芹如何写来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再如第四十回所表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看看这个排场,几个人吃饭,倒要几十个人伺候呢!吃过饭,还有小丫鬟捧过茶水、漱盂来,先用茶水漱口,盥手毕,然后捧上茶来,这方是正经吃的茶。 贾母饮食排场之大,还是柳嫂子说的一针见血: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六十一回)。 这可算讲究之极了,看这意思吃了一个月也不见得有重样的,简直成了满汉全席了。难怪薛姨妈都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这还不算,另外各子孙房里有好吃的还要另外孝敬一份来,这是一种规矩。第76回贾母见自己的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我读《红楼梦》,深刻感觉到贾母饮食排场的变迁,是与贾家衰落紧密相结合的。正如贾母所说 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有人说贾母是一个高高在上只知享受的老妇人,其实并非如此。贾母虽然身在内宅,但却比任何子嗣都清楚自己家族的处境,所以她首先从自己身上减少浪费。同样就在这一回里,曹雪芹还描写了贾珍等人聚众赌博,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两相对比,贾母的聪明要比子孙们强不止一点半点呢!看这回写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 贾母一来是年岁大了,不想吃这些浑腻食物。更重要的则是这些东西太过浪费,她已经开始为子孙们打算了。吃了半碗的粥,也要送给凤哥儿吃去,剩下笋和风腌果子狸给黛玉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这些都是以往贾母没有想过的。更为突出的描写是,贾母还让银蝶(尤氏丫鬟)与尤氏一起吃饭,这已经破坏了规矩。贾母这么做出于什么目的呢? 大概是看着一桌子菜吃不下浪费而感到可惜,为了避免浪费已经把规矩都抛弃了。其实也是如此,日后贾家败落之后,饭都吃不上了,玉粒金莼噎满喉的宝玉都沦落到寒冬噎酸齑的地步。那些奴才们也就更别提了,但凡有口吃的,活命要紧,谁不是先入己口,哪里还有心思想着什么主子奴才呢? 贾母在贾家生活了将近60年时光,是贾家鼎盛与衰亡的见证者,她的饮食变化,也正是预示了一个家族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最后想以一句世人皆知,曹雪芹亦在第15回曾引用过的唐诗做结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宝玉婚事《红楼梦》中若以宝黛爱情为视角,真是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琐碎而令人费思,今试从贾母与王夫人在宝玉婚事上的矛盾为视角,大有豁然开朗之感。至少在前八十回中,我们看到的贾母是倾意于黛玉而非宝钗。 1.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贾母对金玉良缘的回应 贾母对于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金玉姻缘是何种态度呢?第25回,作者借凤姐下茶巧妙的表明了贾母的立场,给王夫人一个否定和警告。民俗中女子受聘,其礼曰下茶、吃茶,整个婚礼更有三茶六礼之称。一天,凤姐儿当着宝钗等众人的面和黛玉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对于极善揣摩贾母心意而又礼数不错的凤姐来说,敢当众挑明宝黛关系(尤其有宝钗在场),否定金玉之说,定是衔了更长的长辈贾母之意而来了。世事洞明的贾母借凤姐儿之口,给王夫人等散布的金玉良缘一个婉转、否定的回应。 2.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对金玉良缘的回击 王夫人虽属意于宝钗这个亲外甥女,但在贾母面前不好硬作主张,可是有做娘娘的亲女儿这一有利条件,自己便可以静制动了,采取以君对臣的方法达到自己的意愿。第28回,贾妃以赏礼之规格表明了娘娘的旨意,宝玉与宝钗一等,黛玉与三姐妹一等。深居皇宫的贾妃何以在一次短暂的归省后作出如此判断(归省当晚的赐物钗黛诸姐妹及宝玉均一样),这既是王夫人之意,因为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也是元春想要贵族之间联姻,壮大贾家。 事事明了但不多过问的贾母深知王夫人之意,没过几日,即在书中第29回,贾母便借着张道士为宝玉提亲,道出自己为宝玉择偶的条件。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有趣的是,一边是金玉良缘的满城风雨,一边却要为尚无人选而打听着;一边作者化身的癞头和尚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一边也有和尚说命里不该早娶。大家不要忘记,在第22回,贾母刚刚大张旗鼓的为宝钗过了及笄之年的生日,这分明是让大家都知道,宝钗你到了年纪了,快找婆家嫁人了吧。贾母一边拖着对娘娘的意旨,无奈拖延宝玉婚事,一边又如此作为,想想是不是煞是好看啊! 至此,贾母与王夫人暗藏深底的矛盾已公开化。事到如今,不进则退,借着二玉的吵架,贾母说了一番让他俩都细嚼滋味,好似参禅的话来。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贾母真是烦恼啊,不仅玉成二人婚事千难万难,而且二玉也不能明了老人的一番苦心,难怪极少落泪的贾母在这时自己抱怨着也哭了。小冤家俗指感情极深而又时常吵架的小夫妻,贾母以此称呼二人,其心里对二人关系的认同度可见一斑,且这一说一哭给了王夫人一个有声的回击。 3.你只放心罢——贾母对木石前盟认可的暗示 正如贾母所说,宝黛二人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第50回,人人皆知专为发嫁而来的宝琴,贾母却为宝玉求配。一边是金锁与玉相配你不要,一边是已有人家又刚来几日的薛家小妹你又求,贾母这一明知故问的行为无疑明确的告诉了薛姨妈,我不考虑宝钗,你们别枉费心机了。细心的贾母选择了黛玉不在场的情况下向薛姨妈发出了这个弃钗的信号,而薛姨妈却别有用心的把贾母求配宝琴的事去告诉黛玉,刺激黛玉本已脆弱的身体与敏感的心理,又可谓是另一番苦心了。 如果说以上是贾母同王夫人等的侧面交锋,那到了第57回时,就算得上是正面开火了。宝黛的爱情问题已到了不可回避的程度上,贾母得知原委后流泪劝慰宝玉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贾母安抚的态度分明是认可了两人的关系,这还了得,薛姨妈紧接话茬(此时大家规矩晚辈不得插嘴,薛姨妈以客人身份说话,是王夫人的不言而言)。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刺刺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为了宝钗的幸福,薛姨妈也认可并支持了二玉婚姻。 贾母对宝黛关系的态度,我们也可从侧面,他人的言语中作一下了解。第55回,凤姐儿与平儿在家中密语家中将来大事,善于洞察贾母心意的凤姐儿是这样说的: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第57回,与黛玉情同姐妹的紫鹃说了一篇肺腑之言:……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这番话何尝不是黛玉所忧虑的,难怪黛玉听后伤感,直泣了一夜。 第66回,贾琏的心腹仆人兴儿对府外的尤氏姐妹说:……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由此可见,贾母之意在贾府也到了人人尽知的地步,作者不时通过他人之口表露出来。 近黛远钗 在前80回中,贾母对黛玉是非常疼爱的,无论贾母是有心或是无意,她的行为已在客观上促进了宝黛爱情的发展,他们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第28回)且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第5回)在第54回,贾府夜宴放花炮时,林黛玉禀气柔弱,不禁毕驳之声,贾母便搂她在怀中。贾母的一个举动立即引起众人反映:王夫人搂了宝玉,薛姨妈搂了湘云,凤姐儿立马凑趣道:我们是没有人疼的了。联想到黛玉刚入府时的场景,相似的场面说明贾母对黛玉一贯的感情深厚。 相比宝钗,贾母可没有这么多情真意切的举动了。除了第22回,贾母为其做寿外(其意前已讲),就只有第35回,当着薛姨妈的一句奉迎了,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四个丫头,指的是元迎探惜四人,说宝钗比迎探惜三人强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怎么能和元春比呢?所以这里的我们家四个女孩,指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把黛玉算作自己家的孩子,而把宝钗作为客疏远,这明显是在排斥宝钗。 第40回,贾母携刘姥姥游大观园,第一站便来到潇湘馆,当刘姥姥看到满是笔砚书籍以为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时,贾母颇为自得和喜悦的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其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当看到纱窗旧了时,贾母当众和王夫人说,一、纱窗旧了,不能用;二、纱窗颜色,不协调;三、命令,明儿就换。对比在宝钗房中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的语气、态度看,贾母是生气了,她对王夫人等这么粗心地对黛玉充满了愤怒。伶俐的凤姐儿忙接话,薛姨妈也来打岔,因为王夫人真是到了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的境地了,难怪直到贾母等一径离了潇湘馆,王夫人也没说出一句话。 相反的,到宝钗住所时,贾母先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已露出陌生之感,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以为是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象,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而同样的负面评价,贾母却从来没有施诸于其他任何一个未婚女孩。足见当时宝钗的那种离格的个性偏好,给予贾母的负面刺激,是何等之深了!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这话已相当严重了。 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庆元宵,看贾母是如何设座位的。将自己这一席设于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这不是偶然,当晚又是贾母安排。贾母便说:这都不要拘礼,只听我分派你们就坐才好。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向宝玉说:你挨着你太太。于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中夹着宝玉,宝钗等姊妹在西边…… 由此可见,贾母是将喜爱之人放于身边,不是乱坐,无论贾母是有心或是无意,这种设置已把当年贾妃省亲会见众姐妹时安排的设置翻了过来,煞是有趣!对于贾母的态度,聪明的宝钗哪有不明白的,她的心中已有了一种莫名的不服输与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对宝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第四十九回)的一句又嫉又愤的话上。到了第七十七回,宝钗的一番话已到了不象的份上。王夫人为凤姐配药需用上好人参,从贾母处得了的却因放的太久而失去药性,你听宝钗是如何说的: 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王夫人点头道:这话极是。 以前宽厚稳重的宝钗不见了,这分明是一个绝望而充满怨气的人在摔闲腔,就差把没见世面的人家换成贾母了,王夫人还点头称极是呢!可见宝钗内心对贾母是极为不尊重的,相对的,贾母对宝钗也只是表面上应景儿而已。 贾母不选择宝钗,却支持宝黛爱情,因为她知道即使再与薛家亲上加亲也不能挽救四大家族即将衰败的命运,这种想法我们可以从贾母祈天祷告的话中看出。比这更重要的是,宝黛二人感情成长的过程贾母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对于黛玉这样的一个孤女,没有比留在身边更好的选择了。宝玉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为他娶一个合心意,婚后能美满幸福的妻子是每个疼爱儿孙的老祖母都会做的事 私房钱 数个世纪前的英国,为贵族从事私人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职业化很强的专学,如今的私人银行即脱胎于此。数个世纪前的中国,正值清朝康乾年间,当时的贵族财务管理,多由府第管家或心腹人士实施,《红楼梦》中为贾母专职服务的鸳鸯可算是其中的一位。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鸳鸯为贾母打理的个人财富总价值约折合白银数万两。该笔财富共出现过两次。一是凤姐的算法。第55回,凤姐在与平儿聊到省俭之计时称,宝玉和黛玉的婚嫁费用将全部出自贾母的体己钱(或称私房钱),接着又说惜春等人婚嫁每人要花费七八千两白银,与之相比,宝黛婚嫁每人花费上万两是正常的,这样贾母的私房钱至少就有两万多两。二是贾母的算法。第一百零七回散馀资贾母明大义中,因宁国府被抄,贾赦贾珍等获罪,贾母将自己财物分派时显示了其个人财富账单。这包括:分给贾赦、贾珍、凤姐各三千两现银,交给贾琏的黛玉棺木南运费五百两,承诺包揽惜春婚事费用,交给贾政用于偿还债务的黄金若干,分给宝玉宝钗金银饰物折数千两,分给李纨贾兰若干,自备百年费用数千两,分给鸳鸯等的剩余财物。如此计算,贾母的个人财富约折合白银五万两。这笔财富为贾母自做贾府媳妇以来数十年积攒,平时用大箱笼自藏,从散馀资之前,贾母便叫鸳鸯吩咐去了一句可见,该笔巨额财富纯系鸳鸯一人打理,而能够迅速理清这笔财富,鸳鸯手中如没有一个现成的大账本是办不到的。 鸳鸯能够成为类似如今的CFP,实为贾母之功。鸳鸯本是贾府的家生女儿,其父亲金彩和母亲长期为贾府看守南京的老房子,而鸳鸯早在儿时就成了贾母的丫鬟之一。试想,两个不在身边的看房人如何培养鸳鸯?她是被擅长理家的贾母一步步调教出来的,最后,她超越了其他丫鬟,成了贾母的心腹和私人财务师。 按凤姐对王夫人的陈述,鸳鸯的月薪仅是一两银子。以微薄报酬管理巨额财富,没有对贾母的忠诚度是不行的,否则,随便挪用几百两,像凤姐那样在外面放放高利贷,也是很高的收益。但鸳鸯没有这样做,她对贾母感恩式的忠诚远胜过对物质的追逐,她甚至主动放弃了做贾赦姨太太的权势。这样的职业财务师实在难得。 为贾母理财,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做到账目细。诚然,贾母的日常财务支出并不多,大到礼节往来,小到家宴寿辰,都可在贾府公账上列支(如据贾琏称,贾母一次寿辰花费的数千两银子就出自公账),但和凤姐等的小赌输赢、给秋纹等丫头的赏钱等,却是出自私房钱。虽然金额不大(多以钱、吊为单位计),但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对外人的见面礼金额要多些,一笔笔计下来,都属于鸳鸯的理财细活。 其次,要明了贾府财务大势,这特别包括有时要暗地挪用和支出贾母个人财富。贾琏为应付节庆红白礼,急需二三千两银子,但公账上却无银可支,只好求助鸳鸯帮着偷出贾母的一箱东西典当。鸳鸯清楚贾府财务已是入不敷出,甘愿冒着风险帮了贾琏凤姐一把,不过,直到贾母去世,贾琏也没有赎回这箱子当头,算是给鸳鸯出了个难题。 自然,长期维持私人财务师的职位也非易事。但鸳鸯的能力在于,她还兼任贾母的生活秘书,由于照料得好,年事已高的贾母,日常生活再也离不开鸳鸯。再则,她的才情和人情味,上下结下了一个好人缘。鸳鸯是酒令高手,行酒令时,要说诗词歌赋,她可以替王夫人说一个,可见她的才情,以及和王夫人的关系;司棋、潘又安私会,她发现后也不揭发,可见她对自由爱情的认可,以及她的前位思想;宝玉平儿生日,探春也主动把她叫上,可见她的人脉。特别是她并不事事向贾母禀报,保护了不少人,也维系了贾府内院的表面安宁。当然,有时候,她也要有些手段。如在贾母大观园设宴中,她见剩下了许多菜,便质问管事的婆子,并要婆子挑两碗送给平儿吃,当凤姐说平儿吃过饭了,她则直称,她不吃了,喂你们的猫,显然是针对婆子们而言,此话一出,慌得婆子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但鸳鸯的命运最终是个悲剧。哥哥金文翔是贾母的买办,嫂子是贾母浆洗处的负责人,恐是贾母给了鸳鸯面子的结果。但势利的哥嫂完全靠不住,贾母去世后,面对贾赦日后可能的逼迫,她选择了自尽。数百年后的今天,个人理财方兴未艾,新的鸳鸯们开始了全新的职业设计,但真正的私人财务师还远远没有出现。 影视形象
人物原型目前随着《红楼梦》的一种早期的抄本《吴氏石头记》后28回的公布,贾母的人物原型被诸多学者考证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先要说,红楼梦这三个字也可以说成朱楼梦,红和朱字同义,朱楼梦意思是指朱明王朝的旧梦,旧梦已不存在,现在要写《红楼梦》去悼念它。在书中第五十二回的一句诗提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朱楼是大明王朝,水国不就是指满清帝国吗?已公布的《吴氏石头记》(红楼梦原本)后28回的内容,其实它隐写的就是明亡清兴的悲壮历史。因而我们就可以确定《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就是通过贾家之败来隐写明朝灭亡的历史事实,而且在后28回中作者把满清称为戎羌,在别的话语间透露出作者对满清的痛恨。所以,《红楼梦》是一部反清悼明带有政治色彩的小说,这一观点和蔡元培先生的一致。 根据吴本中贾家之败,再结合明朝灭亡的史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林黛玉影射崇祯皇帝朱由检(人物原型),小红影射袁崇焕,薛宝钗影射的是皇太极。《红楼梦》原本是把贾家比作明朝皇宫及其统治的江山,林黛玉到后来是贾家的最后一个主子,就代表的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而贾母是家中辈分最高的主子,她影射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另外,贾母又称史太君,史指明朝历史,太指辈分最高,君指皇帝,贾母又人称老祖宗。因此,贾母影射的是明朝史上辈分最高的君主,皇帝的老祖宗——朱元璋。 成功学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贾母,金陵世勋史侯之女,荣国公贾代善之妻,贾赦、贾政、贾敏之母。荣宁二府的老祖宗,地位尊崇,儿孙满堂。 作为女人的贾母,虽然出场时已是个富贵尊荣的老太太,但就遗传学的观点看,有宝玉和黛玉这样品貌的孙子、外孙女,样貌可以推想不差,至少是受看的。她的个性基本属于活泼外向型的,这把年纪了还喜欢和年轻人玩笑,年少时贪玩淘气,差一点子掉在水里淹死,头上还跌了个窝。她溺爱宝玉,有一部分原因是宝玉通身的气魄很像他爷爷,从这一点看,她和贾代善的感情想来也说得过去。 她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会吃,会穿,懂茶道,喝老君眉这样的养生茶,取用旧年雨水浸泡(41回);她欣赏戏剧,爱听琴,讲究赏月之道,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76回),比小资还小资;她的音乐审美趣味,是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40回);她指导惜春的画(50回),教宝钗居室布置(40回),告诉凤姐蝉翼纱和软烟罗的区别(40回);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论(40回),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 她的见识和修养,固然是有优越的家世撑着,有底气,但活得粗砺的女富人、女强人还少吗?她在细节上的婉转心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用心生活,往往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而作为领导者的贾母,当日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遥想贾母一生,必定历经风浪,在鼎盛期的贾府管理层,在数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在大家族的勾心斗角中,她积累了比凤姐更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见识过更宏大壮阔的世面,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贾母的太上家长位置,是一点点用青春和时间置换出来的。 60年里她经历了太多,这些阅历让她洞悉人生。所以她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通达。她能任用有明显缺点但肯干能干的年轻干部王熙风,能看透哪个猫儿不偷腥,想得开凡百事情,都自己减了,安享天年。 但千万别忘了她还有睁着的一只眼,表面上不亲庶务自得其乐的贾母,在关键时刻明锐果决、凛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贾赦谋娶鸳鸯一节时的发飙,就会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相应的警觉,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 贾母的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姐,既能放权享受,又能统领全局。她还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丫鬟,遍布大观园各房,紫鹃、晴雯辈,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哪个不令人称羡? 作为女性管理者,贾母有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她怜贫惜老,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贯穿贾母的为人处事。福分,很多是修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