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梅州名人 钟鲁斋

钟鲁斋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梅州市 梅县区名人录

[公元1899年-1956年]

钟鲁斋(1899~1956)

钟鲁斋,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幼年在村中读私塾时,就能熟背《四书》、《五经》,为乡亲所赏识,资助他外出求学。民国12年(1923)7月上海沪江大学毕业,返回其母校梅县广益中学任教。这时,他积极协助创办嘉应大学,并任该校讲师。民国15年8月,复入沪江大学研究院攻读教育学。次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民国17年8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教育学。民国19年7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旋往美国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再经英、法、瑞士、意大利等国,最后取道新加坡、香港而回到上海,考察上述地区和国家的教育情况。

民国19年(1930),出任沪江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授。次年,任北平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民国20年至25年,任厦门大学教育学教授。民国25年9月,出任广东省立襄力勤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与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部指导教授。

民国27年(1938)10月,钟氏与邑人曾友豪、曾养甫、谢冠生等著名社会人士、爱国侨领在香港九龙狮子石道创办南华学院。他担任院长兼教授。次年8月,该院设正校于梅县附城教溪口。为充实学院设备,钟赴印尼、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发动华侨捐资办学。此行深得爱国侨胞的热烈赞助,遂在梅县教溪口建起了教学楼、科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同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在出访上述各地期间,他考察研究华侨教育,应邀作讲演。返国后,著《华侨教育之改进》。民国30年,钟氏又前往缅甸、马来亚募集建校经费,得款百万元。

日军侵占香港前夕,钟氏将南华学院迁回梅县与正校合并,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南华大学,学生由百余人增至500余人。学生来源除梅县外,尚有来自潮汕地区和闽赣两省各县。民国35年(1946)5月,该校迁至汕头市,钟氏一直任该校校长兼教授;8月兼任梅县南华中学校长。民国36年,他赴香港办理南华学院复校工作。

民国37年(1948),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聘钟氏为评审员。1950年初,汕头南华大学迁回梅县。这时,钟氏从香港回到梅县,主动将原梅县南华学院校舍、设备移交给兴梅专署,由人民政府接办。1950年至1951年,钟氏任香港九龙南华中学校长。1952年起任香港九龙崇基书院(后与新亚、联合两书院联合组成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兼教授。1956年11月30日,因脑溢血逝世于九龙。

生平著述甚丰,专著计有《小学各科新教学法之研究》、《中学各科教学法》、《教育之科学研究法》、《比较教育》、《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德国教育》、《近代中国民治教育发展史》、《教育研究法及其原理》等。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冯菊坡 (1899~195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刘秋菊 (1899~1949) 海南省海口琼山

谢志光 (1899~1967) 广东省东莞市

尤其伟 (1899~1968) 江苏省南通

冯达飞 (1899~1942)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

薛觉先 (1904~195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黄任寰 (1888~1956)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甘乃光 (1897~1956) 广西自治区梧州岑溪

彭泽民 (1877~1956)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翟燕身 (1891~1956)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

赵惜梦 (1899~1956)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

12

送花
13
上一篇:陈伊林
下一篇:黄任寰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梅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