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个人介绍资料中文名:刘庄(28年~75年) 别称:汉明帝、刘阳、刘子丽 国籍: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洛阳 主要成就:开创明章之治复置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控制招抚流民,民安其业,户口滋殖 出生日期:28年6月15日 逝世日期:75年9月5日 谥号:孝明皇帝 庙号:显宗 年号:永平 陵寝:显节陵 历史时期:汉朝人物名人录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本名刘阳,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 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 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75年),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逝世,时年四十八,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人物生平少年聪慧 刘庄出生于东汉建武四年(28年),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刘庄十岁时就通晓《春秋》。 建武十五年(39年),刘庄受封东海公。 当时,朝廷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开始重新清查田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帝刘秀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陈留吏说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雒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这时,帐幄后面只有十二岁的刘庄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刘秀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刘庄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刘秀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庄一样。自此以后,刘秀对自己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儿子愈加青睐。 建武十七年(41年),刘庄进封爵位为东海王。 建武十九年(43年),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刘秀派大将臧宫等率兵围剿。由于单臣、傅镇他们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死伤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刘秀招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只有刘庄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让叛军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他们。结果真如刘庄所料,叛军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 同年,刘庄被立为皇太子,并拜博士桓荣为师,学通《尚书》。 当时的乐人创作歌诗四首,以赞颂太子刘庄之德,分别为:《日重光》、《月重轮》、《星重辉》、《海重润》四篇。 治国有方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驾崩,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刘庄登基后,继续奉行光武帝在位时期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对于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严加惩处。比如护羌校尉窦林系大司空窦融亲属,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 永平二年(59年),窦林以欺君罔上、贪赃枉法之罪下狱论死。刘庄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将窦融罢官。后来,刘庄之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杀;河东尹薛昭、司隶校尉王康、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坐事论死。可见刘庄对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肃然。 刘庄还注意整顿吏治,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从慎重选举官吏着手,对吏治进行整顿。永平九年(66年)又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规定出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在选官用人上,刘庄严令杜绝权门请托。他的姊妹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 刘庄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此外,刘庄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桐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而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刘庄提倡节俭,宫廷生活不尚奢侈,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两千一百多万,至刘庄统治后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激增至三千四百多万。刘庄和其子、章帝刘炟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开疆拓土 在国力增强的基础上,刘庄积极经营边疆,与北匈奴争夺西域。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因忙于恢复社会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无力经营边疆,对西北地区暂时采取羁縻政策。到了永平末年,国势强盛,刘庄乃改弦易辙,变过去的消极羁縻为积极经营。 永平十五年(72年),刘庄派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率兵驻屯凉州,以为经营西北的准备。 永平十六年(73年)春,刘庄命窦固、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率军出酒泉,大败匈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守伊吾卢城( 今新疆哈密西),并遣假司马班超等率所部吏士三十六人,先后在鄯善( 今新疆若羌一带)、于阗( 今新疆和田)击败亲匈奴势力。于是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与汉绝六十五载,至是乃复通焉。 永平十七年(74年)窦固、耿秉等率领大军再次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 今新疆巴里坤湖)后,复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于龟兹( 今新疆库车)、车师( 今新疆吐鲁番),恢复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去世 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75年9月5日),刘庄在雒阳东宫前殿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明皇帝,庙号显宗。薄葬于显节陵( 今河南洛阳市东南)。 为政举措政治 • 严防外戚 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刘庄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他在位时,他的舅舅们都位不过九卿。馆陶长公主想替他儿子求个郎官做,刘庄宁可送给外甥一千万钱,也不答应。大臣阎章才学出众,工作突出,但因妹妹是后宫嫔妃,刘庄为不破坏外戚不封侯参政的规矩,硬是不提拔阎章。 但同时,刘庄又委任开国元勋邓禹为太傅,同母弟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光武朝太尉赵憙保留原职,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团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同时对生母阴太后、异母郭圣通都非常尊重,平等对待,赢得了外戚和臣下的好评。 • 严苛驭下 刘庄对下面的官员非常严厉,因为父亲光武帝施政时对大臣比较宽松,是由于他的威望高,而明帝是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威信的,靠他的威望驾驭自己父亲那些老臣,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对于官员是很苛刻的,这在两汉诸帝中是不多见的。 内朝小吏误记了西域属国贡献的供品,亲自查帐发现失误的刘庄派人把犯错的尚书郎招来,并亲自手持木杖责打惩罚。直到尚书台长官闻讯来说情,请求皇帝惩罚自己管教失职之罪,刘庄才平息愤怒。虽然刘庄对臣下的态度过于严厉、督责过度苛刻,却有效地保证了纲纪整肃、吏治谨严,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方政绩明显。 • 打击宗室 光武帝时,对同姓宗室王限制比较严格。自己的十个儿子虽然都封王,但封地都比较小,较之西汉的同姓王差得很多。而且在郡国内,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明帝的同母弟刘荆是光武诸位皇子中比较有才能的一个,他给废太子刘疆写信,说他无罪被废,应该从自己的封地东海起兵,像汉高祖那样取天下、即皇位。刘疆接到书信后吓坏了,马上把信交给刘庄。刘庄没有追究此事。后来羌人和东汉作战,刘荆又四处活动。刘庄又让他去封地。去了封地,他问相士,我长得像先帝,先帝三十岁当皇帝,我如今也已三十,可以起兵吗?吓得相士赶快告诉郡国的官员,刘荆害怕,自投监狱。刘庄又没有追究。后来刘荆又使巫祭祀祝诅,被郡国的官吏报告,惶恐之下自杀。 光武帝与许美人所生的楚王刘英,在明帝当太子时就和明帝关系不错。刘英结交宾客,又在封国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为符瑞,积极准备造反。被一个叫燕广的人告发,有司奏情要求诛杀他,刘庄不忍,只是把他罢免流放。后来刘英自杀。刘庄发现刘英结交士人官吏的名录,为此兴了大狱,株连了很多人。 郭皇后生的两个儿子刘康和刘延也在封国结交宾客,图谋不轨,但因为不像刘荆、刘英那么严重,所以只是被削减封地。 • 限制豪强 光武中兴后鉴于王莽篡位,所以对外戚还是有所限制,但同时他又利用外戚来防范宗室。在大司马吴汉死后,光武想让自己的小舅子阴兴接任大司马,因为大臣的反对才做罢,但死后仍然让自己的女婿梁松辅政。 明帝即位后,一改光武为政时的柔道,而大刀阔斧地代之以刚猛。刘庄根据光武帝生前的意思,画28将于云台,但对自己的岳父马援却不予收入,这就给大臣们一个信号,就是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而且,他在位时,他的三个大舅子、小舅子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 随后他就开始处理外戚和豪强们,功臣、大司空窦融不善于约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弟,结果子孙多不法。窦融从兄子窦林坐欺罔及臧罪,下狱死。窦融的长子也是光武的附马窦穆因为封地离六安国比较近,就想占据六安,于是假传阴太后的旨意,让六安侯刘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儿。后来此事被明帝知道,窦穆被免官,窦氏人中,除了窦融留京,全被迁回故郡。窦融也被刘庄斥责,吓得窦融也辞职回家养病。窦穆等后来被赦免,允许回京城居住,但明帝派人严格监视他们。窦穆心怀不满,口出怨言又贿赂官吏,结果他和两个儿子窦宣、窦勋都死在狱中。 太后阴丽华的弟弟阴就的儿子附马阴丰,杀了公主,虽然阴太后还在,但刘庄也不徇私情,将阴丰杀死,阴就夫妇也自杀。 刘庄又杀了河西功臣梁统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姐夫的梁松,原因后汉书上说的是,松坐怨望、县飞书诽谤。 军事 • 对匈关系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的不足,对匈奴的策略由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帝册封南匈奴,而且还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和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帝于是和公卿们商量,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不攻击北匈奴,又和他们和亲。北匈奴不怕我们,南匈奴也会对我们有二心的。光武帝于是决定不和北匈奴和亲。 刘庄在位期间,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游牧民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刘庄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永平十六年(73年),刘庄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 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 自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六十五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 经营西域 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二年(36年)统一全国后,致力于内部建设。对匈奴转为战略防御,对西域各国要求重设都护和遣送质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绝。这在当时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经过东汉初年约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东汉的国力大为恢复。在刘庄去世的前三年,刘庄决定重新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派耿秉( 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窦固( 东汉功臣窦融的侄子)率大军进攻北匈奴。耿、窦各率一路,窦军一直打到天山,耿军攻到三木楼山。大获全胜。两年后,耿、窦又率兵出西域,进攻车师国。车师国后王和前王相继投降。 在击败北匈奴后,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带着三十六个人纵横于西域,在鄯善国袭击并全歼了北匈奴使团。班超在西域活动的结果是西域都护重建,班超动辄带着西域诸国的部队,打击那些不肯听命的国家。 刘庄时对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为后来时彻底消灭北匈奴、控制西域打下了基础。 文化 • 尊礼儒学 刘庄尚儒学,他命令皇太子、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读经。又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刘庄在五经之中,又独重孝经。倡导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门羽林的守卫士兵都要背诵孝经。对礼仪制度刘庄也非常重视。他亲自与东平王刘苍讨论,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按等级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车服制度。 • 佛教传入 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有一次,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刘庄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 沙音娑,亦作娑门,亦译作桑门),并于洛阳( 当时称雒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轶事典故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 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刘庄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刘庄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刘庄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汉明帝刘庄人物评价总评 刘庄性褊察,就是脾气暴躁。他的性格根本不像父亲光武帝刘秀和母亲阴丽华。但刘庄确实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史载其乙更尽乃寐,先五更起,率常如此,驾驭下有术,大权不旁落。他即位后继续执行了其父休养生息的政策,他的为政风格和清世宗很接近,都是对手下的官吏非常苛切,对百姓却恰好相反。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刘庄用王景治黄河,直到东汉末黄河也没决口,有惠于民。 历代评价 华峤:世祖既以吏事自婴,明帝尤任文法,总揽威柄,权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乐业,户口滋殖,中兴以来,追踪宣帝,以锺离意之廉淳,谏争恳恳,常以宽和为首,以此推之,难得而言也。 薛莹:明帝自在储宫,而聪允之德著矣,及临万机,以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是以海内乂安,四夷宾服,断狱希少,有治平之风,号曰显宗,不亦宜乎。 傅玄:肃矣孝明,杖法任刑,勤综万机,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致太平,专信俗儒,非礼之经。 范晔:①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钟离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为言,夫岂弘人之度未优乎? ②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备章朝物,省薄坟陵。永怀废典,下身遵道。登台观云,临雍拜老。懋惟帝绩,增光文考。 杜佑: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于孝和,人户滋殖。 苏辙:黄帝、尧、舜,寿皆百年,享国皆数十年。周公作《无逸》,言商中宗享国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国五十年。自汉以来,贤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与《无逸》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従,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无以大相过也。 钱时:明帝尊师之意,其礼文亦可谓盛矣。因念孔孟皇皇于春秋战国,而卒不遇于斯时也。而有真儒,洞明正学,引其君于当道,则其所进,岂鲁定哀齐宣梁惠之比哉。桓荣为帝者师,屈天子之尊,推崇敬礼,无所不备,而卒无以发扬圣教启迪君心,使斯道大明于天下,身被恩宠,徒为文具。良可嗟夫。 徐钧:大学师儒多讲论,东平礼乐正修明。不知佛法缘何入,却向斯时教大行。 朱元璋:人主不以独见为明,而以兼听为聪,通于人情,明于是非,则聪明得其正矣。若屑屑于细故,则未免苛察。上苛察则下急迫,反有累于聪明也。 李光地:至孝明,始锐意兴复礼乐,虽止皮毛,然已能使人尚名节。可见礼乐之功大。 梁启超: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家族成员父母 父亲:光武帝刘秀 母亲:光烈皇后阴丽华 后妃 明德皇后马氏:史称马皇后 贾贵人:生汉章帝刘炟 阴贵人:生梁节王刘畅 秦贵人 阎贵人:尚书阎章二妹之一 阎贵人:尚书阎章二妹之一 兄弟姐妹 • 兄弟 刘疆:东海恭王 刘辅:沛献王 刘康:济南安王 刘延:阜陵质王 刘焉:中山简王 刘英:楚厉王 刘苍:东平宪王 刘荆:广陵思王 刘衡:临淮怀公 刘京:琅邪孝王 • 姐妹 刘义王:舞阴长公主 刘中礼:涅阳公主 刘红夫:馆陶公主 刘礼刘:淯阳公主 刘绶:郦邑公主 子女 • 儿子 刘建:千乘哀王 刘羡:陈敬王 刘恭:彭城靖王 刘党:乐成靖王 刘炟:汉章帝 刘衍:下邳惠王 刘畅:梁节王 刘昞:淮阳顷王 刘长:济阴悼王 • 女儿 刘姬:母不详,永平二年(59年)封获嘉长公主,嫁杨邑侯、将作大匠冯柱。 刘奴:母不详,永平三年(60年)封平阳公主,嫁大鸿胪冯顺。 刘迎:母不详,永平三年(60年)封隆虑公主,嫁牟平侯耿袭。 刘次:母不详,永平三年(60年)封平氏公主。 刘致:母不详,永平三年(60年)封沁水公主,嫁高密侯邓乾。 刘小姬:母不详,永平十二年(69年)封平皋公主,嫁昌安侯、侍中邓蕃。 刘仲:母不详,永平十七年(74年)封浚仪公主,嫁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刘惠:母不详,永平十七年(74年)封武安公主,嫁征羌侯世子、黄门侍郎来棱,汉安帝时尊为武安长公主。 刘臣:母不详,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鲁阳公主。 刘小迎:母不详,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乐平公主。 刘小民:母不详,章帝建初元年(76年)封成安公主。史书记载范晔《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陵寝墓地刘庄的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刘庄驾崩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显节陵曾经被盗。现陵前留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汉明帝尊师/原文/译文/注释/故事/本文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二年》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汉明帝尊师重教,一以贯之,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汉明帝尊师原文: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②;诸生或避位发难③,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④。帝幸⑤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汉明帝尊师注释: 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执业:听讲。 ③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④爵士:爵位和封地。 ⑤幸:驾幸,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汉明帝尊师译文: 明帝自从当上太子,向桓荣学习《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听讲弟子礼节;诸生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明帝(指着桓荣)谦让地说: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每次桓荣生病,汉明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询问病情,进去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车了,捧着经书上前,抚摸着桓荣哭泣,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才离去。从此后诸侯、将军、大夫来探病的,不敢再乘车到门口,在床前都下拜。桓荣死后,明帝亲自穿上丧服送葬,赐他在首山的东面修筑坟墓。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想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明帝不许,桓郁于是接受封赐,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给桓泛。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 汉明帝尊师故事: 汉明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当时的议郎非常尊敬,从不摆皇太子的架子。一次,桓荣老师病重在床,不能前来太子宫讲课,年轻的刘庄每天早晚都要派人前去询问病情,并且送去最好吃的东西。桓荣那时已60岁了,刘庄为了照顾他,遇到下雨,或者天晚,行走不便,就留老师在太子宫住。9年后,由于桓荣的悉心教导,刘庄成了当时出色的经学家之一。为了表达对老师教诲的感激之情,他亲自给桓荣写了一封信,殷切希望老师注意饮食起居,好好保重身体。即位当皇帝后,虽然处在唯我独尊的地位,但尊敬老师却一如既往,从不把桓荣当一般臣下看待。当时桓荣已80多岁了,明帝为了照顾他,首先免去了上朝奏事的礼节,让他在家里好好修养。为了能经常见到老师,继续向老师学习,并让桓荣教授更多的人,明帝常常带领百官和到太常府去听桓荣讲解经义。到了桓荣家后,明帝亲自搀扶老师起坐,让他坐在东面,把自己仍放在原来当学生的地位。老师坐定后,明帝就叫侍从把几案摆在老师面前,明帝亲自手捧经书,带着百官及儒生侍立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听桓荣讲课。在学习中,有人向明帝请教,他总是很谦逊地说:太师在这里,我们好好听太师讲吧!一到休息时间,明帝又亲自捧着从皇宫带来的点心到老师面前,请老师食用。 对桓荣的健康状况,明帝尤为关怀备至。只要一听说桓荣生病,明帝马上就派侍从带着名药和佳肴美味,前去慰问。后来桓荣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特意写了奏章,向明帝谢恩,并请求归还他的爵位和封地。明帝看了奏章,知道老师的病情严重,就立即决定亲自前往桓荣家。 这天早晨,明帝下令免去朝仪,他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乘到太常府去。当御辇进入桓荣居住的小巷时,明帝怕惊动老师,就下辇步行。只见他忧心忡忡,愁容满面,双手捧着经书,轻脚轻手地走在前面,其余大臣和侍从,也默默地紧跟在后,这支不太长的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这条小巷,不太宽,也不太窄,长却有一里路。两旁高楼庭院,多是官宦人家。他们听说当今皇上亲自来看望桓荣的病情,虽不敢走出门外,但男女老幼都早已聚集在门口、窗前。他们看到这种情景,都默不作声,肃然起敬。 到了桓荣家,明帝放松了脚步,慢慢来到桓荣的病榻前。看到生命垂危、肤色蜡黄、说话已含糊不清的老师,明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还不停的安慰老师要静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这样劝慰了一会儿,明帝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站着,过了好些时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时隔一天,桓荣病故的消息就传到了皇宫。明帝这时怎么也抑制不住巨大的悲痛了,他当即吩咐内宫为他准备丧服,亲自到去吊唁。到了太常府门前,没等侍从揭开辇帘,明帝已下了辇,急忙走了进去,径直来到了桓荣老师的灵柩前,流着泪行了礼,又亲自献上挽联。随后,转身对桓荣老师的亲属抚慰了一番,方才含悲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