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名人录 [公元1855年-1927年] 张鸿猷(1855-1927)字彝夫,榜名鸿猷,常称“张拔贡”,陵水县城内人。祖先从琼山铁桥区大同乡潭社村迁陵定居;他是张氏来陵第四代。起初三代,都曾在县衙门粮房当“书吏”,但也算不上富豪门第。到了他这一代,为了追求富裕生活,“儒而兼贾”,经营糖寮、养鸭、贩卖藤、板等生意。因此,便逐渐富裕起来,又不断购置田地,结果成了陵水较大的地主。 张鸿猷幼年时家贫,由于聪明勤学,渐露头角,被一个富贵人家请去当其无心向学的两个儿子的免费陪读生,学业得以提高。他和弟弟张鸿谟、堂弟张鸿德都从科举出身,而张鸿猷是清代1897丁酉科拔贡,因为他们都以文章出类拔萃被时人誉为“张氏三凤”。 张鸿猷考取拔贡后,曾被委派为广东省镇平县(现蕉岭县)教谕,但他以“母老”为辞不赴任。在陵水县,从设馆授徒到执教公学,达30多年之久。曾有两名门生,由于凭着他修改过的作文,考取了秀才;陵水卜沙村的举人叶联梓,也是出其门下。因此,在陵水士林中,享誉非凡。清光绪末年,张鸿猷奉命筹办顺湖小学堂,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担任其校长。他创办学堂,别具一格,不像塾馆那样,只教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而是加进了新科目。他以厚薪聘请一位跟日本人学过新学的文昌县的云教习来任教。这所学堂是当时陵水县的最高学府,第一届毕业于清宣统元年(1909)。后来各乡村初等小学的教师,多数靠它输送。他还担任过县勤学所所长。 张鸿猷写了不少骈文、诗、联,且广为人所传诵。可是,他生平写作,从无留稿。有人问其故,他说:粗浅应酬之作,不值传后。他的子孙之辈,亲承教诲,得益于严,学有所成。全族相继四代人,从事教育的,就有20多人。最为突出的是他的直系子孙。长男张逢珪,曾奉命执长创办同仁学堂,专收少数民族学生;被任命创办县师范讲习所,会同教育同仁,创办陵水县立中学和陵水县女子学校。四男张逢瑛,曾当过陵水县简易师范学校教导主任、两任校长。五男张逢瑞,曾相继在广东省的遂溪县、连平县、南雄县和乐昌县当教育科科长,后升为广东省督学;并曾任香港珠海大学教授。六男张逢琚,曾任教于广东省第十三中学,即加积中学;逢琚之妻曾醒群也曾任过县立女子小学校长。长孙张国梓,曾在重庆几所中学任教,也曾在加积中学任教,当过琼东师范教导主任,陵水中学校长。曾孙辈,当教师的也不少。张鸿猷一家与陵水教育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张鸿猷相关 张鸿猷故居 海南省陵水县 同年(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刘业村 (1855~1929)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 陈文玮 (1855~193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左达富 (1855~1935)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 同年(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 陈均权 (1903~1927) 广东省东莞市 孙树成 (1902~1927)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 蔡晴川 (1903~1927)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 邓天文 (1905~1927)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周定 (1897~1927) 浙江省温州文成县 王家谟 (1906~1927) 浙江省宁波象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