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广东广州名人 郭耀卿

郭耀卿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广州市 番禺区名人录

[公元1889年-1969年]

郭耀卿(1889~1969),广州番禺人。少年时在乡私塾读书,私塾姚老师兼通医术,郭耀卿聪明好学深得姚老师青睐,收为门徒。两年后,姚老师不幸逝世,郭只好专心致志,刻苦自学,钻研历代医家著作,深究方书,随着学术领悟加深,学业有所成,于民国期间参加广州市卫生局举行的中医考试,取得中医开业执照,在广州河南挂牌行医。建国后他曾任区联合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名誉主任,在区二龙卫生院任中医师及院长,后任区中医院院长。他曾任广州市卫生局西医学习中医班讲师团温病学讲师,精通中医温病学,在儿科、内科、妇科等中医治疗方面造诣较深。

郭耀卿在学术上推崇叶天士、蒋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名家的学说,重视温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致力于实践,总结了辨温病的经验。他认为热型的辨别是分析病变深浅轻重的关键。观舌可辨病邪之性质,对判断津液之存亡,疾病之轻重,预后之好坏等有重要意义。在温热病治法上他认为初起旨在宣表与透邪。温病虽靠汗解,但亦忌发汗太过,只许辛凉解表,妙在导邪外出,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强责其汗也。治疗卫分表证应以轻透之剂,清宣肺卫为主,因势利导,不要使邪有内陷之机,病可自愈。治温病既要护津,但养阴又不宜过早,用药也不宜过腻。

在湿温病的论治上,他认为广东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潮湿,人居其中,则易感受湿与热之气。湿温病一为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二为素蕴脾湿不化,复感外邪而发,诊断以辨舌最为重要,辨喝也不要忽视,判断邪在卫、在气、在营、在血、湿重或热重,对治疗用药才有把握。他提出治法和用药宜忌:一、慎用发汗攻下滋阴等法;二、不宜过用猛烈之剂,以防耗气伤阴,也不宜过用苦寒之品,汤虑寒凝,损伤脾胃肠气而生它变。

五六十年代,郭耀卿曾多次出席省、市、区群英大会,被评选为医疗机构先进工作者,曾当选为广州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和区第三至第六届人大代表。他的传人主要有郭绍卿、罗习宣等。

来源: 广东省情数据库



  同名人物:

郭耀卿 广西自治区贵港 [当代]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冯纶 (1889~1954)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

徐秉仁 (1889~1960) 安徽省池州青阳

汪恺成 (1889~1971) 安徽省池州青阳

矣春霖 (1889~1952) 云南省玉溪峨山县

潘震亚 (1889~1978)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

陈鲠斧 (1892~196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张子明 (1905~1969) 张子明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

张锡珩 (1910~1969)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张孤梅 (1910~1969)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张干臣 (1905~1969) 安徽省淮北濉溪

张庆喜 (1940~1969) 辽宁省营口盖州市

10

送花
13
上一篇:杨新伦
下一篇:冯金明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广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