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汕尾名人 郑志盛

郑志盛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汕尾市 城区名人录

[公元1876年-1950年]

郑志盛(1876~1950)原名志雍,字渭滨,志盛是他的主要商号,城区凤山街道人。作为清末至民国时代的海丰县知名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经历从白手起家到一度成为汕尾地区首富的创业途程。

郑志盛起初驾舢板做港内水上生意,累积一些资金购置虾船,以少利润分成发包给渔民生产,把收益的资金用于添置渔船。虾船数不断增多,资本逐渐扩大。他重点发展快速灵便的“鸟鵶”船。指导承包渔民抓住秋讯,早能乘风出海,晚能顺风归航,促使大多产品不须腌制,为陆上提供鲜活鱼货,带活当地的市场。

郑志盛事业鼎盛时期,拥有鸟鵶船16对,虾船15艘(后勤服务的船艇不计),占汕尾港同类渔船总数70%以上。在陆上,有志盛号船厂,正利号鱼行、雍隆号脯店,志华隆号缆行,渔网厂、海味加工厂(场)等,并兼营盐业。郑志盛在经营方式上,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并在香港、广州、汕头设立商行,货畅其流。

郑志盛早年经历困顿生涯,深知民生疾苦。他持家处世履行“俭”和“仁”。1943年大饥荒的整个时期,他全家人改吃白米干饭为食赤米掺麦糠稀饭,用高价买进白米煮成稀饭,在自家前后门口设站施舍饥民,救活多人。1933年海丰境内霍乱大流行时期,郑志盛派人往香港按药方购进一大批药材,调研成散后派送,救活不少人。他每逢发现弃婴(旧社会此类事甚多),都亲自物色可靠人家,贴上一笔钱作赡养费,劝说其收养。几十年间,从未间断。

郑志盛出资先后建了“红葫芦”、“黑葫芦”和“白葫芦”三大义塚。收埋各处暴野的骸骨骷髅。时人赞誉他“救了生的人又救了死的鬼”。他平时恤贫济困,修桥铺路及调解民间纠纷等等义举,在汕尾地区遂成美传。

郑志盛经常教育子女侄孙们做人要爱国,有国才有家,因而他的儿孙辈(郑重……)都较先知先觉,陆续投身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斗争大潮流中。他本人在大革命初期几次同苏维埃干部一起慰劳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他甘担风险,把多处房舍让给地下党作活动据点和东纵东移时的临时司令部及战士的隐蔽所;他用大量的盐业资金支持游击队;1945年,他把落成不久的四层商用大厦“志盛楼”(后作“继彭小学”)无偿借给汕尾高级水产学校作校址,一直延至1950年新校舍竣工才迁出。

解放后的1949年12月,汕尾和平市场落成,郑志盛受各界人士推举,为市场开业庆典剪彩。翌年因病辞世,享年75岁。出殡时,各界代表、知名人士1千多人,齐集汕尾民主广场(曝网埔),为这位爱国实业家、慈善家送行。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翁受祜 (1876~1914)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

黄梓 (1876~1939)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余六吉 (1876~1949)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

赵廷襄 (1876~1931) 辽宁省盘锦大洼区

刘广钟 (1876~1953)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



  同年(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

陈嗣运 (1905~1950)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吴一诺 (1905~1950)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陈妈约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庄照楼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

赵植芝 (1875~195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

李诚君 (1927~1950)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

10

送花
13
上一篇:洪云蒸
下一篇:南海夫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汕尾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