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 平江名人录 [公元1902年-1932年] 李宗白,字济春,1902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黄家。1919年,从平江县第六高小毕业后,考入县立中学读书。李宗白受新文化新思想潮流的影响,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并积极参加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的李宗白,更加热情地投身党领导的各项群众斗争。1925年11月的“平江煤油案”中,他挺身而出,站在第一线;1926年8月组织天岳区群众协助北伐军攻打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天岳关;1927年春与胡筠在虹桥、南江一带组建农民武装,枪决当地两名大劣绅。在革命的熔炉里,李宗白很快成熟起来。 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李宗白给黄龙乡农民自卫队送去8支步枪,帮助他们组建北乡游击队。7月,他随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军前往南昌,后转到修水,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参加秋收起义。不久,因所部在平江金坪遭叛军邱国轩团与国民党军的夹击,他与部队失去联系,只身回到虹桥山区,坚持地下武装斗争。 斗争是非常残酷的。1928年李宗白率领北乡游击队参加攻城战斗失利后转移到幕阜山区,又被敌王东原部一团兵力紧紧围困在清阳宫,游击队长李昌继英勇牺牲。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敌军团部副官送来劝降信,李宗白当即佯称“愿意受编”,但要求敌军撤退至毛源,等明天上午再派代表前去谈判改编事宜。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敌副官当即表示同意。当夜幕笼罩大地时,李宗白率游击队员悄悄行动起来。他先在清阳宫四处点上松明火把,然后率队悄悄冲过一处哨卡,经天岳关进入黄龙山,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同年7月,当时已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的李宗白对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做了许多及时的支援工作。如运送军需物资,发动青年参军,搜查反动豪绅,处决叛徒高岭南,以及带领各区游击队掩护红五-移等。9月,他还与滕代远、彭德怀、王首道、袁国平、蒋长卿等当选为中共湘鄂边临时特委委员,任组织部长。此后,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平(江)、浏(阳)、铜(鼓)、修(水)、万(载)五县的山山水水之间,为建立和巩固党的各级组织辛勤地工作。 1930年6月,李宗白与石夫、留泥、赖汝樵、佐平(张启龙)等,在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组成特委常委,并任特委书记。大会作出了有关政治、组织、宣传、军事、农村斗争、苏维埃政权、职 动、妇女运动等方面的决议。为了领导湘鄂赣边地区的革命-,特委于7月又成立了湘鄂赣边工农兵革命-委员会,动员平、浏、修、铜等县的游击队、赤卫队组织20多个团及许多担架队、运输队等,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时,李宗白被选为省苏维埃政府委员。 李宗白对革命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着。1930年8月,他调任中共湘北特委书记,又担负起组织和武装群众,实行湘北总-,夺取岳州,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的重任。他一到任,便在湘阴蓝家洞枫树坪(今属汨罗市)主办党团骨干训练班,出版了《-》《布尔什维克之路》两种刊物,发展产业工人、手工业工人和雇农入党,挑选一批优秀党员充实各级领导。经过大革命的洗礼,他深知枪杆子的重要性,抓武装建设也成为他工作的重点。他以湘阴县特务大队为基础,组建了湘北游击大队,为统一各区乡赤卫队的领导,还成立了湘北赤卫军总指挥部。有了武装就有了革命的本钱,和敌人斗争起来也就更加英勇顽强。11月,当北风开始横扫一切朽木枯叶时,赤卫军配合红十六军攻克湘阴县城,从监狱里救出70多位革命同志。当鲜艳的红旗插上县城城楼时,李宗白心中多么激动啊!他坚信,总有一天鲜艳的红旗将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飘扬!12月,红十六军奉调入赣作战后,他将湘北游击大队扩编为红军湘北独立团,任命邱训民为团长,活动于岳阳一带,保卫了湘北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 革命的实践产生了革命的理论。李宗白拿起战斗的笔,总结实践中的真知。他主持制定的《湘北工作决议案》和《一二·一四扩大会议决案》中,对白区工作的重要性与政策和策略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党应特别注意建立城市地下党的组织”、“重点是岳州城和长武铁路”。他自己也多次化装到岳州城里进行秘密工作,他特别注重铁路 工作,并主持建立了铁道党支部。 1931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在浏阳东门楚东门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归苏区中央局领导。李宗白当选为省委书记。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因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任职期间,他十分注意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到年底,省委所辖三省边区的20余县,都建立了党的县委或相当于县委的领导机构。党员约4万以上,团员也发展至3万。 是年9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在平江长寿街召开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选举赖汝樵为主席、刘建中为副主席。李宗白当选为省苏执委兼任市政部长。 李宗白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他很善于处理和工农干部的关系。他与工人出身的省苏主席赖汝樵就合作得很好。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三次反“围剿”期间,虽然面临敌人的重点进犯,湘鄂赣苏区根据地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得到了发展。 只要是党的工作,越是艰难,越要努力做好,这是李宗白始终如一的信念。他在任省委书记期间,呕心沥血,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一、积极发展革命武装力量。不到一年时间地方红军和游击队从2500余人发展到7500多人。二、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把红军分散到各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号召各地党组织努力支援红军,使红军与地方党政关系融洽,互相支持,苏区扩展到10余公里,有10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三、在肃反斗争中,当发现有扩大化倾向时,立即提出“根据阶级地位与社会关系,工作历史、斗争表现以及反动罪恶轻重”的三个原则,反对扩大化,反对以肃反代替一切工作。四、在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后,他组织大家分析形势,认为革命与-的斗争仍然严重存在,提出及早准备冲破敌人第四次“围剿”的口号。五、为了扩大苏区,他和省委的同志商量决定从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平江、浏阳抽调一批干部去帮助其他地区(鄂东南)发展苏区。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无数的考验。很快,李宗白便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任省委书记期间所做的工作,都被当作错误受到批判,他本人则遭到“左”倾冒险主义者的打击。 1932年2月,春寒料峭。“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党中央派出中央代表团彻底改造湘鄂赣省委。3月17日在修水县上杉召开了省委执委第一届第三次扩大会议,将第二次扩大会议决议全盘推翻。中央代表团对以李宗白为首的省委进行了“批判”和“揭露”。李宗白被撤掉省委书记职务。 面对打击,李宗白这位在疾风暴雨革命斗争中久经考验的坚强战士,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对革命的信念。他将自己担任省委书记期间的情况如实向中央写了报告,和几位同志一起,携带原省委的文件及有关资料,到苏区中央局反映情况,陈述意见。1932年9月2日,中央局对湘鄂赣临时省委发出指示,认为临时省委不应该全盘否定原省委的工作及其所发出的文件、决议和指示,批判临时省委实行的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错误领导”。这样,在实质上为李宗白作出了较中肯的结论。 真正的金子无论埋在何处,终将有闪亮的时候;革命的火种无论抛撒在何处,终将燃起熊熊的烈焰。1932年3月,李宗白调到了中央苏区,任湘赣省委委员兼于都中心县委书记。在短时间里,他跑遍了于都中心县委所辖的村村落落,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广泛接触,了解实际情况,作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布置。12月,中央局巡视员来于都巡视时,对于都的工作成绩和李宗白的表现给予好评,并向中央局组织部长任弼时作了汇报。 1932年2月,江西省军区将兴国、于都、万安等县地方武装组成第五军分区,刘雄武任司令员,李宗白兼政委,军分区配合中央红军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3月,江西省军区根据-的指示,决定将第五军分区所辖各县独立团集中扩编,成立红二十三军,刘雄武任军长,李宗白兼政委。为了扩大红军,李宗白号召全县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在全县掀起了拥军参军的热潮。6月17日《红色中华》称赞道:“于都动员模范师一千九百余人加入二十三军,使二十三军成为赣南战场最有力的主力军。” 李宗白就是这样,在革命的岗位上,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斗争着。他在湘鄂赣工作之际就患有严重肺病,经常吐血,到于都后,他仍日夜工作,积劳成疾,是年秋在于都县沙心区检查工作时,又染上严重的痢疾,终于病倒不起,被抬回县城治疗。中央局闻讯后,派两名医生赶来诊治,但因病情严重,李宗白不幸病逝。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用这句诗比喻李宗白的一生也许并不过分。他用火样的热情投身革命,在电闪雷鸣般的革命斗争中,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美好的青春。
经历历史事件: 秋收起义 (公元1927年)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刘重民 (1902~1927)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 潘念之 (1902~1988) 著名法学家 浙江省绍兴新昌 张计储 (1902~1928)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王锡山 (1902~1938)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 罗伯特·肖特 (1905~1932) 美国抗日志士 美洲美国 沈国桢 (1900~1932)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许敬之 (1897~1932)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万涛 (1904~1932) 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重庆市黔江区 王占春 (1905~1932)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李金发 (1907~1932)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