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西桂林名人 郑季清

郑季清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广西自治区 桂林市 临桂区名人录

[公元1897年-1962年]

郑季清(1897~1962年) ,女,江苏扬州人。民国8年(1919年)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并与周恩来、邓颖超等组织成立进步团体“觉悟社”,出版进步刊物《觉悟》。毕业后从事工商业,曾担任长沙某纱厂厂长。民国37年迁居桂林。38年移居临桂茶洞褚村。

1951年春,褚村建初级小学,郑季清被群众推举为教师。她在县内率先用普通话教学,编了一首儿歌:“一年小,二年大,个个要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好处,走遍天下难不住,长大去见毛主席,谈谈讲讲也清楚。”她白天上课,放学后教同校两位青年教师学习汉语拼音,晚上还到农民夜校上课。

郑季清注重寓教于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她从全班每个学生的名字中取一个字编成顺口溜,上课她念顺口溜代替点名,念到准的字谁就答一声“到”。如“兰竹配青松,喜煞了毛泽东……”其中兰、竹、松、喜分别为几个学生姓名中的字。课余时间,她结合政治时事编了很多儿歌教学生唱诵,还编写《工农联盟》等小话剧,指导学生排演并上街宣传。

郑季清满腔热情地工作,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热爱,大家都争做郑老师的好孩子。

1951年6月, 周恩来、邓颖超来信请郑季清去北京工作,她因舍不得待她如同家人的村民和亲近她的学生,留了下来。1952年初,褚村小学并入花岭乡小学,她仍用课余时间帮助教师们学习普通话,在全校推广普通话教学。

1953年春,她指导学生排练话剧时突然中风倒地,造成半身不遂。住院治疗略有好转即返校,右边手脚麻木,她练习左手写字,拄着拐杖投入教学。1955年春,“整顿小学工作组”通知学校让郑季清离职去桂林养病。

在桂林期间,她向居民委员会提请成立街道识字班,自任教员。由于工作出色,被评选出席桂林地区扫盲积极分子大会,《桂林日报》刊登了《校外的好辅导员—郑季清》的报导。

1960年, 周恩来、邓颖超来桂林视察工作,在榕湖饭店会见郑季清,并赠送200元生活费, 后又派人接郑季清去北京养病。郑季清在北京居留1年,因不适应北方严寒气候,1962年重返桂林,不久去世。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梁津 (1897~1966) 广西自治区百色靖西

潘大斌 (1897~1931) 广西自治区百色德保县

张振笔 (1897~1931) 广西自治区百色德保县

梁建堃 (1897~1952) 广西自治区来宾金秀

李克清 (1897~1931) 广西自治区南宁横州市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

李白云 (1902~1962) 广西自治区崇左龙州县

罗活 (1903~1962) 广西自治区玉林陆川县

叶长燊 (1916~1962) 广西自治区贺州昭平县

莫敌 (1910~1962)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永福

韦翠生 广西自治区崇左扶绥县

梁则任 (1916~1962) 广西自治区百色那坡县

6

送花
13
上一篇:蒙火德
下一篇:文子郁

最新评论

桂林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