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陕西榆林名人 白乃贞

白乃贞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榆林 清涧县名人录

清[公元1618年-1683年]

白乃贞(1618~1683) 字廉叔,号蕊渊,又号慭斋。倒吊柳人,白曰可三子。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家学渊源,天资高妙,勤奋刻苦,酷好古文词赋,被誉为奇童。15岁入县学,清顺治八年(1651)中举,翌年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任顺治大训纂修官。他高迈俊爽,才思坌涌,胸怀抱负,清世祖对其极为赏识,每次出巡,簪笔以从,若有所奏,均被采纳。父幼患足疾,久治不愈,时有所发,常用豚蹄沸汤烫洗,乃贞“濡手于釜,釜不去火”,双手糜烂,从不知苦。父母双亡后,乃贞例归守丧。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早逝,乃贞沉痛惋惜,服丧期满,不愿赴任,朝廷不舍,强行起用。康熙二年(1663),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择优取才,守正不阿,穷学生拍手称快,落榜的权贵子弟却无中生有,诬陷他有舞弊行为,于是罢黜归里,同僚备受牵连。挚友劝其行贿免“罪”,他却说:“我辈秉公取士,而以贿获免,日后何以自白?”数年后,冤案昭雪,同事多被起用,乃贞却在故乡的山沟里筑起土别墅,诗酒为乐,勉学亲耕。他知识渊博,教授有方,时本县考取举人者,多出其门。

乃贞的文学生涯,始于顺治年间,而黄金时代却在康熙初年。罢归后,诗人淡甘平,家无儋石,“荷锄培美种,抱瓮息机心”⑿,同人民群众日趋贴近。继而风尘仆仆,饱览秦、豫、皖、苏、浙、赣、鄂等地湖光山色、名胜古迹。在旅途中边构思,边创作,酒酣耳热时,朗吟诗作,申旦不倦。旋归卧山墅,不入城市,“相招文字饮,共醉水云边”⒀,对诗稿进行认真推敲。

乃贞著述甚丰,多失之于兵火,曾有《慭斋存稿》20卷藏于家。康熙八年(1669),诗集《慭斋存稿》(4卷)付梓行世;乾隆四十七年七月(1782.8~9),被载入《四库全书总目》。他的诗,讴歌壮丽山河,抒发爱国忧民、憎恶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操;在艺术上,“淳泓含蓄,蕴藉深至”,“叙述真朴,不加文饰”,“善学香山”⒁。

乃贞还对祖国尤其是陕北的方志事业,作有贡献。他先后为《清涧县志》、《陕西延绥镇志》、《延安府志》、《米脂县志》作序。康熙十八年(1679)和二十一年(1682),分别鉴裁重修的《延安府志》和《米脂县志》。二十二年(1683),白乃贞与世长辞。

在其熏陶下,后代多擅长诗文,热心教育。长子白誉,字髦公,号阔庵,素负大志,善词赋,工草书;六进考场,仅得例贡,遂放游江汉,历苏赣齐鲁,与名士相唱和,红极一时。著有《阔庵集》。次子白訚,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巩昌府(治今甘肃陇西境内)教授。孙庆纶、庆绂,分别作有《晴岩集》和《方来诗草》。



  同年(公元1618年)出生的名人:

白补宸 (1618~1689)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徐灿 (1618~1698) 浙江省嘉兴海宁

谢维 (1618~1682)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黎士弘 (1618~1697)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杨柱朝 (1618~1687)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



  同年(公元1683年)去世的名人:

万斯大 (1633~1683)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穆占 (?~1683) 内蒙古自治区

朱之弼 (1610~1683) 北京市大兴区

李明性 (1615~1683)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

马之驯 (1615~1683)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

朱天贵 (?~1683) 福建省莆田市

9

送花
13
上一篇:折中选
下一篇:白补宸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榆林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